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1-25 09:33:58
  对于大多数学习中国绘画的人来说,梅兰竹菊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传统题材,前人多有名家大师,后人难以画出新意。而作为著名画家的冯大中却不这么看,虽然他在几十年前就画过这些题材,但经历了生活的淬练,冯大中对传统题材的理解与众不同。

  对于大多数学习中国绘画的人来说,梅兰竹菊是他们十分熟悉的传统题材,前人多有名家大师,后人难以画出新意。而作为著名画家的冯大中却不这么看,虽然他在几十年前就画过这些题材,但经历了生活的淬练,冯大中对传统题材的理解与众不同。虽然也还是画荷花、松、竹、梅、兰,但他把这视为一种挑战,希望把它画出新意来,表现一种新的意境,探索一种新的语言,寻找一种新方式,把这种传统题材画得有时代感,让现在的人喜欢。冯大中认为,一个画家要想从老而又老的题材里发掘出新东西来,一个是向传统学习,一个是向生活学习,这是最根本的手段,也是硬道理。只有提高自己的学识和审美趣味,才能画这种老题材。这种传统题材不能光靠笔墨的宣泄,笔墨也应围绕内心的展示来具体使用。画家内心里要先有这种品格和学识,笔墨才能随之将这种意趣表现出来。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梅花草图》/33.5×137.5厘米/纸本水墨/2006年

  冯大中选择的道路是一条回溯传统而创新的道路。在中国文学史上我们能够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革新,但每一次的文学革命大都是以复古为革新,例如韩愈的古文运动。赵孟頫对于古画的推崇,是因为他觉得当世的东西越来越俗,越来越不着边际,所以去古人那里寻找一种稳定的、可以依靠的东西。黄宾虹也是这样,他不断回溯南北画派的历史,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艺术文脉和评估系统,从中获得一种创造的信心。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幽谷之馨》/182×182厘米/纸本设色/2006年

  但是这种对传统的回溯的目的并非复制和重现古人的艺术。冯大中这代人对传统文化有比较深厚的情感,但他们时时也面对现代性的思考,因为他们的生活目光所触及的都是当代现实。冯大中的绘画所要表现的核心状态是不单单强调绘画的时尚与新颖,更关注文化品格本身,希望走向中国画的高度和深度。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青山着意图》/98.5×52厘米/纸本设色/2012年

  相对于近年来画坛流行的风格化、样式化,以及对前人某家某派、某种笔墨样式的符号化堆砌,冯大中的一系列新作再一次提出了写生与速写的重要性。冯大中说:“我不喜欢画一种纯粹符号化的东西,因为那种东西给人的感觉不亲切,没有身临其境的气氛。但是我所说的‘身临其境’又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将画画成照片那样,这是一种辩证关系。我的整个艺术实践还是在中国画传统文化理念上去把我所理解的笔墨与我所感知的物象结合起来。”他认为,在中国的传统绘画里,“写生”就是“写生活、写生命、写生气”,那是一辈子的功夫。冯大中以写生为基础,将西方绘画中的对景写生转换成为中国画的速写与默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构图转换,从而走向“写意”,写胸中之意,写人生意境。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千山松树水墨写生 / 21×54厘米 / 1977年

  行文至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画中的“写意”与“写实”进行辨析,并且回溯中国著名的美学家宗白华对于中国画“写实”问题的真知灼见。许多人认为“写意”是中国画的基本特点,而中国画“不写实”、“不科学”,就是“不先进”。但是在五四时期一片批评中国画不写实的呼声中,1930年代的宗白华却认为中国画是重视“写实”的,这是富有深意的。宗白华在《介绍两本中国画学的书并论中国的绘画》(1932年)中说到:“中国宋元山水画是最写实的作品,而同时是最空灵的精神表现,心灵与自然完全合一。”“中国画的山水往往是一片荒寒,恍如原始的天地,不见人迹,没有作者,亦没有观者,纯然一块自然本体、自然生命。”(《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45页)。这段话用来描述冯大中近期的山水画是十分贴切的。在他的近期作品中,画家的心灵早已融化在笔墨之中,艺术家也已经融化于自然之中,如树如石如云,成为自然的一部份。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醉花荫》/96×180厘米/纸本设色/1995年

  在《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1934)一文中,宗白华指出中国画“其要素不在机械的写实,而在创造意象,虽然它的出发点也极重写实,如花鸟画写生的精妙,为世界第一。”这里谈到的“意象”就是“写实而能空灵”。但我们要注意宗白华所论的写实不仅与西方的写实有所区别,他还特别强调写实是中国画的出发点而非终点。“但写实只是绘画艺术的出发点,以写实到传达生命及人格之神味,从传神到创造意境,以窥探宇宙人生之秘,是艺术家最后最高的使命。”在1943年1月发表的《中国艺术的写实精神——为第三次全国美展写》一文中,宗白华系统地讨论了中国画的写实,他说:“一切艺术的境界,可以说不外是写实、传神、造境:从自然的抚摹、生命的传达,到意境的创造。艺术的根基在于对万物的酷爱,不但爱它们的形象,且从它们的形象中爱它们的灵魂。灵魂就寓在线条,寓在色调,寓在体积之中。”(《宗白华全集》第2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23页)冯大中的近期创作,正是将写实(写生)作为起点,进而追求传神与创造意境。对于中国画家来说,“写实而能空灵”,这才是写实与写意的内在一致性,而非人们所想象的二者对立。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仿八大山人鱼鸭图》/57×148厘米/纸本水墨/2006年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仿八大双禽图》/68×62厘米/纸本水墨/2006年

  冯大中先生在画室中不仅反复品读古人画册,而且常常数十遍地临摹一幅古人作品,然后带着这些理解与笔墨的体会到生活中去。在反复临习了八大作品之后,冯大中对八大笔墨形式上的简约凝练以及墨彩的淡雅,了然于心。这直接影响了他作画时的心境,使他更加注意分白布黑的运用和精神意境的追求。(殷双喜,著名艺术评论家、《美术研究》执行主编)

画家简介

文心雕虎·冯大中⑮|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中)

  冯大中,1949年生于辽宁,号伏虎草堂主人。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笔画学会原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冯大中的作品《苏醒》、《母与子》入选《中国美术全集》;作品《苏醒》、《惊梦》入选“中国百年画展”及《中国百年画集》;有18件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另有数十件作品被国内外重要美术馆、专业机构及收藏家收藏。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