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法生涯,是从给老百姓写字开始的。青少年时代常骑着自行车到邻村去给村民们写对联,村里人换了新房子、买了新家具都需要贴对联写吉字,他们需要什么我就给他们写什么,‘吉庆有余、福寿康宁、寿比南山、松鹤延年’等祝福语都是百姓喜欢的。”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孟鸿声,中学时代就写得一手好字,先是给自己家写,再是给亲戚写,后来就给村里的乡亲们写,如今深入基层给各家各户写,这一写就是几十年,一颗丹心,寄情翰墨,一幅幅饱含深情的春联、福字,滋润着百姓心田。
“从孟子算起,按辈分,我是第75代,是祥字辈,小学的时候名字叫孟祥荣,爷爷给我取的,后来破四旧时就改名孟鸿声。乡里乡外四邻八舍的都知道我会写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需求,我就给他们义务服务,忙不过来的时候得预约写。”孟鸿声说,正因自己的热爱、百姓的需求赋予了价值,给予自己动力,后来就从事了书法这个事业。.
1986年,孟鸿声考上南京艺术学院,那年是书法专业第一期招生。毕业后,在从事的书法教育工作中,他把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如今学生中有的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书法专业,有的在文化事业上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为百姓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是孟鸿声教导学生铭记于心的。
“我的书法是为百姓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一切响应群众需求。”孟鸿声参加的山东省文联、山东省书协“百县千村”书法文化下乡活动已连续举办11届,他不但是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亲力亲为的书写者。他始终为文化下乡做着努力,持续推进书法进基层、进乡村、进社区工作,为支援西部,他远赴西藏、新疆、宁夏、四川等地及山东贫困农村,为偏远山区书法爱好者讲授传统艺术。近10年来,孟鸿声参与文化下乡活动100多次,义务讲座50余场,送给老百姓2000多幅书法作品。有些画廊老板找孟鸿声,“你送那么多字出去,作品就没价值了。”“什么是价值?人民的需求就是我的价值!”孟鸿声说,“每次文化下乡看到老百姓排队期待的眼光、对审美的渴望,我觉得我的价值就是最高的。国家和人民培养了我,群众的认可、需求,给了我创作的动力,我就要一直写下去,一直送下去,所到之处,一定要写到让百姓人手一幅。”
孟鸿声认为,书法审美体验有三个层面,修心养性是一个层面,通过练字调理平和的心态,优化身体的健康,体现心情的愉悦,实现人的和谐,这是基础境界;从事专业书法创作,通过书法找到审美的共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中,实现文化汇通以及文明对话,创造出美的作品,这是审美境界;书法与文明的起源密切相关,小小汉字承载着人类文明起源的信息,它是一个文明的载体。“汉字由单一的线性和‘依类象形’的篆书,走向点画顿挫、笔墨互发的多样化艺术形态。轴心时代人文精神的觉醒,在文化领域里的同步性,书法艺术更不例外,将书法艺术置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框架,认知其潜在的理性光辉,这是书法的另一层面。”孟鸿声谈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孟鸿声介绍,“海岱俊峰”就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打造的一个品牌。山东是书法大省,从古代王羲之、颜真卿,到现当代的蒋维崧、魏启后,历任书协主席张业法、顾亚龙,以及几位书坛领军人物,都是山东书法的高峰。中国书法家协会现有1.6万名会员,山东就有1700多名会员,占到了全国的十分之一强。为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书法人才,加强山东书法人才梯队建设,有力促进我省书法事业繁荣发展,在省文联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实施的“海岱俊峰·山东优秀中青年书法家推介活动”,旨在通过集中梳理我省近年涌现出来的“70后”“80后”“90后”书法作者,从中遴选出部分在理论研究、创作实践、组织工作等方面成绩较为突出的优秀作者,采取学术研讨、精品巡展、成果结集出版等方式在全国范围内予以宣传推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创’已进入一个好的时代,通过在全国巡展,去延安、去革命圣地进行书法交流,接受红色教育,能激励培养一批青年书法家,培养青年作者社会担当的创作责任。”孟鸿声表示。
书法有民族精神民族气节,书法艺术中蕴含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早在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洪灾的时候,孟鸿声就举行书法赈灾义卖展览,并赶赴洪涝灾区湖北九合垸中学捐款3万元。透过孟鸿声的书法作品流露出民族精神所体现出的爱国情怀,能极大地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折射出书法家强烈的民族气节。在顾亚龙主席和书协主席团的支持下,孟鸿声寻求社会赞助,主持拍摄微电影《王羲之》和《颜真卿》,他分别担任总策划和制片人。正如孟鸿声所言,书法艺术要与新时代精神相融合,引领社会进步、引领社会的审美,要去推动社会发展。
“山东的书法人才外流多,有的到北上广深发展,也有些青年作者在外地读了博士就不回来了。为留住人才,我省也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比如把博士吸收为会员并协助在山东找工作等,千方百计地吸引书法人才来山东。”孟鸿声尤为重视青年书法人才的培养。
“省书协没有日常办公经费,在推动我省书法事业传承发展中,我们也是集思广益想办法。每年为了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自己去化缘、去筹集,顾亚龙主席主编的23卷本《山东书法全集》,筹资400多万;每年要办几场像‘王羲之奖书法作品展’这样面向全国征稿的展览,来推动山东青年书法创作;举行的魏启后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展览等等,费用都从哪儿来?苦于这些没有经费的项目,只好我们自己去写字换钱。”孟鸿声感慨地说,青年作者给点支持就能快速成长,希望各个部门对山东书协给予一些实质性的帮助。
“与有些省份相比,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有个省为了宣传本地书法家诞辰120周年,政府拿了上千万元,在中国美术馆等处进行综合性推广。”孟鸿声说,文化自信首先应当建立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与发扬光大上,弘扬文化精神,传承民族艺术,给后来者留下历久弥新的启迪价值。今天,我们纪念老一辈书法家,就要树立一种信念,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好、发展好,并不断铸就新的辉煌,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马洪香,联合日报记者)
书法家简介
孟鸿声,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教育学会书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文联二级巡视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中国书协行业建设委员会志愿服务工作部秘书长、中国文艺志愿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主任、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专业毕业,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研究生班、西方哲学史研究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兼职研究员,山东艺术学院书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书法专业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