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8-30 16:26:00
  “我特别喜欢发现美好歌颂美好,心存美好,才会画出美好。”——王绍波

中国青岛国际水彩双年展开展,中国水彩百年学术研究展开展,中国水彩画博物馆落户青岛……一系列的事件看出,青岛俨然成为水彩艺术的前沿重镇。

这让人们想起对青岛水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全国水彩画的领军人物——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山东水彩画会会长王绍波教授。

他的《秋》获第四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金奖(1998年),《酥油茶》获第五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览金奖(2000年),水彩画《渔歌》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2004年)。

近日,记者走进了王绍波的画室。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王绍波

情深意长 《渔歌》嘹亮

记者:我还记得看到《渔歌》时的震撼,相信任何人在这幅画前,都能感受到你对大海、对渔民、对劳动者的真挚情感。

王绍波:深刻领略真情实感的重要还要从我的乡村主题说起。

我大部分画的主题是乡村。1998年我参加全国中青年画家提名展,还是定位在乡村风景。当时,也想过要风格鲜明。可是一画起来,就忘了什么风格不风格,只是把我见到的乡村、我心中的乡村单纯地表达出来。这一批画的成功,让我意识到情感的重要,虽然没啥风格,但在作画时,我似乎可以闻到泥土地沁人心脾的芳香,我是真的爱乡村。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渔歌》

记者:作品要有真情实感,好像人人都知道。

王绍波:对,但是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捕捉到真情实感。

每次到乡间,一缕炊烟就使我心驰神往了;一闻到空气中的玉米的清香,心里就美得不行……在乡村面前,我常会颤抖不已,真想趴下亲吻大地。

如果你的真情实感达不到一定的浓度,想让画具备真情,是很难的。那点儿感觉几个转折便消耗殆尽,落到纸面上就徒有形象了。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冬至》

记者:你如果不是画家,也会是一个诗人。

王绍波:我在青岛长大,从小玩的就是挖蛤蜊赶海,对渔民的形象我很有感触,一直想去表达。

《渔歌》渔民的原型是从麦岛、石老人找的。集中创作的那个月每天一大早,我就去等渔船靠岸。期间拍了大量素材照片,最后提炼出我心中的渔民形象。

记者:这幅画在很多方面有突破,比如水彩画的大尺幅。

王绍波:这要感谢2004年秋的法国意大利之行。

在卢浮宫和奥赛美术馆,看到许多经典画作的真迹,特别是巨幅的作品,让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慑和冲击。

卢浮宫收藏的大画很多,有时一面墙就是一幅画,人物的生动用呼之欲出来形容都不够——上百人在黑夜中奔跑的画面,《拿破仑加冕》里上百人的丰富表情……太棒了!

一路看下来,我对大画的概念就清晰了。《渔歌》有了画大幅的想法。

当时,水彩画做大幅有很多技术上的限制。对水彩的热爱和使命感,让我特别想有所突破。

最后,我用了美展规定限度中的最大尺寸:4250px×3500px,为把人物画大,只选了3个人物。

在思想感情的表达方面,欧洲之行,尤其是米勒的作品,给了我很大启发。

在他的一幅画前,我来来回回不停揣摩,好久也舍不得离开。其实画面很简单:小男孩在自家的门槛旁撒尿,母亲从后面搂着他,姐姐侧头在看他。小男孩小女孩都没啥表情,画面极其单纯,却传达出丰厚的内涵和深沉的感情,让人深深地眷恋这温柔的亲情和恬淡的乡村生活。

一个大尺幅的表现力,一个饱满的感情,两个欧洲之行的重要收获,加上我对渔民深刻的理解和多年技术的积累,让我把从小到大对大海和渔民的感情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也让我拿到了第十届全国美展的金奖。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傲雪凌霜》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记者:除了感情饱满,《渔歌》思想内涵也很深刻。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从哪里来,你是如何获得的?

王绍波:简单说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万卷书”的概念很大,除了画作,生活之书、文化之书,都包括在内。尤其是人生的书,艺术家必须要有对生活丰富的感触和感悟。

建议大家多看文学名著,收获会很多。画家是通过形象来揭示世界,凭借美术语言对人与社会进行思考。所以,要广泛地涉猎哲学,比如黑格尔的美学。

很多优秀的现代主义的画家,在技术上往往并不出色,却因为读书多,让作品具备了独特的思想性,常会脱颖而出。

记者:说说读书对你的影响吧。

王绍波:高中和大学时喜欢看中外传记、文学,它们能让我获得一些精神的力量和滋养,帮助自己建立清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喜欢海明威的传记和作品,《老人与海》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那种拼搏的精神对我影响很大。

我的《秋》画的是静物鸡冠花,枯萎的鸡冠花呈现沉淀后典雅的红色,像一面飘扬的旗帜,我想表达的是虽败犹荣的寓意。这里就有《老人与海》给我的影响。当时画鸡冠花的人很多,我挖掘了它独特的魅力,才会获奖。

《梵高传》,让我走进梵高独特的精神世界。他的风景画最是绮丽,画中的星星是眨眼睛的,星河是流动的,夜空下的大风会像火焰一样扑向蓝天……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秋》

记者:我看到你的书架上还有史铁生的作品。

王绍波:我什么都看,只要是好书,哪怕看起来与艺术没有关系。现在睡前经常看《读书文摘》。

记者:哪些西方画家对你的影响最大?

王绍波:米勒、库尔贝、怀斯。

记者:我知道你还喜欢电影。

王绍波:我已收藏了4000部电影的光碟。虽然我没有全看,但是它们的气场会影响到我。

想想宫崎骏的电影,多美啊,你要能悟到其中一二,就会增加多少艺术滋养啊。

记者:我看到你的画室里有很多画板、木雕等民间艺术的收藏。

王绍波:上大学时也学过民间美术,看过就过去了,不留下痕迹。现在经常被深深打动,大师在民间啊。这些收藏是我生活中美好的部分,也是我艺术的组成部分。它们给我的滋养,一定会渗透到我的创作中。

为什么这些东西会如此美妙?民间的文化创造力让我叹为观止,让我更敬畏传统文化,也激励我去追求更高更远的境界。

记者:呵呵,你的画室美不胜收啊,绿植花草茂盛,鱼儿游得好自在……对于你,这也是滋养吧。

王绍波:人到中年,很多原来不搭界的东西都与我挂钩了。鸟语花香、美好的音乐……都让我能体会到幸福,以前不行。

再说,如果不是非常喜欢这些东西,当你画它时,怎么会把它的可爱画出来呢。只有建立深厚的感情,作画时才能自然把爱代入。

记者:这就是你说的,艺术家要感触丰富。

王绍波:读万卷书是解决头脑和思想的问题,行万里路是解决技术和实践的问题。一个艺术家,除了具备创造性和思想性外,还要具备流畅精准的美术语言的表达能力,这就要靠实践来提高技术。

关键还是思想深度,仅有技术白搭。画得好不如照得好,照得好不如自然好,你会好得过自然吗?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赶小海》

中西合璧 水彩“出彩”

记者:你的国画和油画都实力不凡,这对你的水彩有很大的的帮助吧。

王绍波:我的水彩优势来自中西合璧。

从初中二年级我开始学中国画。上大学前就认识国画大师宋鑫涛。从理论到实践,我对国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

后来又学西画,要学色彩和素描。

只是偶然的机会尝试了水彩,感觉很好玩,参加展览后作品评价都不错,我就多花了精力去加强。当年跟着宋鑫涛老师学国画时,他也希望把我打造成国画好手,没想到我中间跑到水彩去了。

国画叫水墨画,油画叫色彩画,你看“水”和“彩”都有了。

从哲学角度上,国画重“意”,西画重“实”。

国画在多年传承积累了一套做法、技巧、经验,这是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当西方的万花筒打开,中国的这种黑白就太单一了?不能这么看,它是世界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们要重视身边的文化精髓。一个画家要成为家,最重要的是文化的体现,不然,就只是一个画匠。

记者:你有你的使命和责任感。

王绍波:要好好地研究和学习国画,在中西之间搭建桥梁,中西结合是长久的课题。

我之所以还有点儿成果,得益于中国画的功课做得比较深入,从小练的童子功,也一直在画国画。

从技术讲,西画讲笔触,中国画讲用笔。中国画关于毛笔的用法就有“笔用六面”到“笔用八面”的各家各派。我喜欢用毛笔画水彩。取其毛笔丰富到尽其所能的笔法,会开辟出一个全新的表现世界。

从艺术思想上讲,中国画讲究诗境、意会、空灵、概括,我可以把它们挪用在西画创作上。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激浪》

勤于思考 事半功倍

记者:很想知道,你是怎样要求你的学生的?

王绍波:有同学在上课前会把他们的画拿出来给我看,经常是贴了一面墙,或是抱了一大摞,告诉我,这是他一个星期画的,看起来很是勤奋。

我经常会说,你画这么多干什么?平均一天一张多。你恐怕没有时间好好思考自己的问题,更别提去一点点去改进了。画得再多,也是徒劳的重复。

记者:你是说,思考比勤奋更重要。

王绍波:是的,我经常说,我是一个不够勤奋的人,我想的比画的多。

我给学生上课的特点,就是说的多做的少,技术性的大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今天达不到要求明天接着画,但是如果方向不明白,就会走很多弯路,画的境界很难提升。

我认为,你只要做好人、多思考、勤读书、肯努力,你肯定行。只要这个方向对,没有画不好的。别玩邪的,说我是天才,不用读书,那肯定不行。

我喜欢学生能真正热爱自己的专业,志向远大,内心纯洁,能踏踏实实地做事,沉静地思考。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隆冬》

回归沉静 研读经典

记者:几年前,一场车祸,让你在家休整了3年。这给你带来了很多的变化吧?

王绍波:负伤之后身体的困顿带给我自然的转变,一下子把我“打”沉静了。

虽然没有太满意的大作品出来,但是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回归于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三年养伤期间,经常躺着,看书看画时间多了。我把最喜欢的齐白石和陈子庄的作品作了系统的研析,重新思考传统、经典等问题。

齐白石从60岁开始变化求新,把文人画的笔触拓展到了民间,重塑了文人画的经典。而且他越年老,艺术越是炉火纯青,更难得的是他到90多岁还保持着最饱满的创作状态。

从高中开始,30多年来我一直对陈子庄情有独钟。他的淳朴和有趣都到了极点,笔墨极其凝练,简单几笔就抓出了最本质的东西。

看陈子庄的画册,我要先把案子整理干净了,再泡一杯热茶,然后坐下来慢慢翻,慢慢体会他创造的美好、淳朴的世界,很是享受。

他的风格是他质朴纯真心灵的折射,我愿意以他为镜。

记者:负伤之后,你的创作也有了变化吧?

王绍波:国画和水彩都在画,自然风景居多。

现在我作画时去除了表面的浮华,比如枝叶的漂亮与否,不像原来那么在乎了,转向思考事物更本质的东西。

原来画松树,我会用顿挫笔法去画松树的皮质以及外表形象的感受,现在我会通过柔来表达松树的坚韧和强硬,直击事物的本质。除了赏心悦目的同时,更注重让作品带给人心灵上的触动和感动。

我想,所谓经典的作品,重要的是心灵的诉说和表达。

记者:在艺术表达上你有无新的突破?

王绍波:自己的风格从表面到内里的转换,还是比较明显的。我的画只有三分之一画得还行,偶尔会窃喜一下,更多的时候深感艺术之难,经常会自卑。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凝涌》

心存美好 画才美好

记者: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你的画会画得这么好,你如何回答?

王绍波:除了天赋、学养、技术表达等,我觉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很重要。

如果你的心里没有纯净和美好,就构不成创造它们的条件。心里没有,眼中便没有。人不好,画不出好画来,这是真理。

记者:你的腿伤得很重,但是你的状态很好。

王绍波:因为我热爱生活啊。这些花鸟鱼虫和老物件陪着我,自己每天观赏美好的东西,老有美的触动,就忘了病痛,没了烦恼。

即便当时重伤后住在医院里,知道将来会面临很多身体的痛苦,我也没烦恼。最虚弱的时候灯都不能开,后来可以开灯看笑话了,我那个开心啊。珍惜每一个开心的小事,这就是我的性格。

我特别喜欢发现美好歌颂美好,心存美好,才会画出美好。

记者:对未来你有具体的计划吗?

王绍波:伤后不太能动,现在好些了,下一步想找助手帮我,去画一些大尺幅大容量的作品,让自己的感情在画布上恣意奔放,把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用雄阔的笔触表达出来。

作为一个画家,创作出有价值有文化含量的作品,尽个人所能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是我穷尽一生的追求。

  画家简介

心存美好,画才美好——著名画家王绍波的绘画哲学与艺术境界

  王绍波,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二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水彩画会会长、山东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文化名家称号。

[ 责任编辑:林岳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