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折戏,一个故事;一幅画,一段心绪。初识岳海涛老师,一件品红色衬衣,牛仔裤,黑色军帽,潇洒而儒雅。我们的交谈是从戏曲开始的,我是一个票友,而岳老师更是“知戏情、懂戏理”的,他一系列的戏曲人物画,用极具中国民俗特色的“粉墨”来诠释舞台之“粉墨”,传递出凝结在戏曲人物身上的文化内涵。画中人物的脸谱、服装、配饰,无不透露出他对中国传统审美的理解。岳老师用油画的光影和色彩,表现戏曲舞台人物的唱念坐打,顷刻之间撞击着观者的眼球。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安静的凝视与思考或许更能贴近心灵,引发其对生命的思索与共鸣。通过画面我们可以看出,岳老师的早期作品,着重强调的是光与影的效果,而他近期的作品更接近平面,更多的借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元素,使画面具备了浓郁的东方味道。
特别是在走访了中国“京剧艺术之乡”——临清之后,他被根植于生活之中的强大文化底蕴所感染,于是在其后来的艺术创作中,融入了更多的民族、民俗文化元素。近期,岳老师将画笔逐步从台前转向了幕后,他的几幅新作中,都或实或虚的摆放着一面镜子,我们戏称之为“镜子里的角儿”。一面镜子,不难引发观者的遐想:“角儿”才是镜子的主人吧?那么镜中的一切,便是镜子主人鲜活的戏曲人生的映照了。
在用色上,他借用了中国传统民俗的色彩,将绘画,戏曲,音乐巧妙的融合。镜子中戏曲人物的姿态与动作所传递出的韵律之美,正是音乐节奏与戏曲板眼恰如其分的表达。人物眼睛“拎神”,顾盼回转;身段优美,翩若飞鸿;踏步有“轧劲”,微步玲珑。他的画面走笔浓淡,按捺铿锵。人物站如亭亭玉树,行如春送清风。纵有金戈铁马,亦是水袖飞泓。
在构图上,他的画面有别于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借鉴了西方现代绘画观念,采用了截取局部的表现方式,使其画面更具有张力。在作画时他不拘泥于某一笔的对错,而是集中表达镜子背后霓彩的舞台,把情绪酣畅淋漓的宣泄在油画布上。
交谈中我又看了他的几幅近作,镜子始终贯穿于每个画面之中。“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么作品中这一面面的镜子,艺术家又用它来表达怎样的人生感悟呢?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素材的转变,是艺术家创作手法的多样性的表现,也是其不断创新与突破的过程。这种突破与创新正是一个艺术家本身的艺术自觉,我想岳海涛老师笔下的“镜子”,不仅可以正衣冠,还可以映出百态人生。(陈箫羽)
画家简介
岳海涛,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理事,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艺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