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画 > 正文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07-14 10:22:11
  他既非高等院校中的名师宿儒,亦非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职业艺术家,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银行人。

任何一种艺术门类,在一个时代、一个区域,都有其标志性人物,书法也不例外。在当代书坛,北京有启功,天津有王学仲,辽宁有沈延毅,江苏有林散之,浙江有沙孟海……在孔孟之乡、书圣故里的山东,魏启后就是这里的标志性人物。

他既非高等院校中的名师宿儒,亦非专门从事书画创作的职业艺术家,而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银行人。

出身于“金融世家”

魏启后(1920年—2009年)是山东济南市人,生前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与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山东分会理事、山东画院顾问、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等殊荣;出版有《魏启后书法选》《魏启后书画集》等专著。

魏启后的父辈开私人钱庄,因而他可谓出身于“金融世家”。

钱庄是旧时私人的信用机构,1776年前后起源于上海,是专营银两汇兑,吸收存款、放款的私人金融机构,为中国近代银行的前身。据记载,1821年济南就有银号163家,可见老济南金融业之发达。魏启后早年就读于北京私立名校辅仁大学中文系。后来,其经营的银号停业,但鉴于他自小就有金融业的经历,机遇巧合,1948年后,他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主要从事金融宣传工作。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行书四言诗

抒情达意的笔墨“游戏”

“在我的少年时代,毛笔字已经不是糊口之具,更不是进身之阶,正是由于这样,在这门艺术的道路上,就根本没有向别人讨好的必要。除了艺术的追求而外,别无他想,因而在艺术的态度上也就不得不纯洁了,所以我有了充分的自由。”1986年,魏启后在一篇《自述》中开篇言道。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魏启后自学生时代起就坚持课余兼习书法,在辅仁大学期间受教于溥心畲、溥雪齐、启功诸位先生,并在师友引荐下,与京城众书画界名人雅士交游切磋,广结墨缘,书艺精进。工作后,他更是倾心翰墨,将写字画画作为一种抒情达意的笔墨“游戏”,不计名利。

正是这种毫无功利、随心所欲的“游于艺”“散怀抱”的人生观、艺术观和创作观,使其打开了精神枷锁,终成大家。细察其作,无论笔法、字法,还是章法、墨法,都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前人樊篱,既取法两晋唐宋的经典艺术语言,传统功力相当深厚,又大胆借鉴20世纪以来新出土的两汉简牍,创新意愿十分强烈。尤其是在行草书创作上,他能独辟蹊径,虽取法米芾,但又不拘于米芾,大胆将米字和汉简有机糅合起来,给人以强烈的“陌生感”,特立独行于当代书坛,并显著提升了山东书法在全国的影响和地位。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中国书法全集》主编刘正成曾评其书艺云:“神交米芾不师迹,意会简牍有其新”“得米芾之神气,成自家之英气也”。观其书作,可以说无一字逼肖于米芾,但南宫“振迅天真”之意又无处不在。

如果说,米字显现的是“癫狂”之势,那么魏字则透露出一种“雅真”之态。

魏启后曾告诫学生:“要学习北宋以前的书法,北宋以后的字不要练,尤其是明人的字,写了不好。‘二王’以后到北宋以前可临可写。”从中国书法史来看,自宋以来学米芾者甚众,“米字”诚可谓学书之“红海”。然真正能得“米字”精髓者寥寥无几,如明代徐青藤、清代王觉斯等,其余则大多属于“邯郸学步”“东施效颦”。因为“米字”个性强烈,用笔侧锋取势,结字倚斜得形,易辨易别。但若功力不逮,则不得体;若用力太深,又易落入窠臼而难以自拔。然而,魏启后却“跳”出了这一定律,除了把握住米芾的精华与本质外,还表现了不同的气质,卓然成家。

若行草书系魏启后之“拿手戏”“招牌字”,则其隶书亦别具一格,成就不亚于前者。

笔者曾在《突围与跨界:当代隶书创作流变及理路》一文中指出:“在当代隶书行草化创变过程中,魏启后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其草化的笔意不仅体现了隶书的书写性,而且强化了正书的抒情性,使端庄拙朴的隶书增添了灵魂与情趣,成为当代隶书创作的新范式。”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散淡、悠然之心境

在主攻书法的同时,魏启后还遵循传统文人诗、书、画合一的轨辙,兼作花鸟与山水,运用的基本都是平远透视法,不刻意求大求全。

有人问魏启后“你的作品是属于传统还是属于创新?”他答道:“我自己现在还不敢说是创新,还是‘任性所为’吧。我并不是重复传统。我之所以能任性所为,我有一个有利条件,就是我不是职业画家,我愿意怎么画就怎么画,我不贪图叫谁说好,也不贪图让谁来买。我就是玩我的,任性所为了。”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他的画主要侧重临摹文同、“二米”、苏轼、赵孟頫、柯九思、元四家等人的作品。有人认为,魏启后的画既有宋元文人画的境界,又折射出西方早期印象派画家的味道。据其身边的朋友和学生讲,他的确经常会用毛笔和剩纸、余墨临摹一些印象派大师的绘画作品。观其所写竹石、花鸟、鱼虫等大多画不设景,逸笔草草,气韵充盈,一任简易,不可测度,但笔法飞动,构图凝练,意境幽远,甚得“八大山人”之神韵,堪称当代文人画代表人物之一。沈鹏在《魏启后书画集序》中曾引用陈师曾先生关于文人画的解释:“何谓文人画?即画中带有文人之性质,含有文人之趣味,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之工夫,必须于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用之“解读”魏启后画作,实在恰当不过。如其所作的一幅《双鱼图》,以纯熟的笔墨在画面上方“撇”了一丛吴镇笔意的丛竹,中间则以章草笔法画了两条略微变形、憨态可掬的武昌鱼,又于下方题写了“优游”二字,足见作者散淡、悠然之心境。

魏启后始终以娱乐的心态把写字画画当作一生的追求,而不是急于标新立异、急于出名。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藏艺于民

随着书名日盛,很多人劝魏启后“你的书画作品润格也要与时俱涨”,但他坚持不肯,作品价格基本都是根据当时普通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来定的,走的是“低价策略”和“平民路线”。

故其家中购字买画者络绎不绝,可谓“门庭若市”。所以,也难以统计当前山东坊间究竟有多少魏启后的作品。记得,他曾在文章里写道:“‘世事沧桑有公理,心书心画自可人’。澄怀见独,惟求心安,笔墨适意,任性所为……”可见其不尚虚名、不求利禄的散淡心态。当然,魏启后此举也让一些其他书画家十分尴尬,只能大呼“奈何!奈何!”据传,魏启后曾亲口对别人说:“有很多人上门劝我涨价,而我就是不涨。因为我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值。”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走笔至此,笔者不禁想到,当前书画收藏市场上,并非所有买家都是识货的行家,都能看懂艺术家的现有价值和未来升值空间,很多人都是看名气、职务、职称,跟风投资。这也导致一些书画家不在艺术上下功夫,而是想方设法炮制概念、炒作自我,把这些“外行”忽悠好,自然能坐收渔利。这在当今以每平尺为单位计价且相互攀比,似乎谁标价越高,谁的艺术水平就越高、身份地位也越高的市场环境下,魏启后坚持“低价”多写,藏“书(画)”于民,普惠大众,而并不担心作品贬值、身价受损,这需要何等的自信?(俞栋)

魏启后简介

任性所为,藏艺于民——山东书法界巨擘魏启后的笔墨人生

魏启后先生1920年生于山东济南,早年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中文系,课余兼习书法,受教于溥心畲、溥雪齐、启功诸先生,受益良多。后从事金融工作,公余之暇多与书界交游,广结墨缘,以书画自娱。山水竹石法宋元文人画而自有新意。书学二王、初唐及北宋诸家,真书多隶意,草书多章草法,行书近米元章。

曾任中国书协理事、中国书协创作评审委员会委员、山东书协副主席、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山东分会理事、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画院顾问、济南诗词协会副会长等职。生前系省书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顾问。

出版有《魏启后书法选》、《魏启后书画集》等,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首届山东省泰山文艺奖创作奖一等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突出贡献奖、日本白扇书道会最高特别奖。

[ 责任编辑:陈雅雯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