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赞铁路 友谊丰碑》陈孟昕 李传真 合作
500x400cm 纸本工笔 2020年
主题性创作应该是美术家对历史和当下立场的表达,因此,必然有个人情感和艺术观念的介入。应该说绘制大型工笔重彩作品《坦赞铁路友谊丰碑》的过程,是我俩对党的思想感情不断升华、历史责任感不断强化、艺术表达形式不断淬炼的过程。
陈孟昕创作草图绘制中
李传真创作草图绘制中
首先,选择这一题材的初衷是来自于一种特别感受,我们总看到在世界舞台上,非洲在一些重大事件上,总会支持中国,由此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难道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吗?了解了党史,尤其是了解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对此就有了答案。
创作素材
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坦赞铁路,是中国援助非洲的最大项目,长约1860.5公里,穿越东非大裂谷,桥梁320座,投入几万人力,历时6年,有69名专家、技术人员和工人为此而牺牲。它的建成不仅为赞比亚、马拉维等内陆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一条出海通道,同时也加快了整个非洲的民族解放进程,由此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政治影响力,也奠定了中非友谊的基础和持久的信任,它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老一代领导人伟大的战略思考。今天我们用画笔去描绘这段历史,用深情去讴歌这些英雄,不仅是我俩作为有良知美术家的责任,也是一种艺术的担当。(陈孟昕、李传真)
创作构思小稿 | 陈孟昕
创作构思小稿 局部|陈孟昕
01 构思立意 创建图式
中联 | 陈孟昕
中联 局部 | 陈孟昕
《坦赞铁路友谊丰碑》采取了三联画形式,中间一联为主也最大,主要反映贯通东非和中南非交通大干线全线通车的欢庆场景,东方红机车头作为画面主体,周边是中方工程技术人员、工人和黑人兄弟及当地民众,群情激昂、欢腾雀跃。
左联 | 李传真
左联用一组典型的中非工人撬轨施工场景横贯画面,用铺轨车及穿洞搭桥做中景和远景,反映火热和艰苦的劳动氛围。
右联 | 李传真
右联用一串侧面的绿皮车厢与中联的机车头形成似连非连的大势,在站台上是众多下车的非洲妇女儿童,体现这条铁路为非洲人民带来的便利和经济发展的境况。
写生习作|陈孟昕
创作素材一、二
典型人物、典型性格、典型环境和典型细节决定了人物画作品的生动性,当构思方向确定之后搜集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和相关细节就成了第一要务。为此我们到建设工地在农民工中找形象;还通过网络寻找和核证道具及细节。去不了非洲,那么非洲黑人形象怎么办?获悉北京语言大学有来自非洲各个国家的留学生,经联系和协调,校方根据我们的要求,组织了几批男女黑人留学生,他们带着民族服装和服饰,让我们画,让我们拍,尤其通过情景式和还原式摆拍,使我们收集到了造型所需的生动素材。
02 探索语言 确立形式
色彩稿 | 李传真
因此,我们画坦赞铁路这一题材,不是以还原这一历史事件为目的,而是要把我们的情感、理解、审美创造融入作品中,不仅要用今天的视角来诠释这一历史壮举,还要使其成为具有感染力的视觉艺术作品。美术作品的深度来自情感的深度,情感始终是我们艺术处理和语言创造的基础和遵循依据。主要表现如是几点:以情造境、以情造型、以情施色三个方面。
创作过程|陈孟昕
创作过程 | 李传真 以情造境
中国援建坦赞铁路,从勘探到竣工历时十年,用什么样的情景来描绘它?让画面呈现什么样的情绪?是突出艰苦卓绝的无畏牺牲?还是通车后的欢快幸福?是聚焦风土人情的新颖奇特?还是落脚到工程对中非友谊千秋万代的意义?这其中是突出艰苦卓绝还是欢快幸福成为核心问题。经过大量阅读文献,将感受与情感重新梳理:大题材必须有大内涵,要有大的包容度,用大构图囊括大内涵,应把这所有的情绪装进画面的情景之中,突出胜利的欢快和幸福,寓意世纪工程为非洲、为人类、为中非友谊树立恒久的丰碑。
有了这样的定位,就有了相关的艺术处理:中间一联安排了中方人员与非方人员挨肩撘背、振臂相拥的特殊的动作,表现欢庆胜利的喜悦,折射由此凝结的中非友谊。右边又加进一背身的穿民族服妇女用壶倒水的情节,强化了民众感恩的情谊。
局部 | 陈孟昕
左边一联把施工场景通过装饰性和时空错位的安排,刻画了昂扬向上的情绪和表情;右边一联设计了一组身穿民族服、头顶杂物、手牵孩童的非洲妇女,重点刻画了民俗特点,在下方特意安排一群儿童手持本国和中国国旗欢喜雀跃的样子,与中联欢庆情景形成呼应,突出了铁路给沿线人民带来的幸福。
未完成到完成对比 | 李传真
以情造型
造型之贵在于“造”,但造型之“造”不是胡编乱造,无中生有的任性表达。通常的观察方法是在物象体貌上发现形的特别之处,找到夸张的根据,使客观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主题性重大美术题材创作虽然强调造型的客观性,但有意味的造型永远是艺术的追求。在绘制线描稿时,为了防止刻画的人物过于写实和刻板,将造型意味的追求控制在对人物个性的适度夸张上,使长的更长、圆的更圆、宽的更宽,使其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生动、更具艺术性。
创作草图局部|陈孟昕
在人物的整体塑造上,把小结构尽量往外扩,大结构尽量往外涨,在外轮廓上使直的更直,弧的更弧,强化大的趋势线,使外形呈现一种由里向外的张力;在用线造型方面,充分发挥线的造型功能和审美功能,一方面遵循在大小结构的边沿用线原则,不是面面俱到而要留有余地,另一方面通过衣纹的趋势线和平行线突出线的装饰性,强化线的书写效果达到“骨法用笔”的审美要求。
局部未完成到完成对比|陈孟昕
在造型学术性把握上,保持人物平面化处理,通过对个性深度刻画增强画面生动性;在造型的个性样式上,因为是合作作品,尽量弱化各自典型性的造型风格,在两人靠近的临界点上拓展天地。
局部|李传真
局部 | 李传真
以情生色
色彩不是形的修饰和附庸,更不是客观颜色的描摹,它有自身的功能和作用。当初选择这一题材艺术形式也是很大的动因,非洲人黑色的肤色、亮丽的服饰和特殊的风土人情深深吸引着我们,对我们运用传统中国工笔重彩方法绘制这一题材会产生一种挑战,有挑战,就会有创新,就会有新方法、新材料、新语境的尝试。
局部 | 李传真
首先是在色彩色调上采用偏暖的黄绿调子,表现火热、欢庆、幸福的场景;在色彩明度上用大面积压低的黄绿灰色,表现跨时空的怀旧氛围;在色彩节奏上大胆运用几块纯黑色,如车头灯、撬棍、机械、站篷等,几块暖白色,如衣服、围巾、手套等,并让黑人肤色棕黑色贯穿画面形成节奏,使灰调不灰且有节奏变化和黑白对比的艺术效果。
未完成局部 | 陈孟昕
在色彩纯度上运用几块橙红色与相对偏冷的灰黄绿色,以此调节画面纯度及冷暖对比;在色彩材料上采用国画植物性水色和矿物质色混用,重点解决了国画色薄而不厚、矿物质颜色厚而板的问题。
局部 未完成到完成对比 | 陈孟昕
03 结语
局部 | 陈孟昕
局部 | 陈孟昕
局部 | 李传真
局部 | 李传真
局部 | 李传真
艺术家简介
陈孟昕,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及首届职业道德委员会委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现代工笔画院副院长。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及中外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荣宝斋特聘画家等。作品参加第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届全国美展及近百次国家级展览并并获银、铜、优秀奖项,承接四项国家重大美术题材创作项目。获中宣部等授予的“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政府专家津贴和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
李传真,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创研部主任,一级美术师, 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青年艺委会副主任,中国美协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艺委会委员,作品曾获“十一届、十届、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和中国美术创作奖”、铜奖、进京提名奖”,第三届、四届全国青年美、三届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等,获“2014APEC最杰出女性 奖”。近期承接5项国家重大美术题材创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