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2-21 09:34:35
  孙博文的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删繁就简,注重用色,不囿于古人先贤之范式,贯通中西,以浑厚的笔墨,雅拙讲究的构图造型和鲜艳强烈的色彩,突出他表现的物象,予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重彩泼洒,醇厚洗练,具有极强的形式感。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

——孙博文的艺术创作

艺术创作中的色彩在20世纪中国山水画发展进程中成为画家主体突破传统的新角度之一。同时更多矿物质颜料、岩彩画媒介技法的引入和综合运用,推动了近现代山水画家创新地以笔墨色彩呈现自然山川的光色相融与现代形式美感。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毫端生万象》118.5cmX118.5cm 1998年作

孙博文的画作中有明显受到欧洲印象派表现手法和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观念影响的痕迹。现代材料与技法叠加融于传统山水画创作中,巧妙避开金碧青绿山水的富贵之气与浅绛山水的平淡天真,以彩墨山水画法呈现光色辉映、淋漓畅达的齐鲁山水面貌。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袖卷红云水上生》143cmX360cm 2001年作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飞泉溅禅石》316.5cmX123.5cm 2002年作

孙博文的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删繁就简,注重用色,不囿于古人先贤之范式,贯通中西,以浑厚的笔墨,雅拙讲究的构图造型和鲜艳强烈的色彩,突出他表现的物象,予人以鲜明的视觉效果,重彩泼洒,醇厚洗练,具有极强的形式感。不同于传统文人山水清雅幽深的意境和平淡克制的创作态度,孙博文的山水在关照自然光色变化和山川体量的前提下,从表现视角、图式结构、色彩运用等多个方面创作了泼彩淋漓、瑰丽迷离的画作,绘写自然的同时,也传达出个人对自然伟力的由衷礼赞和热爱,巨幅创作出由自然景致与内心意象交织形成的奇幻图景。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山水四条屏》238cmX61cm 2002年作

题诗中有两首出现在多幅画作上,一为“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一为“悬顶空中大泼彩,拖泥带水开情怀。烟云万象白练出,引逗诗翁持杖来”。豪迈的书法风格与肆意挥洒的画面意境相辅相成,笔力苍劲淋漓,变化丰富而灵透,充满洒脱激荡的意趣,体现的不仅是功力,不仅是质朴深厚的个性,更重要的有书法所载的诗思和激情。从诗句中可以窥见孙博文在书画创作时的自由探索的心理状态与极具特色的创作手法。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天地之间画禅意》742cmX144cm 2002年作

释文:天作匡庐地为案,老翁写画难得闲。题首孬诗学李杜,不要工整只求禅。

从彩墨、泼彩等词语来看他的绘画风格的形成基于对色彩的追求,结合作品来看,孙博文使用传统国画较少用到的红、黄等暖色,取得了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体现出他强烈的探索求变意识。这种求变求新的意识来自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研习和对艺术本体问题的不断探究,其创作手法不局限于泼彩,以勾、皴、擦、染、点、泼等多种手法,是画面呈现律动的感觉。先用色彩泼出,大笔涂抹,大体使作品呈现出山体的基本趋势,之后局部沿山势勾皴,使整块泼彩确立其基本结构,强化视觉效果。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登高看云低》358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题识中的“山人”、“真人”等让人联想到齐鲁大地的传统道教文化。莱阳的道教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金元时期马丹阳、丘处机两位全真教重要人物在此传教活动,留下了不少历史遗迹,产生了深远的道教文化影响。孙博文的画作以真实或想像的山水为审美对象,在山水之间安置契道之心,达到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山河云天外》359cmX143cm 2001年作

孙博文在掌握传统绘画笔法的基础上,重思理解绘画抒写胸中逸气的精神追求,尝试找到传统山水画与当代文化语境的契合点,在现实的人生经历和个体所处的当代情感体验中实现一种现代性的回归,是以绘画观照个人精神体验的传统中国画精神的现代表达,描绘了“生命”的自我扩展和自我完善之美。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山高禅意浓》358cmX143cm 2001年作

孙博文后来长年住在崂山脚下,胶东特有的地貌特征和崂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其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画面多描绘山海结合的云气和雾气。近景处多勾皴丘壑之美,远处茫茫沧海,云气和海浪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神奇变化。师法自然之外他的个体情感与山水景象交融共生,成为他独特艺术语言和笔墨个性的突出体现。作品中既有北宋山水的雄强,又有生命质感的泼洒和挥写。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山海霞满天》359cmX144cm 1999年作

孙博文的创作中有一部分作品画面充满动感以及激荡的情绪。画面内容由各种幻象构成,自然景观、具体物象等各种元素被打破,以回旋、并列、透叠等多种形式重组,呈现出流动性和力量感,将精神性叠加在巨幅尺寸的画作上,给观者的视觉和心灵带来双重共振,体现出艺术家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问。20世纪的艺术史书写还在继续,对画家孙博文个案的充分挖掘、重新理解和深度研究将会丰富其面貌。刘科,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山云吞吐万山重》358cmX144cm 2001年作

释文: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日出东方》123cm X578.5 cm 2002年作

画家简介

多重图景中的斑斓世界——体悟著名画家孙博文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