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略谈
我国的书法艺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家的熔炼和创新,越来越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所接受。书法艺术堪称东方艺术的瑰宝,我们伟大民族的骄傲。
在社会生活中,文字无所不在,书法艺术也无所不至,几乎每个有一定文化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想把汉字写好的朴素情结。正是基于此,作为以汉字为造型基础的书法艺术悄然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艺术百花苑中的奇葩,引人入胜。
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开始萌芽,在近三千年的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构成了一部浩如烟海的书法史,令我们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学习书法,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同时也有益于身心健康、延年益寿。因为它是一项重在实践,以生理力为基础的精神力的运动,与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书法艺术作为一门既可以自娱自乐又能给别人带来愉悦和美感的精神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各级书法团体的设立和群众性的书展赛事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技艺的平台,优秀的书法作品成为人们观摩学习借鉴的对象,用书法表达自己的感情和“笔墨当随时代”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氛围也极大地促进了书法艺术的大繁荣和大发展。
在此,我就书法的发展和书体的特征、书写的常识与要求做一略谈。
一、书体演变
什么是书法?
简要地说,即文字书写的法则。
中国书法是以汉字为造型基础,因此,书法是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李向东书法作品
汉字和书法艺术的关系密不可分,因为汉字的表意、表音特点,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有自己的意义和内容,可以独立存在。从甲骨文时代,它就以字数繁多、结构多异,为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存在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因此,汉字不仅可以实用,也为人们欣赏、创作提供了条件。
(一)篆书
篆书的含义非常广泛,在中国书法史上通常把秦以前的各种书体、文字统称篆书。就形体风格来看又可分为:
甲骨文:
甲骨文是我们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从书法欣赏角度来看,甲骨文是一种很有特色的书法,其线的表现力已经符合书法对线条的欣赏和审美的基本要求了。
金文:
它几乎是与甲骨文同时出现的一种字体,甲骨文直多曲少,金文曲多直少,更具装饰性。金文大都见于历史遗存或历代出土的青铜器上。
石鼓文:
是战国时期的石刻文字,也是现存最早的刻石文字,因刻在十个像普通圆桌那么大的石鼓上,故称石鼓文,被后世称为“千古篆法之祖”。它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小篆:
是相对于秦以前的文字体系(统称大篆)而得名的。小篆是汉字发展史上第一次统一文字的运动,从书法艺术角度看,小篆结体的相对固定和笔画的删繁就简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隶书
隶书兴起于秦,盛行于两汉。相传是狱吏程邈在狱中创制的一种书写较为简便的字体,后世称其为“隶书”。隶书还有一个称谓,叫“八分书”。
隶书是由篆书演化而来的,其特点是打破篆书屈曲回环的形体结构和单一的线条形态,化圆为方,变弧线为直线,在转折处化圆折为方折,笔画长短粗细却不必遵循一定的规格,横不一定平,竖不一定直,“蚕头燕尾”是其标志。隶书的出现结束了文字象形面目的时代,开创了今天文字方块形的新阶段。
(三)草书
草书的草不是潦草的意思,草有简约的含义,草书不能乱写。它是不同于篆、隶而独具优势的一种全新的书法体系,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章草:
章草是伴随着汉隶盛行而产生的一种草书,它的特点是解散隶书形体,保留隶书点画的波磔特征,从形体上完全改变了隶书的书写节奏,化方折为圆折,书写起来更为率意便捷。字与字之间并不连属,而是字字独立的草势结构。
今草:
今草是东汉以后流行至今的一种通行草书字体,相传为西汉人张芝所创,和章草同源。今草的特点是加强了纵向的连属,减少了横向的笔画,增加了向下的环转,减少了向外的波磔,笔断意连、气脉相通构成了今草的主要特征。
狂草:
也称大草。其特征是草意狂奔,点画酒脱,一气呵成。写草书要求气势磅礴、精神贯通,非成竹在胸、字体精熟不可。小草相对大草而言则趋于平稳,字体飘逸沉着,婀娜刚健,意态活泼,更注重“书卷气”。
(四)楷书
楷是楷模的意思,是现代人对古代“真书”“正书”“今隶”等不同称谓的一种俗称,叫“正书”更为准确些。楷书的发展与草书几乎同时,都萌芽于汉代隶书的草写。魏晋时期楷书成为汉字的主要书体。初唐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世称“颜筋柳骨”,元代的赵孟頫等都被称为楷书的代表性书家。
(五)行书
历来书体只讲“篆、隶、正、草”四体。其实行书产生的也很早,唐宋以来,凡写毛笔字者可以不写篆、隶、正、草,而没有不写行书的。它是介于正、草二者之间的一种最为“趋势适时,务从简易”的书体。其特点“兼取详静、简动之长",有艺术中和作用。同时行书包容宽泛、体势变化丰富。
二、书法必备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必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掌握这些工具的性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情趣、增加雅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李向东书法作品
笔:
对书法艺术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作用的首先是笔。蔡邕对毛笔的功能曾作过生动的概括,他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因为笔毫软,而使笔线产生出丰富的变化。按照毛笔的性能,一般分硬毫、软毫、兼毫三种。硬毫笔一般用狼毫做原料,这种笔有弹性,写出的字遒劲峻利。软毫笔一般用山羊毛制作,由于笔毫柔软,书写或轻或重、或收或放,驾驭好了才容易听从使唤,得心应手。兼毫笔是用硬毫和软毫合并而成。如“七紫三羊”、三紫七羊”,一为偏硬,一为偏软,书写者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软硬程度上有所选择。如何选好笔,要注意以下四个字:“尖、齐、圆、健”。
尖:
指笔锋前端要笔尖尖锐。
齐:指笔锋铺开毫端要整齐。
圆:指笔头外周饱满如圆锥状。
健:指笔尖有弹性,铺开后易于收拢,撇弯后容易回复伸直。
同时,笔杆光滑圆直也是好笔的必要条件,新笔使用前要开笔,禁用热水开笔。
毛笔用完后,要顺毫冲洗干净,不能留下残墨,使用前先浸清水,挤干后蘸墨,以便于清洗。
如此使用,可以大大延长毛笔使用寿命。
墨:在用墨方面,由于生活的节奏加快,现在很少有人能耐心研墨了,但对墨也要略知一二。墨主要分松烟、油烟两种,各有千秋。墨的质量只要做到研墨无杂质、书写不涩笔、墨色有光华就是最佳。关于研墨也有很多讲究,不一一叙述。
纸:写字以宣纸最佳。宣纸分生熟两种,各有不同的书写效果。熟宣不容易渗透,宜写小楷。生宣吸水性和浸化性都很强,笔线不好控制,用它写行草书,容易产生丰富的笔姿墨韵,表现生动的情趣。安徽宣纸为最好,但价格贵。初学可用毛边纸或元书纸代替,旧报纸用水潮湿晾干后也可练字,只要纸面写起来有阻力有涩感就能达到练习的效果。
砚:砚与墨密不可分。好的砚台是研出好墨的重要条件,我们常说的和常见的就是端砚和歙砚,现在这两种砚大都成了人们收藏的欣赏品了。虽然它和书法艺术没有直接关系,但拥有一块石质坚细能发墨的普通歙砚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执笔与用笔
“执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执笔是学习书法的首要环节。正确的执笔娄势决定着笔的使转和灵活运用。被实践证明和多数书家秉持的“五字执笔法”,是比较切实可行的。“擫、押、钩、格、抵”,是指五个手指各司其职,合力使笔掌控在手中,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执笔法,这一方面可参考现代书法家沈尹默先生专门谈“五字执笔法”的文章。
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用笔的原则就是在书写过程中使笔毫处于最佳状态,发挥出笔锋在纸上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提按使转的自由性,形成理想的笔势和线条。合理使用中锋就是这个原则的具体化。在书写过程中,中锋强调的是万毫齐力、圆润饱满、线条有立体感,体现出一种肌肤之力。同时,恰当地运用侧锋,使字的形态变化多姿,畅达人意,所谓“侧锋取妍”可以更好地体现出用笔的灵活性。偏锋则是书法之大忌,是不可取的。
▲李向东书法作品
用笔的最基本单位是点画,无论何种点画,都有起笔、收笔两个部分,我们首先要做到“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简言之,就是:“横画竖下,竖画横下。”这是用笔的道理,套用打太极拳来解释一下就是想打出去的拳有力,必须先抽回来再打出去,书法亦然,这样既避免了笔画直接切入又体现了线条的含蓄。
方笔、圆笔的运用受帖学和碑学影响很大,方笔起笔多用逆锋,转折处多用方折;圆笔起笔多用裹锋,转折处多用圆转。圆笔因其笔锋内涵,筋骨深藏,表现出深厚含蓄、柔和遒劲、圆润丰美的特点。方笔因其笔锋外漏,骨力开拓,表现出骨气雄强、峻利沉着的特点。故用笔之妙在于方圆并用,笔欲方而体欲圆,体欲方而势欲圆,以曲势取直,以柔势取刚。总之,方圆要出于自然。
提按使转是用笔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方法,笔锋触纸的一瞬间为按,笔在行走中始终若提若按、若按若提,在交替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每一个点画细微处都离不开提按使转,这种用笔提按使转的变换和连续,笔力和笔势的和谐统一是书法审美的重要特征。
古代书家在用笔方面如“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折钗股”等有很多经验之谈,这需要结合实践练习,在提高中不断体会理解和运用。
四、怎样学书法
以上就书法常识作了简略介绍,还有很多应该了解的内容没能展开甚至没有提及,这需要学习者手头上要准备一些书法工具书,包括书法史、书家介绍技法创作、书法美学等理论书籍,常翻常看。
实践方面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字帖,尤其是那些被公推为经典的法帖墨迹。
▲李向东书法作品
下面就如何学习书法,从三个方面谈点认识,以供参考。
(一)培养兴趣,提高眼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学习书法也不例外,举凡每一个喜欢书法的人都想写一手漂亮的字,因此书法的兴趣是比较容易培养的,什么时候兴趣变成了嗜好,欲罢而不能就可以了。不断提高审美能力是认识书法的阶梯,培养一双会欣赏书法的眼睛至关重要,这是一种修养。所以,我们首先要学会欣赏好作品,书法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艺术,一件好作品是作者的功力、性情、学养、才情的集中表现,它能唤起欣赏者种种不同的美的感受,如果你对书法知识一无所知就很难获得这样的美感。
(二)临池志逸,知难而进。
“凝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是大书法家欧阳询的话。相传他看到好的碑刻,竟卧碑三日不肯离去,由此可以看出他对书法倾注的那份感情和激情。古人学书法十分勤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说明了学习书法的投入程度。“临池”两字就是书法的代名词。我们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书法要知难而进。书法易学难精,“易学”在于字的单体在构成上的简单性,一个字不外乎就几种笔画组成,这看似简单但在实践中受到的局限最大。“难精”就是难于突破这种局限而达到全身心的自由。一本字帖写下来没有几年功夫是不可能的。著名书法家魏启后先生对学书者有八字箴言:“智慧、安静、从容、高尚”,唯如此,才能做到“临池志逸”,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才有希望到达理想的彼岸。
(三)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书法的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历代传承的优秀碑帖,真、草、隶、篆各有千秋,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作为初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从篆书入手,或从楷书入手,或从隶书入手,不必拘泥成说,关键是守定一家,脚踏实地,写进去是为了写出来,而不是泥古不化。孙过庭《书谱》云:“智巧兼优,心手双畅”“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可以视为我们学习书法的理想境界。只要我们锲而不舍,精诚所至,书法艺术精熟之路并不遥远,而是指日可待。
以上略谈只能作为大家入门的向导和自己的一些观点,正确与否请大家谅鉴并指正。(李向东)
书法家简介
李向东,河北泊头人,1952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顾问,山东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文联委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曾为济南市第八、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连续四届担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