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2-14 10:05:44
  中国不仅有水墨画,而且有漆画。漆画并不同于欧洲的油画,其绘制的主要媒介剂是来自漆树的大漆——这种天然树脂。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中国漆画》系列丛书 徐里 主编

人民出版社  出版发行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

——《中国漆画》系列丛书序言

中国不仅有水墨画,而且有漆画。漆画并不同于欧洲的油画,其绘制的主要媒介剂是来自漆树的大漆——这种天然树脂。大漆不仅和欧洲油性颜料相差甚远,甚至其深褐的本色也和中国画的水墨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就是中国人对大漆的崇尚,也和水墨一样追求那种千年不变的玄幽之境。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乔十光 《南海渔舟》 180×96cm  2007年

漆画最早还不能称为画,只是用大漆绘制在漆器上的装饰纹样。漆画的概念显然摆脱了物品的实用性能,而转身为纯粹审美性的现代造型艺术。从工艺装饰漆绘到现代绘画艺术,中国漆画既从传统漆工艺中汲取了镶嵌、刻画、研磨、描绘等技艺,也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扩大了其融入媒材的范围,更重要的是漆画作为一个画种的独立,在于其作为一种现代绘画对当代现实生活的关切,漆画中所呈现的人文图像与这个时代相呼吸,漆画的艺术理念、审美探索也同样浓缩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基本特征。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陈金华《秋情》120×90cm  2016年  

发生上述转变的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间有雷圭元、沈福文、李芝卿和吴埜山等将传统漆绘技艺与现代绘画相结合的尝试;继之则是五六十年代乔十光、李鸿印、蔡克振等更深入地探索漆艺转换为漆画的艺术空间。他们从越南磨漆画得到启示,既追求大漆经过填涂、镶嵌和研磨产生的预想不到的多层漆彩磨变效果,也追求这种特殊技艺所能达到的绘画自由性。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国性的漆画运动此起彼伏。美术界对形式美的探讨、对民族风情的寻根,都使漆画获得语言与内容双重变革的动力。漆画于此期的跨越式发展令世人瞩目。1984年,漆画以独立画种的身份亮相于第六届全国美展,这标志着中国现代漆画的成熟和自立。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程向君《岁月有痕之一 》100×200cm  2012年

漆绘技艺是古老的,但不意味着这种技艺不能进行跨越时代的华丽转身。中国现代漆画最吸引人的,是漆画在短短数十年的演进中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的热切呈现,那里有建设的场景,有收割的喜悦,有现代的都市景观,有淳朴的民族风情,乃至漆画也加入了历史题材创作的行列,使漆画从风花雪月的唯美抒情迈向历史瞬间再现与历史情怀书写的深沉和崇高。在此,漆绘发生的历史转型,已从技艺层面扩展到绘画最基本的表现形态的灌注。再现性的描绘能力,抽象性的表现力度,媒材扩展的漆语丰富,等等,这些表现形态的艺术诉求使漆画积极向欧洲写实油画、现代主义艺术和当代艺术观念汲取养分,漆画的独立意味着其表现能力的增强、表现语言的丰富和表现观念的多元。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汤志义 《向日葵·三》 120×90cm  2015年

这套中国漆画作品集以当代最富有代表性的八位漆画家的专集,历时性展现了中国漆画的现代艺术风貌。他们之中,既有像乔十光那样的漆画前辈,也有梁远、唐明修、程向君等那样的漆画中坚,更有王向阳、陈金华、张泽国、汤志义等那样正处于艺术旺盛期的漆画探索者。他们的作品所浓缩的艺术思想,也真实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漆画经历的艺术变革。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梁远 《梦》 100×80cm  2018年

从形式语言的分析到多种新媒材的运用,漆画一方面通过扩大新媒材而赋予漆画更多色彩与质感表达的可能,另一方面则是将这种新媒材、新技艺运用到形式美感的分析之中,漆画在80年代形式美的探索中是具有引领意义的,因为形式与原物品转用的共同作用恰恰是现代绘画最重要的艺术表征。而漆画对民族风情的表现,不只是民族服饰的形式美感吸引着他们,更重要的是民族文化、民俗传统赋予漆画以前所未有的审美质感,漆画的审美形式因多种异质文化的填充而获得精神内蕴的丰富。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唐明修  和的状态  120×300cm  1998年

21世纪的漆画发展在过度形式感的追求中反思内容与意涵的价值。漆画的成熟也带来用新媒材试验替代对漆画本体的表现,磨变技艺的炫耀、再现形象的逼真、无处不嵌不磨的精致,使漆画发展逐步样式化、同质化。缺少大漆的漆性,缺少个性、缺少激情、缺少绘画的自由性等问题再度成为漆画发展中的障碍。这里所选择的漆画家案例,不仅本身就对漆画发展有着深远的文化思考,而且他们都是在力矫以上问题时而形成新的开拓方向。在如何处理大漆与新媒材的关系、在如何处理具象写实与抽象表现的关系、在如何处理材技预设与随意生发的关系、在如何处理工艺制作与绘画自由性等方面各自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方位与个性风貌。从这个角度讲,这八位艺术家的创作个案也勾连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40年间的中国漆画演变轨迹。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张泽国 《遥远的查干湖》 78.5×138.5cm  2020年

他们对中国漆画的贡献在于把承传千年的漆绘创造性地发展为漆画;而赋予中国漆画审美意涵的,则是他们在现代视觉文化中对大漆本体文化属性的深入发掘与当代创造。

2021年1月13日于北京《美术》杂志社尚辉,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王向阳《相遇》120×120cm  2011年

他们勾连了中国漆画四十年的演变轨迹——著名美术评论家尚辉为《中国漆画》系列丛书作序

版式设计/陆旻

美术设计 /杨安宇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