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宋亚平:建议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和加大扶持对乡村美育建设专项资金投入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3-10 13:23:53
听新闻

2024年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北京召开;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美术界代表、委员:许江、马锋辉、吴为山、刘万鸣、林蓝、林茂、焦兴涛、牛克诚、吴洪亮、王珂、王澍、孔维克、许鸿飞、董希源、刘广、舒勇等出席会议,积极参政、议政,提交议案、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建言献策。

——编者按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宋亚平:建议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和加大扶持对乡村美育建设专项资金投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协理事、陕西美协副主席宋亚平:

关于优化评价机制促进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建议

案由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在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反响。我作为一名长期关心儿童青少年美育工作的代表深受鼓舞。

“通知”中要求,美育浸润作为美育工作的目标和路径,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将美育融入教育教学活动各环节,潜移默化地彰显育人实效;2027年,美育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全员艺术常态化展演机制基本建立,跨学科优质美育资源体系初步建成,面向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美育课程实现全覆盖,艺术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全面开展,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国家级示范性学生艺术团,涌现一批美育特色鲜明的示范区示范校;再用三到五年时间,优质均衡的美育更加普及,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普遍提高,教师美育素养显著提升,学校美育氛围更加浓厚,学校美育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成效明显增强。通过持续努力,推动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通知”不仅明确任务目标,还明确了八项工作举措。分别是:美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行动;艺术实践活动普及行动;校园美育文化营造行动;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美育智慧教育赋能行动;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但是,这八项工作举措涉及面广、头绪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实施、统筹协调。

结合多年来深入学校调研考察看到的现象和组织公益活动的经历,我建议从八项工作举措中的“优化美育评价机制行动”入手,充分发挥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

“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中,关于“实施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制度”的要求特别值得重视,抓好这项工作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

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有6项自评内容,分别为“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特色发展”“条件保障”“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涵盖了以美育浸润学生、浸润教师、浸润学校的三大浸润目标和八项实施行动。

中小学艺术教育自评工作,涉及多个方面的信息采集,实施有一定难度。如何在不增负或尽量少增负的情况下完成“自评”,并在此基础上编制年度工作报告,是这项工作的关键。

中国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教育数字化转型也正在深入进行中。中国特色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离不开数字化赋能。如果用好“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便可以事半功倍做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自评工作和年度工作报告。

建议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数字化手段建设美育工作管理平台,组织学校进行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在线采集分析“艺术课程”“艺术活动”“艺术教师”“特色发展”“条件保障”“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数据,形成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的“晴雨表”。

其作用,一是帮助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者从中及时发现哪些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哪些是优质均衡问题,及时进行自我诊断和改进;二是帮助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借助大数据分析结果,科学总结和分享美育工作经验和成果,促进学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推动美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三是为“社会美育资源整合行动”提供信息和数据依据。用大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增强社会对学校美育工作的了解,有助于吸引更多的资源支持推动美育工作的发展。

案据

我分享所在陕西地区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六次来陕西考察,每次都到孩子们中间,关心孩子们的健康,深入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陕西省教育厅采取了抓重点,破难点,统筹推进的方式,建设了“美育微课程数字资源平台”和“美育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形成了集艺术教育资源数字化、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数字化、艺术素质测评数字化、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管理数字化于一体的学校美育工作数字化矩阵,较好地开创了信息化时代学校美育工作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在促进美育教育均衡发展、促进美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两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贯彻落实教育部《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调研论证

艺术是美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性的育人过程和工程,贯穿学校的所有活动和场景。指导、评价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是艰巨而繁重的任务。

2014年初,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印发以来;陕西省教育厅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精神,通过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对制约学校美育健康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调研论证后,决定建设“美育微课程数字资源平台”及“美育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

(二)抓好顶层设计

2016年1月,为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陕西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和“建立健全学校美育工作评价机制”。陕西省教育厅积极贯彻落实省政府《意见》,制定了《陕西省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年度自评办法》及《陕西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并全面正式启用“美育微课程数字资源平台”及“美育工作数字管理平台”,以“互联网+美育”模式为陕西省中小学生和美育教师提供在线优质美育课程资源及服务,弥补美育师资不足、优质教学资源不均、课外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有力推动了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在各地的推广实施。

(三)加强行政推动

为进一步落地实施,陕西省教育厅相继印发系列文件,明确要求各市、县(区)和学校以两平台应用为抓手,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

定期举办学校美育工作管理平台管理员培训班,专题就平台实际应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年度报告的生成及逐级审核工作进行说明和培训。

(四)加强考核评价

为确保平台使用效果,一是把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和学校对两平台的使用情况纳入当地学校美育工作考核,并纳入省级艺术教育示范中小学的评估复评指标体系;二是在全省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中,将参加“美育微课程数字资源平台”学习、在线艺术鉴赏及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情况纳入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并设置一定的分值。

二、取得的成效

经过8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集艺术教育资源数字化、艺术教育成果展示数字化、艺术素质测评数字化、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管理数字化于一体的学校美育工作数字化矩阵是破解当前制约学校美育工作发展瓶颈的有效模式。

(一)数字教学资源促进美育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数据显示,2015年至今,每学期通过“美育微课程数字资源平台”在线学习学生约370万人,每学期提交作业总计840余万次。其中,书法类课程在线累计学习4032.1万人次,音乐类课程在线累计学习2040.9万人次,美术类课程在线累计学习3205.4万人次,阅读类课程在线累计学习1002.1万人次,传统文化类课程在线累计学习127.5万人次。身处不同地区的学生可以上同一堂大师小课,避免了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例如,平台着力打造的书法微课和山水人物绘画微课,由一批全国著名的艺术家领衔主讲并示范,并结合学习书法的需要请西安碑林博物馆一级讲解员在博物馆内现场录制讲解国宝级名碑的视频,丰富了教学形式,为没有条件亲临博物馆现场的学生提供了沉浸式观看体验,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面向人人的展演机制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展示艺术技能的热情,拓宽了艺术素质评价途径

“美育工作管理平台”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成果的记录和展示展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艺术技能的热情,为人人参与展演创造了条件,“艺术实践”记录也合理利用到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中,拓宽了评价途径。数据显示,2016年至今,已收到书法、绘画、作文、诗词、朗诵、歌唱、舞蹈、器乐、手工、摄影等各类投稿199.8万件。自主参与艺术实践的学生累计2195.3万人次。

组织学校通过“云展览”展示学生艺术实践成果,激励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深受家长欢迎。例如: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以“美育浸润心灵”为主题开办的系列云展览,多次得到学习强国等官方媒体的报道,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营造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三)数字艺术档案馆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美育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为学校提供“艺术档案馆”,供学校对“艺术活动”做过程性记录。这种记录既可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中的过程性评价支撑,也是美育浸润学生的重要表现形式,同时也展示了美育浸润教师的成果,体现了教师的数字素养。从长远来看,这种过程性记录的积累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美育浸润学校的成果,也是师生共同建立的数字资产,将成为学校弥足珍贵的一部分历史。

(四)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数字化为美育工作减负增效

陕西省共有近7000所中小学校,按传统工作方式根本无法深入细致全面掌握学校美育工作情况。

在省教育厅的统筹推进下,全省连续八年在“美育工作数字化管理平台”上开展“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年度自评”。各学校指定的管理平台负责人,在春季秋季开学就为学校本学期的工作自评打好基础,做好准备,明确工作任务和目标, 使评价的牵引和导向作用落到实处。形成了以“艺术课程”开设、“艺术活动”开展、“艺术教师”配比、“特色发展”动态、“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为主的全省美育工作数字画像,既有过程性评价也有终结性评价。学校在线记录、上级主管可在线督察。

例如:“数字画像”显示的“艺术活动”这一项,全省活跃度最高的是西安市雁塔区。辖区内实有中小学校80所,73所学校在平台开通了“艺术社团档案”,登记社团1195个,上报社团活动2354次。结合数据看过程,雁塔区电子城小学、雁塔区第一学校、雁塔区第四小学、雁塔区大雁塔小学雁南分校等学校的“艺术活动”的图文记录精彩纷呈,翔实而丰富地展现了学生们在各类社团活动中的独特风采与成长轨迹。西安市雁塔区燎原小学,将社团活动记录的形式进行了深度延展和立体化构建,策划并组织学生个人作品展览,将其作为学生社团活动成果的重要载体。

从这些案例中可以看到全省各地市、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贯彻落实各项美育工作精神的工作态度和力度和实施结果。在有过程性记录的大数据分析下,优秀集体、优秀个人都是清晰可见的,如果流于形式也是一目了然的。

建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小学美育工作自评工作”和“年度报告”要注重实际注重细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按照“通知”的组织实施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条件保障、加强宣传推广。

建议在加强组织领导方面,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将学校美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务实创新,增强工作实效。

建议在强化条件保障方面,各地要加大投入力度支持学校美育工作,将学校美育工作管理平台的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中,统筹相关经费,保障建设。

建议在加强宣传推广方面,用美育工作管理平台采集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数据和信息,编制年度报告,详实介绍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情况,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

建议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和要求,结合本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标准,确保自评和报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二要加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的过程管理。“艺术教育工作自评”不仅仅是填写一份表格或者撰写一篇报告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学校要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通过“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推动学校美育工作的规范化、系统化。

三要注重“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的结果应用。这项工作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应付检查,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要通过“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和“年度报告”发现美育工作的亮点和特色,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美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四要建立健全“艺术教育工作自评”的审核机制,确保“自评”和“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我们要以美育浸润行动为契机,在“优化美育评价机制”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中小学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加大扶持对乡村美育建设专项资金投入的建议

案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的中国梦。

如何实现这个伟大梦想?

加强全人美育,提升全民素养是重要的一环,而基础美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美育方面,目前城市美育工作方兴未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特别是教育部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852号建议,经会商财政部、文旅部后,已全方面、多维度启动了优秀传统文化、非遗进校园工作,这些举措有效地加强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的传承和发展。但是,乡村基础美育工作开展,无论在师资、设施、方法、经费等方面,还是比较薄弱,困难较多。尤其是对乡村美育建设的专项资金明显不足。

案据

乡村美育专项资金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政府投入不足:虽然政府对乡村教育有财政拨款,但由于乡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紧张,很难保证对乡村美育的投入。

2. 资金管理不善:部分地区由于资金管理不善,导致资金被挪用或浪费,无法保证美育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缺乏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乡村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导致资金来源单一,无法满足乡村美育发展的需求。

4.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部分地区资金使用效率低下,无法保证美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建议

按照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本着美育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理念,我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及多地调研后,对乡村基础美育工作如何开展,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基本设施建设。根据农村特点,建议以乡镇中心校为主导,依托乡镇文化站,或废弃校舍,完善乡村美育基地建设;

2. 加强经费保障。按乡镇中小学在校生数量,由政府财政拨付美育专项人头费,或设立公募美育专项基金的方式,以保障美育活动正常开展;

3. 师资配备。组织聘请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省、市艺术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大学生志愿者,定期不定期对当地教师和学生进行公益艺术辅导;

4. 以乡镇中心校为单位,有各学校参加,因地制宜地每年定期举办一次学生艺术、体育节活动,起到以赛(展)促美育发展的作用;

5.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对外交流学习。注重信息采集,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青少年展演活动,起到开拓视野,增强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作用;

6. 结合不同地域特点,要求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各项乡村美育活动,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让广大乡村少年儿童有成就感,幸福感,起到爱家乡,爱生活的作用,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上建议都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通过政府加大对乡村美育专项资金的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可以引导社会各界参与乡村美育工作,扩大资金来源,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此外,还需要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等,形成闭环和长效机制,以此有效推动乡村美育事业的发展。

(来源:中国美术家协会

[ 责任编辑:周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