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淄博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的背后是人才之争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9-20 10:39:16
听新闻

人口和人才,是城市发展绕不开的两大关键词。

放眼城市发展,人口的支撑力与人才的作用力日益凸显,而国内很多城市更是把人才工作视作“一把手工程”。

淄博在人才招引方面也颇费力气。随着“人才金政”、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加码,淄博的城市活力显著增加。

透过官方公布的人口数据变化情况外界不难发现,过去10年,淄博常住人口的增加量为17.35万人,人口比重由2010年占全省总人口的4.73%下降至2020年的4.63%,这明显不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而随着淄博首届“人才节”日益临近,区县委书记集体上阵,推介城市、招引人才。

显然,这是淄博吸引人才的又一重要举措。

出镜

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是行动,更是态度。

自9月15日以来,淄博市委组织部官方视频号“淄博党建”连续发布“区县委书记来引才”视频,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一把手接连出镜,推介城市、招引人才。

淄博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的背后是人才之争

淄博区县委书记在视频中,主要介绍各自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出台的相关人才政策以及透露出对人才招引的渴望。

比如,张店区委书记郭庆从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等方面向全国的人才和创新力量推介张店。他表示,“张店作为淄博的中心城区,开放包容,时尚活力,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在此诚邀各类人才到张店来,了解张店,扎根张店,创业张店。”

再比如,作为淄博高校的主要承载地,周村区委书记李德刚表示,周村拥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齐鲁医药学院、淄博职业学院等高校,汇聚10万师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事实上,区县“一把手”为一件事情集体出镜,在淄博以往的日常工作安排中并不多见,哪怕是市党代会、市人代会等重要会议,采取“高配”的区县,通常也会由“二把手”出镜,而此次市委常委、秘书长,高新区工委书记李俊杰;市政府副市长、淄川区委书记田兵兵也出现在镜头之中。

近年来,淄博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考量人才工作,将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成为当之无愧的“一把手工程”。

而这次集体出镜的背后,均指向9月20日至25日举办的首届“淄博人才节”。

根据官方披露,此次人才节,意在通过专业化、市场化、场景化方式,链接一批领军人才、集聚一批青年人才、涌现一批领军企业、转化一批合作成果、落地一批优质项目,打造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互促新生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人才节按照“整体统筹、市县联动、突出特色、务求实效”的原则,采取“线上+线下”“主场+专场”的方式,共设置106 场活动,其中市级20场、区县86 场,涵盖“会、展、赛、论、演”。

值得关注的是,人才节除覆盖市、区县、镇办和用人单位外,诸多部门在对外联络、竞赛运行、人才服务等各环节均有分工。“连平时不太露面的‘残联’都有分工。”据知情人士介绍。

透过上述细节,传递出鲜明的信号:

其一,淄博正倾尽一座城市的热情和力量聚才纳贤,给出了整座城市的最高礼遇;其二,群英荟萃,县域是关键点,亦是人才的主战场。

背景

城市竞争的背后,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尤其在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当下,人口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其实早些年,“抢人大战”最早发端于武汉、南京、西安等一众二线城市。以武汉为例,2017年初,武汉就提出了“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的豪言,并将“抢人”列入“一把手工程”。

几年来,武汉“抢人”成果显著。2017-2021年,武汉常住人口从1091.3万人暴增至1364.9万人,4年增长273.6万人。

由此可见,“抢人”政策在具体实践中,对人口增长有极强的带动作用。

不过,与2017年的首轮“抢人大战”不同,当下的“抢人大战”面临一个关键变量: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我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这是61年来,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

在此背景下,城市“抢到”每一个人,在当下都显得更加珍贵,特别是对仅拥有三线城市体量的淄博来说。

淄博区县委书记集体出镜的背后是人才之争

毕竟,二线城市的虹吸效应正愈发凸显。

以青岛为例,青岛人才争夺战的第一枪在当地高校打响。2012年以来,青岛高校总数由23所增加至29所,全日制专本研在校生从32.4万人增加到45.72万人。

作为城市吸纳人才的“蓄水池”,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在青高校应届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3.3万人,加之2022年一次公开报道的38.45%留青率,若以此计算,每年因高校留青人才就高达5万之多。

再比如,以产兴城的西安,走出了一条由产业吸纳人口的道路。人随产业走,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因此形成正向循环。2022年,西安常住人口较上年增加12.29万人,增量超过成都,成为西部地区人口增量第一城。

常住人口的快速增加,西安的城市框架也因此加速拉开。比如,截至2023年底,西安地铁运营里程将达到315公里,相较刚提出“抢人大战”的2017年,5年增长超200公里。

由此可见,“人才”“人口”对一座城市来说,是城市能级提升的关键要素。

如今,把人才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的淄博,究竟又落实了哪些政策与手段?

出击

2023年8月,山东省委组织部消息称,聚焦推动中央和省委关于人才工作部署落实,山东16市紧扣本地高质量发展需要,研究确定了2023年度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

其中,淄博确定了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换位青年视角打造“十大青年发展新高地”;深入推进落实“人才金政50条”,布局打造一批青年人才友好型基地,年内新引进青年人才4.3万人以上等目标任务的“一把手工程”。

淄博人才工作提高到全市层面,源于2017年12月出台的“人才新政23条”;2019年12月,淄博加码“新政”,出台淄博“人才金政37条”,再度拉高了山东“抢人”上限。

随后,淄博又相继发布《关于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政策措施》,不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

2022年8月出台的“人才金政50条”,首次将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毕业生、中级工纳入人才补贴范畴,淄博人才政策在省内甚至全国均有较强的竞争力。

事实上,资金补贴、降低落户门槛、购房福利等条件吸引人才,已成为各地招贤纳士的一个普遍现象。

然而,政策激励或许是“人才之争”这道时代命题的加分项,而前瞻性的产业链布局和雄厚的产业实力,才是留住人才的必选项。

聚焦到此次“淄博人才节”,在外界看来,这是淄博将人才相关活动提升到了一个崭新高度。

比如,活动期间将发布《淄博市氟硅材料产业发展报告》,邀请氟硅领域顶尖专家作主旨演讲,氟硅产业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供需对接等;

再比如,举办“数聚淄博”—数字经济产业人才发展主题洽谈、“淄博智能制造人才银行”发布会;组织“淄博—高校人才直通车”秋季引才活动。

以产业为主,多领域、全方面覆盖,是此次“淄博人才节”的最大特点。

除产业赋能外,在不同环节还增设了“多彩活力·筑梦淄博”人才节交响乐晚会、“五彩绚丽·人文淄博”走进文博场馆和考古基地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海外高层次人才淄博行等多维度创新性活动,提升人才感知度。

毕竟,人与城市相互依赖,城市与人互相成就。这是城市发展亘古不变的底层逻辑,也是淄博人才工作的意图所在。

(来源:齐鲁壹点 柳泉录)

[ 责任编辑:朱文娟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