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0-12 09:40:57
  童子画未形成气候,倒是一种专为“小人”阅读的“小人书”在中国大行其道,蔚成一时风气。

连环画之话

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但以女子为主要题材的仕女画和以小人为主的童子画却很好看,画家们在画这些柳眉杏眼朱唇瘦肩细腰的女人时,一律变得低眉顺目,怜香惜玉气十足;画童子时,也一律慈眉善目爱意融融。

但童子画未形成气候,倒是一种专为“小人”阅读的“小人书”在中国大行其道,蔚成一时风气。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登峰》选页1

以“小人”作冠的“小人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诞生,大幅度印刷走向民间,走向阅读的“小人”却是在解放后。小人书学名连环画,曾用名回回画、图画书、小画书,以六十四开本为主,上图下文。“小人书”之“小”有几层意思,一是阅读多以儿童和文化水平低、及至文盲为主,解放前后,中国文盲尤多,读书只能以读画为主;二是绘画样式,不大的开本上,画中人物最高四五寸,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三是选材,最初的脚本内容照顾到故事的通俗性,且多以儿童题材为主,便于群众喜闻乐见,过分文学性哲理性者不选。小人书在新中国美术史上曾扮演过重要角色,先是配合形势宣传政府政策政令,后用来演绎文学、电影、戏剧及其他故事,在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发展进程中,几乎所有文本故事都有一个或几个以图画故事为样式的“小人书”,再后来成为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登峰》选页2

实际上,过去中国绘画并不大,除去中堂和皇室功勋表彰画,一般为展读的页子、手卷、卷轴,人物也不大;又不开展览会,多数人没有看原作的机会,画作的传播只能通过印刷,这样一来,所有书上的人也全成了“小人”。民间思维、孩子思维,他们看独幅画时,也会想象出此一瞬间前后左右的故事脉络,以连续性把它们补充完整,这也就是美术史上情节性绘画、写实性绘画样式可以持续若干年,盛行于若干国家的原因之一;他们看所有人物画,都好像在品读连环画中的一页。

几乎,所有的小人书脚本都是文学性素材的改编,也就是说,故事是让文学牵着走的,它的发展始终接受着文学的濡养。但并不是说文学故事成了绘画的束缚,由故事引导,但不完全受其牵制;就像歌曲的作词作曲关系一样,曲由词生发,又把词意升华,最后终可脱开歌词而成独立作品,甚至走向无标题音乐。这是画家脑中的另一个图画样式的故事世界,文学是一条线,画家的画是另一条线;文学只是媒介、凭借的提示,一切故事得按自己的意愿走。画家有自己的一套演员班底,有自己对环境的情景规定,所有人物活在自己设置的情境中。创作一套连环画,像在经营一场编、导、演、服、美、景等工作的系统工程,一经完成,便有脱胎换骨般的释然。好的连环画是有强烈的内在贯气性的,完全不是数件独幅画连接起来之后的结果,它有自己的“分镜头”和“蒙太奇”,选择画面、设定画面、连接环节是很有学问的;它不是插图,不是组画,有自己连续画面的“环”,这些“环”是故事凝结成画面的“关节”。连环画家的绘制也像演员的性格表演与本色表演,故事、文风决定了画风,而本人即成的画风与之有“缘分”式的对接;乡村生活经验丰富的画家,不宜接受城市题材、外国题材的脚本,洋气的画风不易去画风土人情,如果有人非要较劲,迎难而上,则可谓“性格”导演;非得让一帮小品演员喜剧演员弄出一个重大题材宏大叙事的正剧,拿昆曲演《水浒传》用秦腔唱《红楼梦》,让贺友直画一套《地球的红飘带》,强人所难。未尝不可,但,何必。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登峰》选页3

在七八十年代中国连环画高峰时期,中国的画家似可分为两类人,一类是画过连环画的,一类是没有画过连环画的。几乎所有能画得了人物,能顺着文字编绘故事的画家都画过连环画,包括山水花鸟画家。连环画在国、油、版、雕、壁等画种上有出色的表现,其他如年画、剪纸、玩偶、布贴等工艺装饰类表现形式,也都在这一领域施展了各自的风采。这只是一种样式,不是一个“画种”。我挺佩服游刃于连环画和独幅画之间的画家。这些画家把独幅画的绘画性、艺术性、抒情性带进连环画,在提高这一样式的艺术品位和感染力的同时,也把连环画绘制习性中的文学性、情节性、叙事性创作思维浸漫到独幅画中来。至今,这些画家的画中,仍有连环画的些许神韵。

好的连环画可脱开脚本和原著而成独立作品,好的作品可使同题材的电影戏剧逊色,好的连环画曾为戏剧影视提供演员造型、服装样式、环境道具,甚至故事氛围,这个“氛围”神秘而诡谲,非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参透原著者难以营造传达。见一篇文章《从“林黛玉”不读<红楼梦>说起》,说一帮《红楼梦》演员多少“钗”,被问及读没读过小说时,她们莞尔一笑:“嘻嘻,看过小人书!”“小人书”怎么啦!果真如此,也该为这些演员鼓劲加油了。《红楼梦》小说“画外音”太多,“氛围”极难营造,任何影像形象化作品难以传达万一,所有对其他影像化图像化演绎均差强人意,也就不必苛求连环画了。

陈丹青曾给贺友直写信这样说,1949年以后,中国绘画以连环画为最好,连环画之中,您又是当然的代表。现在的中国各种绘画,只见到花样越来越多,真东西,好东西,且愈见少下去。

如果把截取生活片段之一瞥的小戏叫做小品,把演绎人物命运、事件过程的剧作称为大戏,那么,美术上的独幅画可谓小品,连环画才是大戏。有时候,我真不知许多知名画家的符号式的中国画作品,和数千幅画面连缀起的故事,如《铁道游击队》《山乡巨变》等连环画作品并置一处时,该怎样掂量其价值与分量。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青春岁月》选页1

鲁迅曾预言,连环图画“却可以产生密开朗该罗,达文希那样伟大的画手”。曾几何时,参加全国美展的连环画获奖作品成为最少争议的作品,使得其他独幅画相形见绌。

如果按八十年代连环画形势再走几十年,或许这“画手”会更名副其实,但这个画种突然之间停了。究其原因,一是画家挣钱的门路广了起来,“要出名,国油版;要挣钱,年连宣”的局面被打破,吭哧吭哧地在那里抠几百张画所挣得的钱,显然不如在宣纸上编一个水墨小品来得快,来得爽,来得划算,来得名利双收。二是港台影视剧冲进,粗制滥造却又极具观赏效果的图像,很快化为纸质版印刷刊行,画家们开始以同样的态度制作连环画;据说,曾有画家创造过一天画40多张连环画的记录。三是可看的东西多了起来,吸引人的图像多了起来,连成“环”的画毕竟是死的,录像中的人再模糊也是活的,曾记否,不管城市乡村,满世界乒乒乓乓的武打声把一批视觉饥饿的少男少女们引进了录像厅,谁还看死的图像。四是,日本卡通、美国漫画泛滥,把另一种连环画样式推给了少年儿童,短时间引起视觉愉悦的东西很快被消化吸收,自然把那种严谨的东西排斥在外了。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青春岁月》选页2

过去连环画家们要深入生活,要写生,现在,谁还费那个傻劲!时间就是效率,就是金钱;即便是独幅画家创作,也没有几人去深入生活了。一批画家搁笔了,中央美院新上的连环画专业下马了。事后曾有人扼腕唏嘘,如果这个专业再坚持那么几年,与后来兴起的“动漫”结合起来,或许会生成中国的一个特殊的艺术新生命。

其实很怀念那一批画小人书的人、那一批小人书和那个读小人书的时代。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连环画《青春岁月》选页3

如今,连环画成了一种“现象”,诸多经典以大开本重新印刷,进入真正喜好的收藏者研究者手中。新创作作品未能达到“贯气”,甚至图文并茂,画法也惨不忍睹,似乎在苟延残喘中苟活。重版的连环画越来越大了,但终究画面,仍是不足数寸的“小人”。因为从创作到展览到出版,它讲故事的画幅就那么大,似乎在历史向前推进的行程中,一切活动于历史间的人和物,都该是“丈山尺树 寸马分人”意义的“小人”。(张丽华)

画家简介

著名画家张丽华的连环画之话:画家们表现观念、编织故事、炫耀技巧的竞技场

张丽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画院院聘画师。中国画《瑞雪》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四回举办《灼灼其华——张丽华人物画研究展》。泉城路《老残听曲》等壁画、雕塑设计稿多种。论文80余篇发表于国家级专业报刊;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出版画集、专著48种。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