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2-07 09:49:50
  当我们观看孙博文山水画时,完全是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画幅巨大,色彩斑斓,表现性强,山水、天地、云气之大美大象,具象山水与抽象色彩和谐统一,形成其当代山水艺术新的形式与风格。

2021年6月,我在山东美术馆参观《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及研讨会,观看孙博文的彩墨山水,为之振奋。中国山水画自东晋刘宋时期萌芽创立以来,到隋唐得到发展,五代两宋进入高峰,青绿山水、水墨山水均取得卓越成就,以至山水画在各种画科中成为“打头”的画科。在元明清时期,文人水墨山水成为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山水画成为中国艺术精神的载体,同时也是艺术和自然审美关系的最高表现形式。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无极而生》 121.5*121.5   1998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烟云万象落心胸》 123*122   2001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我心即道》 122*123  2001年作

20世纪以来,金城、陈师曾、胡佩衡、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等人,对现代山水画做出新的探索,他们或借鉴西方风景画的光影效果和透视空间,或吸收水彩画的方法融入山水画,或从传统山水画中继承和转换笔墨语言,或从写生中寻找新的题材与时代风貌,从各方面推进山水画的创新发展。中国的山水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从艺术观念到表现方法,从空间布置到笔墨语言,都已经形成强大的既定形式与风格类型,它们既是优秀的传统,也是很难突破的即成的规范,这使山水画的创新也就更加困难。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凤舞九天》 310*123   1998年作

 因此,我们在观看当代山水画作品时,不免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对传统山水画在空间、笔墨、构图、塑形上小修小补,而求局部或某一层面的出新,鲜见整体突破与创新的。当我们观看孙博文山水画时,完全是一种崭新的视觉形象,画幅巨大,色彩斑斓,表现性强,山水、天地、云气之大美大象,具象山水与抽象色彩和谐统一,形成其当代山水艺术新的形式与风格。孙博文的彩墨山水作品,无论在传统文人山水画还是在现代水墨山水画中,都是未曾有过的崭新的创造,是当代山水画和水墨画的重要收获。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江山永固》 144*726   2002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孙博文的水墨画突出特征之一是创造天地大美之形象,创立豪放雄浑之风格。

 庄子发现天地有大美,这对中国自然主义艺术观及山水诗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庄子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老子则讲“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天地大象是天地大美的根源。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揭示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天地之母,万物之始,追问万物之源,自然之始的哲学终极本质,庄子则从审美的角度观看天地之大美,他要“判天地之美,”“备于天地之美,”并提出要“与物为春”“与物为宜”,即要与万物和谐相适而欣赏自然万物之美。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山河云天外》 359*143   2001年作

孙博文就是用水墨和彩墨的形式,以独特的审美艺术眼光来观赏天地之大美,来表现自然之大象。中国画中如工笔花鸟,用白描、赋色方法,细致刻画花卉草木、鸟兽虫鱼的生动情态,那是中国画的一种微观自然生物的视觉方式。中国画中的水墨山水和青绿山水,是在一定距离,或者高度,采用平远、深远、高远方法,或运用上下左右游动的视点,来表现山川岩壁、江河湖泊的自然之境,是对山水自然景物的一种审美关照。这是对自然山水的一种常规观看,或者说是一种中观的视觉形式。孙博文不少作品超越这两种观看方式,创造出一种宏观的方式来表现宇宙天地和大山大水。他的艺术哲学观,深受老庄哲学之影响,他将艺术视觉从微观、中观而上升至宏观的境界,以博大的胸怀,用国画的形式创造天地大美,乾坤大象!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性灵之光》 795*144   2000年作

南朝刘宋时期宗炳写作我国第一篇五百字山水画论文章《画山水序》,在该文中他写到:“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圣人以神法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山水景物是以感性的质地和妩媚的形式,审美地表现道的本质。山水画家则是澄怀观道,以形媚道,他们创造的山水画不过是观道的一种视觉形式。孙博文在艺术创作中纵化自然,以神法道,他将视觉不局限于眼前的具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而是遥视天体宇宙,风云变幻,以天地万象、太空星云为创作对象,创造了一种宏观山水新图像,我认为这是孙博文对中国山水画的最大的新贡献!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春烟含翠贯山川》 416*96   2002年作

在山东美术馆展览中,高大宽敞的一楼大厅,挂着四张高八米的巨幅大山水,据说孙博文还创作了一批高十二米的大画,由于画幅太高不便展出。另这次展出多幅六米高、四米高的大画,这些作品气势宏伟,雄浑壮阔,天风浪浪,海山苍苍,星云璀璨,长空万里。作品呈现出茫茫宇宙中神秘景象和绚烂色彩,在绘画史上鲜有表现如此宏壮之天地大美的作品。《去留肝胆两昆仑》,八米高,一米四宽,由蓝色、黄色、红色组成的山体,向上推高,昆仑山峰白雪皑皑,直耸云霄,构图采用高远的视觉空间方法,将观者的视觉和境界引向苍天!作者在画的最高部位用草书题写自作诗:吾截昆仑两三段,将余抛在云雾间。敢问苍天不罪我,能辟喜马拉雅山!这是将中国文人画中诗书画三位一体全新的当代创造,其境界何等博大!作者要将巍峨昆仑裁截二三,抛向太空云雾之中,如老天容许,还要辟开喜马拉雅大山,这是何等气派!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去留肝胆两昆仑》 796*143.5   2000年作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作者这种无穷的精神力量,正是从宇宙中吸取,在太极中获得!持之匪强,来之无穷!唐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首篇《雄浑》中描述其境界:“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要达到这种雄浑壮美的境界,画家和诗人必须要真体内充,返虚入浑,才能具备万象,横绝太空!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烟云生万象》 496*143   2001年作

作为齐鲁汉子的孙博文,具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气概,才能创造出《烟云生万象》《山高入云端》《万古长空》《江山永固》这样气势磅礴,横绝太空的大山水!观看孙博文的山水画,极大提升观众的思维境界,我们仿佛从尘世中的微观世界和常规世界,进入到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宏观太空世界。他的绘画为我们的视域打开一片太空大美的新天地,使我们的艺术胸襟豁然开朗,仿佛乘上太空飞船,大地星辰,万象在旁!孙博文的巨幅山水画,将庄子所说的无言的天地大美,绘制成有色的宏大山水!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山高入云端》 412.5*143.5   2002年作

因此孙博文的山水画不仅创造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中国画作品,而且创造了一种用宏观视角审视自然,写照天地的思维方式和视觉图式,孙博文的山水画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看自然世界的宏观方法,他不仅创造了独具风格的彩墨大山水,而且提供了一种观看自然的崭新的艺术思维方式!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万古长空》 361*143.5   2001年作 

孙博文山水画的第二个特点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将具象、意象、抽象三者合一。

我国传统绘画将“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作为六法中的两法,而文字构造方法,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概括为“依类象形”,所以中国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多次提到,书画同体而异名。中国绘画具有写形象物的基本功能,中国画论中的“传神写照”“写生”“图真”,都是讲的中国画具有对自然景物及人物形象进行再现的功能,顾恺之的人物画,黄筌的花鸟画都是写实性绘画的代表。包括隋唐青绿山水,写实性也都较强。这可以看成是中国画中创造的具象形象。宋元以降,文人水墨画得到快速发展,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中国画向意象发展。西方自文艺复兴发明空间透视方法和色彩明暗法后,写实再现客观事物,达到酷似逼真的效果。物极必反,到20世纪初,毕加索用几何方法打破形,创立立体主义画派。马蒂斯用夸张变形方法创立野兽派。而康定斯基则彻底抛弃具象之形,创立点、线、面及色彩纯形式的抽象绘画。孙博文在探索研究中国画的具象、意象后,又结合西方现代抽象绘画的因素将具象、意象、抽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新的当代艺术形式。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山青水长流》 96*179   2002年作

孙博文是山东艺术学院美术专业科班出身,他对传统山水画的笔墨造型具有良好的基础,同时也铭记古人师法造化的方法,他将对自然的状物模形和胸中丘壑相结合,用意象的方法书写自然山水。如水墨设色《山青水长流》《落叶知秋》《霜林尽处碧溪傍》等,画中有春夏时节的青山绿水,秋天金黄的树丛,冬天白雪覆盖的草木,虽然这些画中描绘了不同季节的自然山水,但同时又不是仅仅在模写对象,而是用意象融入,创造一种似真似幻的新的第二自然景象。如《山青水流长》用石青石绿画出近景中景中的山体草木,而远景中的天空则完全用意象色彩造型,大块红色、黄色、草绿、墨色,构成空中色彩,把观众带入一个虚幻而绚烂的童话般诗意审美境界。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霜林尽处碧溪傍》 412*144   2000年作

孙博文的水墨设色山水画,将色彩提升到组成画面的重要形式因素,抽象色彩成为孙博文山水画中的构成部分。他创作的《山河云天外》,近景是壁立的山石,中景是舒展的田野,远景是黄色的云山,紫色、墨韵、青绿、红黄,各种色彩交错对比,形成一种具象、意象、抽象结合的新的视觉形式图像。《春烟含翠贯山川》《山居更知秋色好》《千山黄叶飞》《山水涵秋容》等画,客观世界中的山川、水流、黄叶、绿树,这些具象物体只是画面的一个虚拟的意象中的事物影像,他更多的是用红、黄、蓝、青、黑等各种色彩,点染、敷绘、书写,生成大块面色彩层次和对比,给我们呈现的是大象无形和宏观视像,是绚烂色彩组成的抽象绘画,观看他的作品,仿佛在听一首首雄浑响亮的色彩交响曲。孙博文的彩墨山水与其说在师法自然,还不如说在妙造自然!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千山黄叶飞》 404*143   2000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山居更知秋色好》 417*96   2002年作

孙博文山水画的第三个特点是创造出一种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他是用山水画追问自然天地之源,探索人类生命之境,将天地大象与生命意志统一于画面。  

中国哲学讲天地之道与人的生命之源是契合交融的,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一体,人即道,人即自然,人本身是自然发展的生命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向人展示的世界,“万物皆备于我”,中国艺术创造最高的审美境界是物我两忘,情景交融,“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孙博文钟情山水,描绘天地之象,风云之际,同时在创造心灵之境,他是用笔墨、色彩为媒介,用山川云霞为桥梁,在沟通心灵世界与自然世界。孙博文创作彩墨画是澄怀观道的产物,他用虚静的禅定之心来体悟这个世界,《求禅山水间》《彩墨画出心中禅》,他的求禅和画禅是以独特的视觉形象,对禅的理解,对禅的精神的一种形象外化。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求禅山水间》 358*96   2002年作

听说孙博文在离世前的五年,曾因疾进行头部开颅,这是拯救其生命的残酷的医疗举措,使其生命延续五年。此五年中,他深知生命有限,迸发出无限的创造力,他用作品在思考人生,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价值。他遥望星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这五年虽然身体有疾,他用超强的精神力量和艺术意志,创造一幅幅八米高甚至十二米高的大画,这些巨幅作品是他用生命与天地对话,用心灵在叩问宇宙!否则,我们无法想象被病魔缠身的一位虔诚的画家,能创造出如此博大的山水作品。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彩墨画出心中禅》 358*144   2001年作

庄子曾称赞所谓至人、真人,说他们能“乘云气,驭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他们能与日月同光,与天地齐一!这当然是一种精神上的天马行空,披图幽对,坐究四荒!孙博文在创作中,其精神正是处于这种游乎天地之中、四海之外的亢奋境界。他喜欢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临摹梵高画的麦田、星空,梵高曾患精神疾病,他心中有一团燃烧不息的火焰,他的笔触是蠕动的,而作品形象则是激越而运动的,梵高是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的先驱。孙博文之所以临摹和研究梵高,是他们的心灵和精神有某种契合。孙博文用狂放的泼彩,泼洒出内心的炽热的情感,燃烧出生命的灿烂火花!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涅槃》 358.5*143.5   2001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天边云重似火烧》 360*144   2001年作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万象生辉》 145*716   2001年作

孙博文的作品《涅槃》,用红色画出一只腾空而起的火凤凰,浴火重生,象征生命的轮回!亦是作者对生命无限的直观理解!《天边云重似火烧》,创造出天边红云翻卷,烈焰升空,仿佛大自然的气流回旋,生命之光四射!《凤舞九天》《无极而生》《性灵之光》《万古长空》旋转的色彩,飞动的凤翅,仿佛天地氤氲,自然再生,自强不息,万古长存!《烟云万象落心胸》《我心即道》等作品,烟云万象尽收眼底,他画出的乃胸中之象,这就阐释了他的山水,他的色彩,创造的乃是一种“心象”!心与道合,形与神游!他的作品既是山水,亦是道心,心师造化,造化即心!孙博文用水墨和彩墨的形式为我们创造了时代的宏伟山水画,描绘出天地大象与自然大美,同时也创造了宇宙的生命形象,亦是他生命精神的力量的体现,他的作品的突出价值就是将天地大美和生命之象完美的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崇高的自然与生命融合的审美化境!他在生命垂危阶段创造出上千件作品,他画出的大山大水,风云太空的混沌形象,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奇迹,是对宇宙与自然、万物与生命的一种艺术礼赞!陈池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研究所所长,在山东美术馆孙博文画展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画家简介

天地大美与生命之象——著名画家孙博文山水画的艺术境界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