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者,泻也,心中有所倾吐;意者,志也,从心察言有所识。
《端阳研墨荷》纵97厘米横180厘米
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思维方式,写意早在中国艺术萌发之初便已悄然潜存;作为水墨画的一种具体创作手法,写意发端于两宋,大盛于明清,近代以来,勃兴不衰。
《石林雄姿》纵132厘米横249厘米
在中国画面临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之际,金石意味与写意形态的融铸开辟出一番新的气象。山水一途,以黄宾虹、张大千、傅抱石、李可染等为代表,花鸟一门,更是名家辈出,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等等;而且,多是以意贯之,诸科并举;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强化主体精神的人文自觉与笔墨书写的形态拓展,而更富生命张力的彩墨写意一路也勃然兴起。
《春来千山好风光》纵298厘米横121厘米
这既是传统文人绘画走向现代的价值基点,也是现代个体生命感知表达的重新激活。
《新柳春水旁》纵35厘米横95厘米
然而,当传统文化的整体语境逐渐远离,信息图像时代将我们层层围裹,“写”的语言如何承变?“意”的主体何以整合?写意精神的缺失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画发展的普遍问题。世纪之交,这一问题尤其突出,无怪乎不少专家学者疾力高呼:写意归来。
《隔山有人家》纵137厘米横69厘米
吾生也晚,加之孤陋,虽曾对二十世纪以来的金石写意花鸟一路有所梳理,下限仅止于崔子范、于希宁等先生,两位均来自齐鲁大地。近日得以拜观山东莱阳籍画家孙博文先生遗存画作,粗览之下,确信前贤风范长存、后来必有回响。
《溪畔芙蓉》纵144厘米横367厘米
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孙博闻生于1938年,原名九学,更字博文,后改博闻,去世于2003年,年仅65岁,与写意画家普遍多享高龄相比,这一年龄实属壮年早逝;
《不觉千山碧》纵137厘米横69厘米
其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学,酷爱书画;1963年毕业于山东艺专(今山东艺术学院),文革期间一直在沂蒙山区的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群众美术工作;
《山高水远天色晚》纵127厘米横357厘米
1978年调回莱阳文化馆,次年拜同籍写意大家崔子范为师,从花鸟画开始了其写意绘画的探索之路;
《暗香缕缕》纵70厘米横70厘米
1992年,孙先生定居青岛,以记忆中的家乡富山、曾经长期生活的沂蒙山及眼前所见的崂山为对象,投入到写意山水的创作实践;
《崂山秋色》纵99厘米横42厘米
九十年代后期,即孙先生六十前后,由于身体原因反而倍加珍惜时间,艺术创作进入一个转变和高峰期,渐成自家面貌,愈至晚岁,愈见泼洒挥写之豪迈、墨色浑融之雄诡;
《横舟钓秋山》纵178厘米横96厘米
2002年,其生前最大规模画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走入公众视野、引起画坛关注;未曾想,次年其便因病遽然辞世。
《山高更望远》纵69厘米横69厘米
简要回顾孙博文先生艺术历程,并无太多突奇与巨变,除晚年的光耀与陡然离去,整个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相对沉寂与静默,颇像一位令人遗憾的隐者;然而,其留下的大量遗作却在彩墨交织中迸发出个体生命的张力——一个大写者的呐喊,暗合于世纪之交的疾呼。
《秋来花红山欲烧》纵238厘米横121厘米
就笔者所见孙先生遗作,基本上为改革开放之后所作,早期面貌无从探寻。据其就读山东艺专时校友刘曦林先生追忆,“自幼喜绘事,同时随祖父习诗词歌赋。
《青山秋雨后》纵137厘米横69厘米
于艺专读书时,亦未拘于课业,兼得山东大学蒋维崧教授书法、诗文熏陶”,同时还受业于关友声、黑白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打下了较为扎实的传统绘画基础。
《梅露柳烟》纵135厘米横69厘米
从目前留存署款为1981年的墨荷来看,其已具备相当的笔墨能力,从崔子范先生上窥大写意花鸟画门径,深得白石老人一派生意,重笔重墨,画面层次醒豁,视觉张力强烈。
《墨荷》纵90厘米横34厘米
细细排比,1996年之前的花鸟画作品多以水墨为主,取形简练,力求浑整,在画面章法布局上既注意形象提炼后自觉的线面组合,又不过度强调平面化的形式感,整个画面在团块架构中保持着物象的自然生机与情趣,如《极目苍天远》《老松双鹤》(1995年)等。而这也是其师法崔子范且有所不同之处,这一别具情境的天然生趣一直贯穿其创作始终。
《极目苍天远》纵137厘米横63厘米
《老松双鹤》纵136厘米横53厘米
1996年之后的作品则色墨并重,充分发挥了“墨痕深处是真红”的对比并置,笔墨造型更为豪放、疏简,所画题材也不断拓展,如松鼠、企鹅、双兔等也时有表现,显示出极宽的生活视野;
《野趣横生》纵70厘米横70厘米
在表现手法上也是更为自由多样,或纯以墨线书写、或大笔没骨厾点,甚至加以大面积的色块挤衬,泼洒与挥写并用,在表达万物生机的同时倾泻与自然生灵同构的情趣张力。
《松青云淡》纵97厘米横180厘米
正如尚辉先生所言,孙先生是以简笔大写意花鸟笔墨移入山水画的创新,“白石的洗练、子范的极简,都把艺术的张力浓缩于简笔大写意。这似乎也决定了孙博文山水画的整体格局”。
《雁叫长空秋意浓》纵137厘米横69厘米
目前所见其山水画几乎都作于1996年之后。令人惊诧的是,一入手的《丙子山水册》便表现出恣肆纵横的磅礴之气。山石形态或来自居处崂山所见,或源自沂蒙山岱崮地貌的忆写,所谓“岱以崇隆显,崂以幽窅显,莲以峭削海”,既有高耸奇峭,也有简劲敦实,综合了典型的齐鲁山水风貌,不以烟云掩映见其深秀,而以勾斫概其质、泼写显其厚。
《丙子山水册》选图纵59厘米横82厘米
从大写花鸟到彩墨山水,孙先生的艺术生命力似乎获得极大地张扬。1996年之后的六七年间,其彩墨大写意山水数量多达好几百幅,愈至晚年,愈趋抽象神秘,色彩多重泼洒、堆叠,层积炫目,物形极度简化,甚至仅是略加提示性地归纳为山水、树石意象,整个空间境氛绚烂而迷幻。
《乱云重叠几多山》纵355厘米横96厘米
整体而言,孙先生的彩墨大写意山水在语言结构上体现出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浓墨重彩的叠加对比与质感强化。即使是纯水墨山水,用墨量也极大,当色墨积叠时,往往以重墨铺底,施色则是泼、写、洒、点各种手法并用,与墨相抗相融。
《青山红妆溪水长》纵246厘米横124厘米
彩墨一路在二十世纪多有大家尝试,如张大千、刘海粟、林风眠等,但要么重于水法的调节、要么侧重印象的光色、要么注重二者调和中的抒情诗意。相交而言,孙先生的彩墨运用在取法以上大家的同时,更强调了色墨斑斓碰撞、流光溢彩的的质性与量感,使之更具外化的现代视觉冲击。
《几重青山繁花里》纵354厘米横96厘米
二是山水结构布局上的纵横开阖与心象幻化。从画幅来看,横、纵及扇面为其常见的三种样式,尤以纵向长条与圆光团扇最有特点,前者纵横比例之差多近三倍,观者视觉由下向上逐渐游移,从水面、山脚到山巅、高天,俯仰之间见天地、显高远,别有一种精神性的拉升与指引;
《草庐百花中》纵354厘米横96厘米
后者虽是聚焦小景,但多采用紧贴圆弧上圈题写诗文,形成包围与放射之间的张力,营造出颇具禅意的精神空间,正如其常在画中所题“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
《自是江山颜色好》纵39厘米横97厘米
此外,这些较大尺幅的作品,山水布局往往简化为三四个大板块,生发关系也多是随心搭转,景象奇突,甚或天水不分,境氛幽诡,传统写意的游戏笔墨在此转化为对壮美崇高甚至神秘瑰丽的倾泻与呐喊。颇为冲突的是,在看上去恣意泼洒、蔚为奇观的现代山水图式中,孙先生却题写着自拟的古典诗句,诸如“不要工整只求禅”、“平生野然无拘束……任其纵横任其染”、“……勾勒皴擦点几下;青红不分倾于纸”、“染尽青山赭红妆,溪林叶落飘金黄”等等,计有十余首常见。
《青山碧水映红云》纵359厘米横143厘米
就其内容而言,不外点明时节景物、阐说创作方式,但深潜其中的却有某种郁勃难解、渴望自由表达的内在矛盾。或许,正是这种隐秘的对抗与情感宣泄的强烈,使他的禅悟走向生命的呐喊,走向绚烂燃烧后的自我安顿。
《高山流水过野桥》纵122厘米横238厘米
波德莱尔曾说:“现代性就是过渡、短暂、偶然,就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恒和不变”。当传统写意遭遇现代困境,个体的艺术生命该如何书写?孙博文先生以大写的生命呐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邓锋 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中央美术学院博士)
《红叶知秋》纵67厘米横67厘米
以上作品由卢乡书院-孙博文艺术馆珍藏
(来源:卢乡书院 邓锋)
画家简介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