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0-22 12:37:48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以及力明教育集团王力一董事长一起走进文化视界。

  文化视界网报道  昨日下午,著名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宋丰光教授和著名画家、中国美协会员、全国美术教育研究会会员、山东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张锦平教授,以及力明教育集团王力一董事长一起走进文化视界,正所谓主雅客来勤,中华网山东&文化视界网董事长梁洪文喜不自胜,以香茗墨宝款待宾客。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同心同德同志,知冷知暖知音,是对宋丰光和张锦平教授这一对名声颇著的画坛爱侣最好的注释,恰同学少年,一位来自沂蒙山区,一位生于马踏湖畔;忆求学岁月,一位是温柔美婵娟,一位是翩翩俊少年。他们在似水的流年中,同窗学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又在艺术的舞台上比肩而立,成为画坛一对“绝代双骄”。更为难得的,是两人居然同年同月同日生,或许真是月老在云端眨了一眨眼,成就了“千里姻缘一线牵”。

  几位宾客品茗论道,共同品鉴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教授为“山东大道书画院”和“中华艺术空间”题写的墨宝,又探讨了当代美术馆的发展,以及大家都特别关心的环保绿能话题。两位教授都非常崇尚、热爱自然,一生都在用画笔“书写”大自然的绝美风光,创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艺术风格。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随后,众人移步中华艺术空间,欣赏梁洪文董事长收藏的名家翰墨。宋教授在著名画家刘光的《信步》前驻足,画中是一头昂首奋蹄的牛,他赞叹:如此雄赳赳、气昂昂的牛却以“信步”为题,可见须以“牛气冲天”,才能“闲庭信步”。张教授被三只老虎酣睡的画吸引住了目光,这是著名画家冯大中的《夏梦》。画中的老虎憨态可掬,与传统凶猛的形象形成了“反差萌”,她不禁会心一笑:也只有在夏梦了无痕中,“百兽之王”才能如此温柔缱绻。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两网编辑室正在展示两位教授的画作,众人踱步过去,感叹两位画家年轻时代便已技艺高超,宋教授认真地说:看画要在百年之后,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才是艺术臻品。

  此时,云间画室已经准备就绪,等待两位教授挥毫落墨,一展风采。

  宋丰光与张锦平教授夫妇曾双双入选“中国画坛百杰”,宋教授擅长画花鸟,张教授则更青睐人物画;但他们无论艺术风格还是人生境界,却有着同样的理想与追求——自然与本真。他们的作品,从选材到画风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两种价值的美学体现。“飞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人也不约而同地在记忆中追寻幼年时的故乡,从熟悉的山水芦荡、草木花鸟、音容笑貌中汲取营养,寻找创作原型。

  不出所料,宋教授画了故乡马踏湖的芦苇荡,以浓黑、靛蓝、花青、黛紫为主色调,几种浓郁又接近的颜色用在一起,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又能和谐地构成一个整体。这种浓烈、明亮、高饱和度的色彩运用是西方绘画的特色,乍一看有一种油画的质感,但整幅画又呈现出清新素雅的视觉效果,宋教授说这是他同样借鉴了日本的色彩风格。他一直希望通过色彩对中国传统笔墨有所突破,西方绘画的色彩运用兼具抒情浪漫与理性科学,色彩关系丰富纯粹,日本绘画的用色也有其独特的细腻典雅之风,大胆将这两种色彩风格融入中国画,为以水墨和中性灰调色彩为主的中国画注入了一股鲜活、灵动的气韵。这是宋教授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的探索与尝试。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宋丰光画作 45cmX96cm

  同时,他又坚持中国画“以线为骨”的传统理念,喜欢用最浓的黑色勾勒线条。他笔下的线条精干清癯,纤细却不失力量,极富“骨感”,笔笔瘦硬的线条穿插在大片晕染的“犀利”色块中,就像伞骨支撑起雨伞。

  在结尾时,宋教授先用吹风机将画纸吹至干透,然后将整碗用水调和均匀的白色随性地倒在画的几处地方,等其自然风干。芦苇从中便产生一种水汽氤氲、云蒸雾罩的梦幻感,宛如仙境,两只鸬鹚悄悄探出脑袋、若隐若现。他介绍,这是他中年以后尝试的“泼墨”技法,也是他人生感悟的精华浓缩——“糊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从艺和做人都一样,到了一定境界,追求的就是朦胧的、不那么清楚的境界。然而这种“糊涂”是千帆过尽、大彻大悟之后的“大智慧”,只有对艺术和人生都有了清醒透彻的领悟,才能“糊涂”。“否则,从年轻就糊涂,从来没明白过,那就是真糊涂了!”宋教授哈哈大笑。

  人说“男人至死是少年”,这在宋教授身上便是最好的体现。他的一生,无论走到多远,取得过多高的成就,始终都魂牵梦萦着故乡美丽的马踏湖。“那里是我的原点,也是我的归宿。”

  陶渊明诗“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便是这幅画作所表现的意境。宋教授的一生都在“出走”与“回归”,“无心”与“知还”中探索,寻找繁华绚烂背后返璞归真的初心。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宋丰光画作 66cmX50cm

  同样,“无心”与“知还”也体现在张锦平教授的画中:两个光着脚坐在水边玩耍的小女孩,穿着凌乱的绿萝裙,头发也乱蓬蓬地在空中飞扬。张教授说,她最喜欢创作孩童,画中的孩童都是来自于她幼年在沂蒙家乡的记忆,那是她人生中最美的时光。她想通过乡村孩童的意向表达现今都市社会中一种越来越稀缺的东西——纯真。“年少任悠游,富贵到白头”,这是唐代人在别人喜诞麟儿时最常用的祝福,表达了长辈对孩子最大的祝愿:再多的金钱与成就也都换不来孩子那颗不染尘埃的童心,和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幸福。

  与丈夫对比,张教授的画保持了清淡的色调。绿萝裙代表青春,孩童轮廓的勾勒,以及背景的野草都统一用了一种葡萄酒的紫色。《笑傲江湖》中的酒仙祖千秋说“‘葡萄美酒夜光杯’,喝葡萄酒必须用夜光杯,才能充分映衬出晶莹剔透的色泽。”她用这葡萄酒色为线条主体,搭配淡绿色晕染,让整幅画也产生一种晶莹剔透、玲珑纯净的质感,契合了“纯真”的主题。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张锦平画作 45cmX96cm

  她特意让画中的孩童光着脚,头发和衣服都“炸哄哄”“乱糟糟”,因为这既是现实中孩子的形象,她又想借此表达“自由”“无拘束”的理想境界。孩童的发丝纤毫毕现,更没有一根手指和脚趾是同样的形态,指向同一个方向。张教授说,每一根头发、手指和脚趾都有自己的“思想”,诉说着自己的“语言”。

  背景中,她画了一种细长、顶端有细碎须穗的野草,这是到处都可见,却又不知道名字的一种草。她和丈夫给它起了个名字,叫“樨草”,张教授觉得,“樨草”须穗随风飘扬的自由自在的样子,最适合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也表达她的人生观:“不知名”的平凡的东西也有它自己独特的美丽与价值。

  其实,同行和夫妻都容易出“冤家”,问两位教授平日里会不会互相品评对方的作品,产生比较、竞争的心理,觉得“你画得其实不怎么样”“我画得比你好”。两人不约而同地笑了:“互相品评是肯定的,我的画画完了都要先给他/她看。比较、竞争倒是不会,反而会觉得彼此不同的风格刚好互补。”张教授说,自己画画追求精致细腻,而丈夫擅长把握大局,所以经常由丈夫整体布局,自己填充细节。问到两位会不会“直言”批评对方,两人脱口而出“当然会!”,批评辩论是彼此的常态,经常辩得很激烈,因为他们都相信有批评有辩论才有进步。“如果我们之间都不能说真话批评,又能指望其他人吗?”宋教授调侃道。

  这些价值理念和相处方式对艺术和生活都如是。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宋教授说起他最欣赏妻子的地方:纯真、善良、细腻、温婉……恨不得想把一切美好的形容词都堆在妻子身上,“画品如人品”,就是妻子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纯净美好不被污染的心灵,才能画出这些美丽的画作。

  而张教授最崇拜丈夫身上的探索和创新精神,以及作为男子汉的担当与责任感。她看到丈夫总是在思考、追求新的突破,不但在绘画上始终尝试新鲜的东西,还苦练书法,使书法与画风协调统一,让画面效果精益求精。

  “中年心事浓如酒,少女情怀总是诗。”正是这些林林总总,点点滴滴,让两位教授在获得中年的理性与透彻的同时,还能保持少年人的浪漫、纯真与不懈追求的活力,不仅在艺术上常葆青春,夫妻感情也是几十年如一日,丝毫没有被时光冲淡褪色,反而如陈年美酒般愈加浓郁醇厚、悠远绵长。

  古人说“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两位教授的艺术成就和幸福生活,不能只归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缘分,更重要的,是两人不断自我进步又相互扶持,用真诚与包容携手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画着聊着,一轮明月不觉已悄悄挂在天空,看着两位教授笔下故乡的风情,不禁想起那句诗“平江无需歌惆怅,明月应是在故乡。”祝愿两位教授鹣鲽情深,琴瑟和鸣,共同回归艺术与心灵的故乡。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比翼携画侣,同心绘连理 ——著名画家宋丰光、张锦平伉俪走进文化视界

  来源/文化视界网 作者/陈雅雯

  摄影/徐鹏程 于冬月

  转载请后台获取授权

[ 责任编辑: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