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咫尺千里》69cm×170cm 2001年作
释文:范宽墨法似营丘,散落人家二百秋。咫尺画图千里思,山清水碧不胜愁。
2021年6月12日,笔者来到山东美术馆参观了“淋漓华章——孙博文山水画展”,并在研讨会作了题为“以色写心 以彩绘境”的学术演讲,这篇文章的初稿也是为了此次研讨会而作,孙博文艺术馆馆长于学松先生听了我的发言后,评价甚高,令我汗颜,他嘱托我为孙博文先生写篇专文予以评论,故此谨遵馆长之托,重新整理、增补部分内容,遂成该文。虽然我对孙博文先生的作品只是走马观花地匆匆一瞥,但是孙博文先生的作品图像仿佛刻在我的脑海一般挥之不去,在我看来,孙博文先生的山水画具有如下五个特征:
《霞光映水浮鲜绮》119cm×119cm 1998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一、蕴含着浓郁的儒家山水比德思想
中国山水画滥觞于远古至三国,独立成科于两晋南北朝,中国山水画的本质则在于山水文化,其中“山水比德”思想是山水文化的精髓。
孔子是“山水比德”观念的开创者。他在《论语·雍也》中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意为仁德的人喜爱青山,希望自己像高山那样合于理义,不为功名利禄所动;聪明的人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一水一山,一动一静,山水之美象征了智者和仁者的内在美德和智慧。
《春和景明》361cm×144cm 2001年作
释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孙博文先生秉承家学,他在1963年从山东艺术学院毕业后,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主动到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表现出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所以他的山水画就是他不求闻达,不媚世俗,安贫乐道之高尚品德的真切写照。
《一江秋水连云起》 451cm×144cm 2002年作
释文:满载一江秋色,平铺十里霞光。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既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贯穿其中,略有感伤之意。
孔子对于自然之美亦有个性化的看法。《论语·先进篇》曾皙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一方面,孔子借曾皙(曾点)之口,对山东城郊山水林木之自然美景予以肯定,表达了孔子超然、蔼然、爱自然的生活态度。另一方面,孔子又以这种诗情画意之美景来比附、象征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抱负,胸次悠然、物我同流的春游境界,仿佛是举止从容、各有所安的大同世界,这正是“比德”思想对自然美的欣赏过程。他对曾点深表赞许,希望既有一个可以放心沐浴畅怀的山水环境,也有一个平等放逸的和谐生活。后来宗炳将“比德”思想发展为“畅神”美学。
《云水禅心》236.5cm×96cm 2002年作
释文:白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入画时。
孙博文的山水画来源于自然山川,但是完全超越了自然之美的具体物象,是他心灵精神和主体心胸的外化,虽然消解了自然山川美景,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他对自然美的描画中,感受到他对祖国山川的挚爱,呈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以及与人为善、合而不同的世界观与宇宙观。
孔子对绘画的见解不多,但他提出“绘事后素”美学理想。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按朱熹的说法,“绘事后素”其实是“绘事后于素”。“绘事后素”强调绘事要彰显本色质朴之美,“绘事后素”的准则是“礼”。
《天净水明霞》453.5cm×144cm 2002年作
释文: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生浅黄。试上高处清入骨,岂如秋色使人狂。
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比德思想。相对孔子,孟子与荀子对于山水的诠释,充满了入世进取的审美观点。《孟子•尽心上》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由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认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他提醒为学之人,要学习大海的波澜壮阔,不能事无大小、巨细无遗。孟子认为君子有志于道,要先通晓文理,精熟所学,透彻地体悟圣人思想,才能够登上顶峰,达到高远的境界。《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比喻君子立身处事要如流水有本有源,才能源远流长。
《我心即道》122cm×123cm 2001年作
释文:白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入画时。
孙博文的山水画到处洋溢着比德思想,从他的作品中观者既可以体会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理想,也可以从自然山水中“澄怀味象”、“澄怀观道”,这正是孙博文先生山水画所体现出来的哲学观念和文化本质。
《鹏程万里》 123cm×244cm 2001年作
释文:山壑脊薄自露根,孤身独立观世人。繁华阅历知多少,不改风骨到如今。
《荀子·宥坐》曰:“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遍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百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绰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潔,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简言之,正由于大水(江河湖泊)备了仁德、循义、常德、勇敢、法则、公平、明察、善化、守志等美德,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
至此,自然流水现象便延伸到社会价值层面,寻求人伦与自然的山水内在精神的契合,是典型的儒家的比德山水观。“山水”经过儒家大哲的阐释,由一种自然之物象上升到一种具有玄思妙想的文化符号。具体落实到孙博文先生的山水画上,就是自然山水的艺术符号承载他的文化情怀,这种文化情怀气势充沛,感情强烈,锋芒毕露,纵横驰骋,充分传达出他直率豪爽、大气磅礴的性格和气质。
《秋林锦水》228cm×96cm 2002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孟子·尽心下》提出了“充实谓美”的思想:“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在这里,善、信、美、大、圣、神是一个层层递进、步步提升的境界。孟子认为美的人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充盈于外在形式。所谓“充实”,指的是个体通过自觉的努力,把其固有的善良之本性“扩而充之”,使之贯注满盈于人体之中。“充实”之所以能成为美,在于它能使人的外在形体“生色”,给人以美感。在这里孟子把人格的美看作是个体人格中实现了的善,即人格的美包含着善,又超过了善,从而深刻地发展了孔子的关于美与善的内在一致性的思想。
孟子也肯定了色彩的美学价值。孟子在《孟子·正义》中曰:“目之于色,有同美焉。”就是将山水之美与人生道德境界联系来的类比思维,儒家“色彩比德”指出,因为色彩的装饰暗示人的美德,从色彩的装饰中可发现人的高尚人格,儒家的这种类比思维方式对中国山水色彩美学形成特定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无疑产生很大的影响。
《雪浮云端》361cm×143.5cm 2001年作
释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孟子还对“浩然之气”予以了深刻的阐释。《孟子》载:(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所谓“浩然之气”就是最宏大最刚强的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正义。
山水画的本质就是山水文化,即宗炳所谓的“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孙博文的山水画“以色绘道”,凸显出山水画的文化精神与美学理想——仁智之乐。当然,孙先生山水画中除了儒家思想以外,也有少量的道家和禅宗意味,但总体上是儒家美学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孔孟之道。
《春林环翠》451.5cm×143.5cm 1998年作
释文:万壑松涛催绿浪,千山风光信天游。挥笔扫出春满园,群芳梃竞无尽头。
他的山水画之所以充满儒家美学内涵,首先因为他出生于山东,山东是孔孟之乡,孔孟思想无形浸染势必会对他的山水画产生较大的影响;其次,他的山水画饱满、刚强、壮美,具有一种浩然之气。他的作品充满了善良、真诚、守信之正义,给人以积极、乐观、盎然、雄健之审美享受;同时,他的山水画“充实”,构图不留空白,充盈繁茂,密不透风;其作品颇“有光辉”,这种“光辉”来自于华美、明艳、热烈、奔放、眩目的色彩;其作品尺幅巨大,有的高达8米,气势雄浑,磅礴喷涌,令观者心灵为之震撼,做到了“大而化之”;他的山水画由于走向了色彩抽象,消解了具体的物象,致使观者和理论家、批评家“不可知之”,所以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善”、“信”、“美”、“大”、“圣”、“神”,完全符合孟子“充实谓美”的原则与立场。
《禅悟一径深》806cm×144cm 2002年作
释文:乱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
二、在借鉴张大千、刘海粟、朱屺瞻泼彩法以及吴冠中、刘国松等人的彩墨山水画基础上有所创新
张大千、刘海粟、刘国松作品都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展览,我作为中国美术馆员工得以亲眼见到这些大师的真迹。
张大千开创泼彩之法,其用色特点为冷艳华美;后来刘海粟、朱屺瞻等人亦受其影响作泼彩,但风格显得火爆热烈,别具浑厚苍茫、虚空灵动之美,与张大千的冷艳大异其趣。
《万古长空》 361cm×143.5cm 2001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孙博文在继承诸位色彩大家精髓的基础上,以色写心,以彩绘境,将东方色彩观(色彩写意,将笔墨的浓淡干湿焦等技法融入色彩表现之中)与西方色彩观(重视色彩的冷暖、明暗、肌理、笔触、质感变化)予以整合。
西方印象派绘画主张“科学色彩观”,对自然物象的色彩表象进行“写实”,强调客观色的营造,是西方写实画风的极致表现,是传统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在场的形而上学”之现代思维方式及其“美在形式”的审美观之体现。
中国画追求“意足不求颜色似”(宋代陈与义《和张规臣水墨梅五绝》),主张“写意色彩观”,强调写“物我交融”、“形神兼备”之“生意”,是“天人合一”的“融在场与不在场为一体”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其“美在生意”的审美观之体现。孙博文将中西两种色彩观进行了融合,以色彩构建出幻化的审美形式。当然,本土的色彩写意观居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安得一竿闲》177.5cm×96cm 2000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三、色墨交汇,有机统一
中国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宋以前的浅洚、青绿、金碧皆有着色,在唐代达到高峰。中国画早期的色彩原则为“随类赋彩”(谢赫提出的主要用于人物画的设色方法,即色彩既可按物象分类,也可按季节分类)和“画象布色”、“以色貌色”(宗炳提出的山水画色彩理论,虽然强调色彩的客观性和本体论,但是其目的是为了“应目会心”、“应会感神”),这也为后来国画家在山水画的色彩表现提供了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宋以后水墨写意成为主流,随后亦产生了弊端,其主要失误之处在于以苏东坡为代表的士大夫对文人水墨过于推崇,以“意在笔先”忽略了笔墨技术语言的构建,以“水墨至上”扼杀了中国画的色彩表现观,所谓“色不碍墨”,实际仍然将水墨至于色彩之先,这仍然束缚了中国彩墨山水的蓬勃发展。
《老树苍苍待逢春》123cm×244.5cm 2001年作
释文:白云深处有高师,糊涂切相任天机。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入画时。
孙博文先生以汪洋恣肆、拖泥带水之笔与金碧辉煌、华光溢彩之色有机合璧,打破了“笔墨中心论”,代之以“色彩中心论”,以笔墨之法移植于施色、设色之中,强调主观色和表现色,实现了水墨和彩墨的统一,因为他将笔皴和色皴、笔法和色法予以整合,这很难得,因为它摧毁了传统的山水图式,形成了具有个人面目的自我山水符号。
《山前人望翠云屏》178cm×96.5cm 2000年作
释文:春烟含翠贯山川,墨游石上流清泉。声声鶗鴂报芳菲,柳拂红云遂微寒。
四、以西润中,东西合璧
孙先生有些作品采用几何造型和亚抽象形式,吸纳了梵高的色彩观(奔放、热烈、明艳的色彩观和漩涡式笔触),与塞尚的某些绘画观念(几何抽象、以色彩造型)不谋而合,同时对毕加索立体主义以及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德库宁、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也有所借鉴。他以颇具构成感的点线面和色彩形式美构建出一个视觉图像谱系,将绘画图式与超现实因素糅合,进而中西并举,古今兼容,颇具现代感和当代性。孙先生得脑瘤被治愈后,他的精神世界产生幻觉和变异,所以其绘画图式开始走向荒诞、幻化,非理性主义、直觉主义、潜意识、无意识等心理想象在他的晚年作品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而他的彩墨山水画摒弃法度、抛却规则,走向无法而法、略带神秘主义的山水革新之路。
《飞泉溅禅石》316.5cm×123.5cm 2002年作
释文:白云深处禅意浓,潺潺泉鸣杜鹃声。茂柳成烟添意思,棋翁忽闻灵云生。
五、孙先生的彩墨山水画具有音乐之美
《宋书·隐逸传》记载:(宗炳)“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谓人曰: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在宗炳那里,山水与音乐已经合二为一。
西晋文学家左思在《招隐》一诗中写道:“杖策招隐士,荒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银山云出水》793cm×143cm 2001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试看拖泥带水笔,正是禅意即悟时。
金末元初元好问在《水调歌头·与李长源游龙门》一诗中云:“我有一卮芳酒,唤取山花山鸟,伴我醉时吟。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左思、元好问都认为,在美妙的大自然中,根本不用“丝”与“竹”弹琴作乐,因为山水流动的声音本身就是一首乐曲。
孙先生画展主题“淋漓华章”中的华章就具有音乐美学的内涵,“淋漓华章”就是指酣畅淋漓之气势、境界,华光溢彩之文采、乐章,他的山水画通过色彩的浓淡、干湿和明暗、冷暖,在对比中求和谐,于冲突中求张力,进而形成色彩的节奏和韵律,颇具音乐之美和视觉冲击力。下面,笔者就以具体的作品对上述五大特点予以说明。
《无极而生》依托传统团扇形式,以漩涡式的笔触呈现出彩色圆型图式,红、蓝、黄三种色彩有机互动,仿佛是流动、循环的太极轨迹,揭示出宇宙的某种堂奥和规律。
《无极而生》121.5cm×121.5cm 1998年作
释文: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丹山霁色明》以红、黄、桔、绿、蓝多种颜色描画傍晚雾霭笼罩下雨后转晴的山色,青云袅袅,天空蔚蓝,一片澄明味象之境,构图采用平行并列式,用色艳丽明快,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丹山霁色明》 361cm×143cm 2001年作
释文:芳菲夕雾起,暮色满房栊。丹山霁色明,游盖飘青云。
《红云当头万象生》以拖泥带水之笔和大面积的红、黄、蓝、绿泼彩而成,描绘红云当头、烟云万象的山色,给观者以无尽的诗情与画意,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红云当头万象生》 411cm×143cm 2002年作
释文:悬顶空中大泼彩,拖泥带水开情怀。烟云万象白练出,引逗诗翁持杖来。
《袖卷红云水上生》以红黄两色大面积泼彩,并用该两大色调进行几何切割,幻化出不同区域的平面和空间,勾画出红云升腾于水上的奇观,构图看似简括,但是色简意赅,给读者以不尽的心灵遐思与情感联想。
《袖卷红云水上生》 143cm×360cm 2001年作
释文:悬顶空中大泼彩,拖泥带水开情怀。烟云万象白练生,引逗诗翁持杖来。
《江山永固》属于典型的横向构图,以黄蓝两色和三角形几何图形勾勒绵延起伏的群山和一望无垠的林木,万山浸染黄金色,层林并列似甲兵,长空碧洗一线天,纵横驰骋几万里,暗喻出江山永固、国泰民安之主题,可谓构思巧妙,象征意味高远,不愧为山水画中的上乘之作。
《江山永固》 144cm×726cm 2002年作
释文:平生野然无拘束,万里长空自在天。彩墨倒于宣纸上,任其纵横任其染。
总之,孙博文先生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色写意,以彩畅神,融汇古今,中西合璧,谱写了一曲淋漓酣畅的华美绚烂之乐章,必将在中国当代重彩山水画史上留下具有开创意义的一抹亮色,为中国山水画色彩美学的重构奉献出一场饕餮盛宴,斯人已去,风范犹存,谨以此文以为纪念,孙博文先生千古!(黄丹麾,中国美术馆馆刊编审、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
画家简介
孙博文(1938——2003),名九学,字博文,号汝阳山人,1938年出生于山东莱阳穴坊镇西富山村,辛亥革命老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孙墨佛(曾任大元帅府参军)玄孙,北派山水画大师孙天牧曾孙,师从关友声、黑伯龙、王企华、陈凤玉诸先生。1958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1963年毕业,毕业后主动奔赴莒南县文化馆从事基层艺术文化的组织和教育工作。1978年,孙博文离开莒南回到故里莱阳,最终定居青岛。1979年,孙博文拜莱阳籍著名画家崔子范为师,将崔子范简笔大写意花鸟画技法移用到山水画上,从而开始自创山水新貌。后又研习张大千先生泼彩泼墨画法,融合创新,独成一家。
孙博文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画的探索和创新,集诗书画印于一身。作品无论是巨幅大构,还是斗方小品,均笔墨雄健,气势磅礴;画面率真自由,流光溢彩;特别是晚年创作了大量宏篇巨制,尺幅之大,数量之多,完全突破了正常的观看路径和思维模式;题材之丰富,用色之绚烂,又完全颠覆了中国山水画的历史积淀和传统概念。孙博文先生的艺术成果是很特殊的,他对中国画大写意传统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2002年5月,孙博文先生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举办个人书画展,受到了新闻界、美术界的关注。
2020年11月12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一批孙博文大尺幅的作品展现。让观众进一步认识这位生前不求闻达,画坛了解不多的画家。
2021年6月6日——17日,“淋漓华章孙博文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再次呈现,集中展出孙博文生命晚期的中国画作近60幅,并围绕此次展览连续召开三次学术研讨会,先后有近百位专家学者,从全国各地赶赴山东美术馆参加此次研讨,这在山东美术馆乃至全国都是史无前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