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培养的一代油画家,马路对中国油画的发展历程有深度的体认,也深受央美油画教学的优长特别是前辈画家的经验所蒙养,形成了他虚怀若谷、广收博取的情怀,更因自己优秀的艺术秉赋而一向对油画的品质有自觉的追求,始终在文化语境不断变化的情形中保持着清晰的艺术认知和文化意识。二十世纪80年代他到德国学习,属于改革开放之后钻研“德系”艺术最早的青年画家之一,受到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影响,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创作。回国后,在当时极为活跃的社会文化环境影响下,他艺术探索的锋芒便初见犀利,在造型个性和表现语言上展现出自己独特的认识,也在题材、媒介、技巧上拓宽了路径。他思想的敏锐使他穿行于现实和超现实之间,作品重在表现物象的“状态”及其精神象征,以“异象”之形营构出种种“意象”之境。随着图像时代的到来,他转向探索艺术图像的纯粹精神价值,从表现性语言领域向抽象性语言世界迈进,也通过吸收中国艺术的“写意”传统,逐渐模糊甚至消解了具像的痕迹,回到绘画本身,将感受性与意象性形式化,以意图的抽象为目的,追求媒介和手法的精神化表达,构成了宽阔、深邃而充满生命力量的气局。
《翯之二》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21 私人藏
《翯之二》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21 私人藏 (背面:题记,作品信息,签字)
东海有白羽
升之弥高,俯瞰世界,观之弥小
一朝化为灰烬回归万物
回到本源,一切从头开始
周转且周游
(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日 辛丑六月十一日 马路)
《神律》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17-2021.5 中国国家大剧院藏
《神律》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17-2021.5 中国国家大剧院藏 (背面:题记,作品信息,签字)
是以特色为要
还是以创作为要
其实创造自然有了特色
这本不矛盾
创造却要合规律
否则创造不出来
变成空想
这规律是颜料
是人的理解的能力
是对事物的认识和未知
创造被夸大
被神话
力求创造
其实都在规律中
只是规律不认识
认识了的叫规律
不认识的叫神秘
(马路)
在2020年度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提名展中,马路以“炁象”概括他这些年来的艺术意涵。“炁”者,来自自然的内在能量也,甚至有神秘和不可言说之意味,如古人常说“元炁”或“心炁”,指的都是精神的能量促成了可视的形象。“象”自先秦哲学便有论述,所谓“惟恍惟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成为蕴含内在生机、契通万物的根本所指。此后,“象”的涵义不断衍生、延展、扩充,成为“形上之思”、“形而上质”的内核,由此又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之说以及“境生于象外”之论等等。马路的“炁象”实是由“炁”而“象”的结果,联通了艺术的契机与精神的归宿、创造的能量与作品的形态,将“象”的意义提升到精神的形象化层面。正是因为“炁”以贯之,他今天的作品已经打通了表现与抽象的界限,成为超越“类型”的表象语言,它们难以被已有的抽象艺术流派所归纳,却又真实而精微地传达着精神的信息和万物的气息。
《土玉》 丙烯 综合材料 210×180cm 2021
《土玉》 丙烯 综合材料 210×180cm 2021 (背面:题记,作品信息,签字)
土和玉很像
土若细看是微小的石粒
土大为砂(沙)
砂(沙)大为石
石若硬度达到七度
即可称为玉
玉的另一标准是视觉
硬度是质
美是表
世界上的事彼此相通
土是玉的细化
玉是土的硬化
量变到极处
质变就来了
人也如此
(二零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 辛丑六月十四 马路)
《月初》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21
《月初》 丙烯 综合技法 180×210cm 2021 (背面:题记,作品信息,签字)
对绘画的理解
都是在比较当中形成的
品位高低
境界如何
内心与外在
都是在反复比较之中才得以认识其也许
不能一目了然
却可以不断咀嚼品味
能否耐看
正是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所造成的
综合是一
是整体的丰富
是丰富的整体
(二零二一年七月十四日 辛丑六月初五 马路)
在图像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对绘画的坚守毫无疑问是当代艺术家所面临的普遍难题,但对马路来说,似乎更加激发了他提纯和精炼艺术语言的能力,他使绘画艺术语言足以与新媒体、装置、影像亦或其他视觉表达相抗衡。在他的“听系列”和“重叠系列”作品中,对象与事件被强烈的视觉造型所放大,所有空间与形象都建立在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地带,充满超现实的主观意识和带有超乎常规的精神,在物象相互交融、生发的基础上朝向纯粹,臻于化境。
《不动而动》 2017-2021 5 180cmX210cm 综合技法
《此时此处》 2021.4-2021.8.2 180cmX210cm或210cmX180cm 丙烯 综合技法 方向可变
《那个罗布泊》 2017年 100cmX140cm 丙烯 综合技法
艺术终究是情感的载体。马路用自己真切的感受画出自己心中所憧憬的世界,这之中也折射出许多哲思,呈现出充足的心理质感和超现实意象。他对艺术品质的追求使他的作品在色彩、色泽、肌理上精美而自然,灵动而丰富,往往使人置身“象”的弥漫和气韵之中俯仰还往,意趣穷生,达到以“象”观“道”的精神升腾。
《喜悦》 2021.3-2021.7.3 180cmX210cm或210cmX180cm 丙烯 综合技法 方向可变
《在水上之三》 2017-2021.5 180cmX210cm 丙烯 综合技法 方向可变 私人藏
《在水上之一》 2017-2021.5 180cmX210cm 丙烯 综合技法 方向可变 私人藏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需要坚持文化自觉并继续探索艺术上中国话语的建构,在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上有自己尽可能清醒的认识,才能更为从容地应对新的文化挑战,实现艺术的转型。对马路来说,图像信息发达的“困境”更加激发了他提纯和精炼艺术语言的信念,将美术创作和反映社会现实、彰显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从民族的人文传统和艺术传统中走向当代创造。马路艺术中呈现的“象”,是品质上的纯粹气象、学术上的纯正气象、文化上的正大气象,是当代中国全面发展的蓬勃气象的视觉反映。这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艺术家简介
马路,1958年生,北京人。1984年毕业于德国汉堡造型艺术学院自由艺术系,获硕士学位。曾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院长、油画系主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