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写山:李一摩崖书法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新馆1号和2号展厅展出。此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家协会和江苏省美术馆共同主办,集中呈现了李一先生近三年来的摩崖书法及诗稿、题跋作品。
题跋是什么?
题跋是书写于书籍、碑帖、书画作品的品评、追述故事、考证版本及渊源等方面的文字。若是书画家本人所题,称为本人题跋,他人所作,称为他人题跋。同时还分为作者同时代人题跋,或者后人题跋。后人题跋往往是一些考证的内容,当然也有纯观赏性的。总之,题跋分为三类:作者的题跋,同时人的题跋,后人的题跋。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足部》谓:“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载:“唐昭宗幸华州,作《菩萨蛮》辞三章,今此辞墨本犹在陕州一佛寺中。予顷年过陕,曾一见之,后人题跋多,盈巨轴矣。”
在我们现在所见存世的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的书画上,同时有书画家本人的款题和他人在书画上的题跋是十分自然的事,但从书画上无款题到有款题到同时有他人的题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书、画的“题跋”是作品的一部分。其内容与形式及位置要与作品密切配合。书、画,题跋、印章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增益,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
李一题跋欣赏
一、冈山摩崖刻经跋
冈山摩崖刻经跋·图片资料
冈山摩崖刻经跋·展厅情境图
冈山摩崖刻经跋 238CM×70CM×9 洒金纸 2020
吾国隋唐前释教刻经略分三期,一则北凉承阳至北魏孝文帝间百余载,所刻分布河西走廊及吐鲁番诸处,有造像塔并为数不多之碑刻可以考见;二则北魏宣武帝至北齐河清间,五十年中石经遍布中河以下晋、冀、鲁、豫数区,或以碑,或以摩崖,其制不一;三则北齐天统至北周末世,为时甚暂,计廿余岁,所刻见诸北齐邺都近畿与夫鲁地泰峄岩峦崖壁。百七十年间,经刻由塔而碑,由碑而崖,主其事者复由僧而俗,规模渐弘,足见法门张大之迹。北齐僧安道一率众护法,以为简策易磨,缣帛难久,金牒非材,皮纸终朽,遂偕攀危崖,日事琢镂,勒银钩于名山,托金石以垂后。及今视泰峄诸峰,其传经之迹犹昭昭在人耳目焉。冈山摩崖成于北周大象二年,其地当邹城之北,去铁山仅一涧之隔。峰岭嶙峋,巨石累迭,草树葱茏,境象幽邃。山北谷壁皆花岗岩石,所刻凡五种,自东徂西,入楞伽经大小字节文各一,大者见存二十七石、一百五十字,小者亦满五巨石,又一为佛说观无量寿经节文,又一为佛号佛名,又一为题名及刻经年月。雨侵风蚀,地震石崩,漫漶倾侧难免,而各字体整形完,笔画瞭瞭,岂传法心坚,遂在在而有神物呵护耶?冈山经主非一,曰比丘惠晖量,曰二郎,曰道成,曰僧岸,曰唐章,曰比丘尼法会;像主则朝思和、韦传竹妃,亦经主也。冈山崖书夭矫善变,佛说观无量寿经隶意尽出,朴茂丰实,圆腴重厚,神光照人,流韵欲飞;入楞伽经小字结体任真,严于矩矱,世多叹赏;大字则隶楷杂糅,格奇笔露,雅健雄深,摄人心魄。或谓冈山经刻亦安道一所为,而空言无据,以其书异乎䥫山一端而论,当非道一笔致,而变化无穷,显非出于一手,岂护法僧群力成之耶?迩岁返乡,重访邹城,远眺冈山诸经,若花雨坠空,玄鹤纵羽,瑰奇不可方物。稍进,又若妙相庄严,静穆圆融,足销尘念三斗。噫嘻!安得长此结庐,梦守魂随,以出世铁画疗我笔钥俗病也哉!(己亥冬月,鲁人李一记于京华开元室)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1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2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3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4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5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6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7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8
冈山摩崖刻经跋·局部9
二、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
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图片资料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展厅情境图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 238CM×70CM×6 洒金纸 2020
鲁南泰峄之有摩崖经刻,由来亦旧矣,而以北朝为盛。泰山经石峪、徂徕山映佛岩、东平洪顶山、汶上水牛山,并邹城铁山、岗山、葛山、尖山、峄山之经刻,均皇皇巨制,絶后空前。惜乎隋唐以降,孤存天壤间,问津乏人,遂沦没不彰。清季黄小松、阮芸台目察身验,著录推挹,表而出之,始为世所重。后之研习者步武前修,为学日进,于诸摩崖经刻之义理、书法、刻镌等悉加考绎,海外汉学家起而响应,遂成一时风会。余昔年尝往来泰峄间,谛观诸刻,发为浮词,与同道共参。日居月诸,转瞬二十七载矣。邹鲁故人忽持峄山妖精洞经刻搨本见贻,不觉忆及前事,欷歔久之。斯刻节录文殊般若经九十八字,见诸峄山之阳乌龙石,去妖精洞至迩,因以名焉。读其记,知经主为斛律太保家客邑董珍陀,书丹者则僧安道一也。道一游僧,以弘法故,奔走泰峄诸山二十余寒暑,书刻经文至伙。此品为其壮岁所书,通篇无一懈笔,结体端严,笔意沉厚,势纵意敛,简穆圆浑,有龙蟠豹趋之态,欲学北朝书,舍此安归。因略述其本末,为提要钩玄,以俟后来者深研细索之。(丙申仲夏识,庚子仲秋书于开元室,鲁人李一)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1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2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3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4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5
峄山妖精洞摩崖刻经跋·局部6
三、汉校官碑跋
汉校官碑跋 33CM×22.5CM×9 美术观察笺纸 2020
自阮文达倡南北书派论,包慎伯、康长素继之,扬其余波,发为宏声,论者靡然风从,说遂大着,而书坛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启元白先生力矫阮说,以为南北书风文笔,并未以长江天堑有所隔阂,中华文化容或有地区小异,终不影响神州之不同。揅经室主于唐宋法书,汉晋墨迹,寓目既稀,识解更无所有,其所论列,少见多怪,不过见橐驼谓马背肿耳。钱默存先生持论亦同,而语更明快,谓阮文达南帖北碑之论,盖系未睹南朝碑版结体方正与北碑不异。郭沫若见南碑,遂谓世传右军兰亭序非晋宋书体,必后世伪托。其隅见而乖圆览,与文达各堕一边。窃谓阮氏立论,或非无因,盖魏晋以还,山河破碎,南北之区划日显,《世说新语·文学》记褚季野、孙安国北人学问渊综广博、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两语,即其例也。文达谓北派拘谨拙陋,笔法劲正遒秀,南派疏放妍妙,长于尺牍,以风体气格言,实亦无可厚非。南北之分,初由地域之异,究而察之,实缘气质之殊。《礼记·中庸》有云: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足征南北性行原存歧异,非起于汉魏六朝,尤非止于学问一事。钱氏《谈艺录》论唐宋诗之分曰:天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五七言分唐宋,譬之太极之有两仪,本乎人质之判玄虑、明白,非徒朝代时期之谓矣。邻壁之明,适堪借照。阮以南北朝经学本有质实轻浮之别,推而至于书学,不为无见。然不知南北派之判当以体格风范为主,不宜斤斤于地域之分、书体之别。以褚河南之温雅腴润,赵松雪之遒媚秀逸,董玄宰之清浅古淡,文达悉归之北派,即思虑未周,有以致之。至其言南派字迹但寄缣楮,北派字迹多寄碑版,则见之不广,说遂固陋,宜其为启、钱二公所讥。壬辰岁暮,友人以校官碑微仿刻石搨本见贻,原碑宋绍兴间出溧阳,有江南第一名碑之誉,与天发神谶、禅国山碑鼎足而三。杨惺吾以为导夫孔羡之先路,但此浑融,彼峭厉耳。斯搨具体而微,点画不失,原碑精神未尝丝毫走漏,其书圆劲秀润,朴茂畅达,具见南人气象。曩读曹全碑,见其秀逸圆融,汉隶中之时花美女也,疑出南人之手。今复觏斯搨,真南碑也,乃与曹全气体相类,而峻整过之。南北之辨,难言之矣。因思阮氏南北书派论去其庸蔽,亦明通之学,推而广之,施于篆隶乃至甲金文字,均无不可。手倦纸短,不能多书,假我长日,当细阐其说。(庚子七月,鲁人李一于京华开元室)
汉校官碑跋·局部1
汉校官碑跋·局部2
汉校官碑跋·局部3
汉校官碑跋·局部4
汉校官碑跋·局部5
汉校官碑跋·局部6
汉校官碑跋·局部7
汉校官碑跋·局部8
汉校官碑跋·局部9
四、唐开元砚搨跋
唐开元研拓跋·展厅情境图
唐开元砚搨跋 32.5CM×22.5CM×4 开元室信封纸 2020
曩于恭王府得砚搨百余帧,所摹多明清故物,独此本传移唐砚。铭文存者二十字,一以行书出之,用纪其开元旧主获砚颠末,锥笔刻划,清隽可喜,足窥当日风习。爱而熟翫之,宝为萧斋珍秘。因念砚虽微物,所关实巨,合诸翰楮,其用不穷,佐治而秉宣教之权,昌言而达造化之机,纪史而负抑扬之重,载道而体情性之微,系乎世运,有如此者。而其质坚润,其形浑朴,知白守黑,刓方象圆,每为好古通文之士所赏。品砚之风,唐时已兴,藻鉴题咏不一而足。若李巨山之“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韦苏州之“白水浮香墨,清池满夏云”,李山甫之“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李长吉之“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熏”,皮鹿门之“石墨一研为凤尾,寒泉半勺是龙睛”,皆体物能工,得其神理。降及宋世,斯文益昌,士夫喜与石友周旋者代不乏人,品题之作连篇盈箧,以庐陵、眉山、双井、君谟、省斋诸家最着,而颠米于斯道尤致力焉,尝继苏太简《砚谱》成《砚史》一卷,四库提要以为“所论具得砚理”,“考据尤极精确,有足为文房鉴古之助者”。高续古之《砚笺》后起,备采诸家,说愈致密,世有精博之目。明清以还,名士翫索文房诸具,习以为常,砚铭入集,灿然可观。陈老莲、吴渔山、高南邨、金冬心、翁覃溪、黄小松、阮芸台、杨惺吾辈踵事增华,或以书,或以画,或以篆,镌石成趣,生面别开,宝泓佳砚不惟属造艺之必需,亦成艺道之一端矣。世事新变,往往如之。(癸巳三月信笔漫记,庚子秋日重书,李一)
唐开元砚搨跋·局部1
唐开元砚搨跋·局部2
唐开元砚搨跋·局部3
唐开元砚搨跋·局部4
五、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 31.3CM×22CM×5 日本笺纸 2020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其一徐州古称彭城郡,襟带楚淮,控引齐鲁,隐然为天下治乱枢机,刘项因之以兴,卒成一代霸业。事逾千载,古风未泯,按之传世像石,的然可见,其图境像恢廓,取材繁富,举凡狩猎耕织,舞乐广庖饮,飞剑弄丸,i射御博奕,以致鱼龙曼衍,麟凤翩跹,靡所不容,具征一时风会。汉世仪制,器用衣冠之属,悉可据以考实,证之简编,若合符契,而时发书史之覆,补阙拾遗,功莫大焉。又多人神相接,鸟兽交亲之象,惝恍迷离,岸异难测测。然稍绎其旨,无非汉人心迹之发露。龚定庵有云:兰台能书汉朝事,不能尽书汉朝千百心。学者以兹意求之,或可疑滞渐涣创获丛生欤。其二尝见太史公书张丞相列传记申屠嘉事谓嘉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裴骃集解引徐广之言释蹶张曰勇健有材力开张。复引如淳之言曰:材官之多力,能脚踏强弩张之,律有蹶张士,则嘉出于行伍,亦一蹶张士耳。而朱子直目之为踏弩之卒。因识汉初承周秦遗绪,蹶张之制仍遍行军阵间。此像得之彭城,而踏弩箭之态毕见,适与古史相证发之,补青简所不逮。聊志于此,以为读史之一助。(辛卯春记,庚子秋重录,李一)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局部1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局部2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局部3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局部4
徐州汉画像石跋二则·局部5
六、紫云愁玉砚跋
紫云愁玉砚跋 31CM×21CM×2 绢 2020
此砚得自老友丁寺钟兄,石出婺源龙尾山之老坑,体质坚润,纹理缜密。注水试研,不淹不涸,濡笔而书,意到神随。余用而爱之,因戏成两砚铭。一曰:凿混沌,荐琼瓌,长笺阔笔龙其飞。一曰:从乞烟云,万象宾服。毋传文字,天将雨粟。艺苑耆宿薛公永年、文坛巨匠莫言兄更手书“紫云”、“愁玉”二题以赐,拜而受之,其喜若何。乃乞亚雄兄奏刀,刻成点画弗移,诚圣手也。事在癸巳盛夏,良朋嘉贶,名师美意,足慰平生,不可无记。(庚子仲秋于京华开元室,鲁人李一)
紫云愁玉砚跋·局部1
紫云愁玉砚跋·局部2
艺术家简介
李一,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美术学博士、美术史论家、书法家。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研究、刊物编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历任《美术观察》副主编、主编,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及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馆学术顾问等。
主要展览有“李一书法展”(中国美术馆,2005年)、“艺舟双楫——李一书法展”(中国美术馆,2013年)、“一以贯之——李一书法展”(浙江美术馆,2015年)、“一元复始——李一书法展”(山东美术馆,2016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