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0-12 10:04:01
  中国传统笔墨本身具备精神性,游丝描给人以高古脱俗之感,铁线描给人以凝重顿挫之感,兰叶描有飘逸爽朗之美,传达出的气质本身就有精神性的。

  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一 古时人物绘画 

原始岩画是最早的人物画,后伏羲画卦,仓颉造字,这是书画同源的实证。三代绘画,明堂之上,画尧舜、桀纣,以示鉴戒,画天地山川之鬼神以祭祀。这时期,鬼神崇拜。汉朝一统,文运昌盛,图画之赏鉴实自汉始。因帝王思想及统治需要,汉武帝将忠臣孝子的画像集藏于明光殿,宣帝将霍光、苏武等十一臣的画像集藏于麒麟阁。汉光武帝定天下,有功臣二十八人,明帝时将其画像集藏于南宫云台,史称云台二十八将,以表彰他们的忠诚。东汉,佛教进入中国,明帝因梦建白马寺,佛画起。同时期,孔子及七十二贤人等画像流传于世。这个时期的作品刻诸石上,如嘉祥武梁祠、肥城孝山堂、嵩山三阙。这个时期的作品粗犷朴拙,不如后世精巧。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 冯超《松鹤延年》 35X60cm 绢本 2018年

御龙图:最早的帛画之一,一中年男子,侧立佩剑,手持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翘起,呈舟形,龙尾一鹤,仰首向天,轻盈自在。寓意逝者灵魂不灭,乘龙升天。表现了引魂升天的主题。这与当时鬼神祭祀,远古图腾有关。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中原逐鹿,魏晋一统后五湖乱华,这个时期社会动荡。魏晋南北朝开始,王朝更迭,厌世并庄老之学,在文人士大夫之间流行,佛教东渐,佛老之说起,释道人物画兴,以寄托逃脱烦恼之意。

晋人南渡,山水画雏形出现。北齐画家曹仲达,衣服紧窄贴合,曹衣出水(北齐佛造像、青州龙兴寺)高古游丝描特点是没有粗细变化,落笔轻柔,铁线描比较强硬,书法演变篆,没有粗细变化。隶,分出粗细。楷,粗细越发明显。到唐以后就被吴道子打破,出现了兰叶描,像极了书法的演变。

隋结束南北朝,完成一统,唐承隋制,四海昌平,西域诸国皆来朝贡,文教勃兴,这个时期绘画得到极大完备。在画史上创造了一个新纪元。唐末大乱,群雄割据,社会极其动荡,然后蜀孟昶、南唐李煜,奖励画家。李煜建立画院,文艺余脉在这两地得以保存。花鸟画在这个时期发展,这个时期的名家有贯休、徐熙、黄茎父子等。

宋太祖扫平五代纷乱,革新内政,奖励文艺,思想界活泼异常,像极了文艺复兴。宋代皇帝品味高远,著名的宣和画院就是在这时成立的。人物山水花鸟在这个时期大成完备。宣和画谱,六千三百九十六轴,分道释、人物、山水、花鸟、墨竹、蔬果等十门。皇帝喜好,可见一斑。宋之后,佛教渐衰,朱明三百年取而代之是风俗人物画,人物画开始颓势,陈老莲、唐寅、仇英(风俗人物画的集大成者)大家闺秀、妓女,颇多笔墨流传。

顾恺之东晋作品原作已失,宋代模本描述了作者对洛水之神的爱慕及不能交接的惆怅,卷中人物、山水、树石、龙马等一应俱全,这时候的山水只是人物画的背景而已,没有独立成科。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 顾恺之 女史箴图(局部)

女史箴图:人物造型高古,高古游丝描,这时候的线条是没有粗细变化的。

五代贯休:贯休笔下罗汉胡貌梵相,丰颊高鼻,描法坚重,晕染得体,手法夸张,立意绝俗,画中罗汉用铁线描,运笔凝重,快慢顿挫,极富韵律。

梁楷:罗汉相世俗化、本土化,呈赏玩状态,构图简明有力,用笔简练粗放,笔意十足。

周昉簪花仕女图:周家样描写的是唐朝贵妇,采花看花漫步和戏犬。人物线条圆浑有力,设色浓艳富贵而不俗,这时候作品主要有主大仆小,突出主要人物。

周文矩文苑图:人物眉须,衣冠穿戴皆精工细写,笔意相连,人物情意自然,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画家有着丰富细微的生活想象力,娴熟传神的技法。

赵孟頫罗汉图,法相宁静,不失庄重慈祥,该图既有唐人古朴之态,又有元人现实之意,借古开今,形神兼备。

二 传统绘画对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影响 

中国传统笔墨本身具备精神性,游丝描给人以高古脱俗之感,铁线描给人以凝重顿挫之感,兰叶描有飘逸爽朗之美,传达出的气质本身就有精神性的。谢赫六法对中国画的品评为标准,中国画用笔讲究“平、留、圆、重、变”之诀,忌“纤、小、尖、弱、软、飘、滑、刻、板、硬、顿、滞、薄”。用墨也有讲究“清、润、沉、和、活”,传统绘画对形式也有讲究。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 冯超《献瑞图》 82x49cm 绢本 2014年

三 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发展方向 

一、沿袭中国传统绘画

学习传统人物画的精神,而不是简单的图样。

二、复制西方当代艺术

概念:当代艺术的概念,什么是当代艺术的当代性。本着谁收益,谁负责的原则,无疑美国是受益者。以当代否定历史,以世界主义否定地域性,暗含着西方中心的世界主义,这种西方中心论使得中国当代艺术家忘记了文化艺术的地属性。把西方的当代艺术当成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是具有普世意义,超越地域性的,而文化艺术更多的是与地域相连,具有相当程度的恒久性),当代性割裂历史,超越地域,只关注当今的瞬间,这一点在时间上已经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又在空间上否定了中国地域文化,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双重否定,这一点我们要警醒。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 冯超《论道图》 83x49cm 绢本 2014年

为什么?以常理推,美国长期是法国艺术的殖民地,从未听说他有什么艺术,和向世人夸耀的绘画作品,当年法国到意大利学习艺术,美国人学艺术得去巴黎学艺,连当年日本都得向大唐学习,人民印象里美食是物质财富的象征,与艺术无关,二战后“美国艺术”横空出世,享誉国际,进而影响中国,这是政治和财富的推动结果。央视大楼惊世、骇俗、怪异、不实用不美观,与中和之美相违背。网络视频吸引眼球,岳敏君、方力均挑衅国人常识,嘲讽国人智商,扰乱审美,破坏价值观。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 冯超《沉思罗汉》 55x136cm 绢本 2013年

中西融合:这是一个主体的问题,是以中融西,还是西融中,谁是主体?如果没有主体,注定是不中不西,两边不靠。“马和驴生出骡子,既没有驴的可爱又没有马的雄健英俊”。郎世宁是中西融合最早和最有影响的纪实画家,他能获得皇帝肯定,与艺术无关,只是大家觉得新鲜,符合当时的丰富感的审美,站在中国画层面讲,气韵全无,不具中国画的精神感,写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吴冠中早期油画作品,中西融合很成功,他做到了中国画的写意性与西方印象派的融合,可惜这个时期作品少,80年代后期,吴先生一味创新,强调形式,忽略了主体,显得作品空泛无力。后来提出笔墨等于零的惊人之语,失去了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基础支撑,因为中国画笔墨本身是有精神性的,因为中国画对笔墨有一套很完备、很明确的品评标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吴先生的彩墨作品,好坏自有评判。

赵无极是成功的,他的作品有主体及中国画的艺术精神,他的作品审美要求符合中国概念,讲究“呼吸”,这便是谢赫六法里的气韵,讲究松紧、疏密、动静,他的画面有一种宇宙无垠的寂静感,笔触飞动,形成一种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和谐,一种中国意境。这就是中国性。

画家简介

青年画家冯超:传统绘画和当代人物画创作的关系及探索  

  冯超,别署修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画家,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展览部主任。

  2005年,作品《漫步》获“2005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05年,作品《空间》入选“第十六届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代表大会美术特展”。

  2006年,作品《祥云》入选“全国第六届工笔画大展”。

  2006年,作品《踱步》获“黎昌第四届青年中国画年展”二等奖。

  2007年,作品《夏日》入选第三届北京双年展预选资格展。

  2008年,“墨海横笛”张江舟工作室作品展(郑州)。

  2009年,“墨海横笛”张江舟工作室作品展(兰州)。

  2010年,“墨海横笛”张江舟工作室作品展(昆明)。

  2011年,作品《关雎》参加中国国家画院建院三十周年青年美展(特邀、北京)。

  2012年,作品《落华》获“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

  2013年,“墨海横笛”张江舟工作室作品展(潍坊)。

  2013年,“新传承”中国画精品展(济南)。

  2013年,“齐鲁雅风”中国画展(青岛)。

  2014年,“心种莲花”中国画精品展(济南)。

  2014年,“万象之美”2014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画作品展(特邀、北京)。

  2015年,“工写兼备”中国画作品双人展(济南)。

  2015年,“水墨凝香”山东省首届当代青年美术节(济南)。

  2015年,“东方水墨”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济南)。

  2015年,“南山社”中国画五人作品展(济南、青州)。

  2016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山东省青年中国人物画联展(济南、菏泽、临沂、淄博、潍坊)。

  2016年,写意中国--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中国画作品展(北京)。

  2016年,“墨海横笛”张江舟工作室作品展(北京)。

  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5周年暨长征胜利80周年”山东省优秀美术作品展(济南、淄博)。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交流推广项目“新沂蒙”美术作品展(济南、北京、潍坊、临沂)。

  2016年,“品相二十四”中国画展(北京、杭州)。

  2016年,“学术100”山东青年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杭州、南京)。

  2017年,第五届全国画院院展(南京)。

  2019年,入选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上海)。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