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永固》144 cmX726cm 2002年作
孙博文的贡献我归结为四点:
第一,它丰富了中国画的技术体系。
第二,他创作了中国画的全新的美学形态。这个形态放在整个20世纪艺术史上是独一份儿的。
第三,他构建了以生命为核心的非常博大的境界。
第四,他完成了自我的主体重塑。
《春芳斗艳》 239×96cm 2002年作
孙博文到晚年有三个重要的回归:
第一,向自然的回归,就是他完全是和自然是一体的。
第二,向上帝的回归,是道或者是无形的存在。
第三,向自己内心的回归。
他通过这三个回归完成了一个人从孩童到中年,到壮年,到受文化熏陶,然后去文化化,最后完成了向自己的一个回归。
中国当代水墨、当代中国画到底怎么发展?到底哪个是他正确的途径?孙博文的作品从某种角度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具有时代感的这样的答案。到了晚年的孙博文确实做到了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了,他已经非我了,他是非现实的我,我觉得只有到了这个境界,才是他的最高境界,而且是他留在艺术史上成为一座里程碑的最充分的理由。达到这种境界的艺术家在中国少之又少,他不是山东的唯一,他是中国的唯一。从艺术的角度讲,这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展览。(张晓凌,中国国家画院院委、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孙博文作品欣赏
▲《水底日升波自沸》 796.5 cmX144 cm 2000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
《山碧水柔花开早》 37×100cm 纸本水墨 2002年
《日出东方》123×578.5cm 2002年作
《柳拂红云三月天》 360×144cm 纸本水墨 2001年
《风送松声上红云》 137×69cm 纸本水墨 2000年
《 疏影横斜近黄昏》 179×98cm 2001年作
《漫山黄叶飞》 136×69cm 纸本水墨 2000年
《霜染黄金叶》 228×96.5cm 2002年作
画家简介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