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首场记者会。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主席首次集体亮相,与中外记者见面!
民革中央主席郑建邦、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民进中央主席蔡达峰、农工党中央主席何维、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台盟中央主席苏辉、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分别作了简短的开场白,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亮干货——主席们答记者问
如何理解“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
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今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希望各民主党派把多党合作所长与中心大局所需结合起来。请问主席们,如何理解“所长”和“所需”之间的关系?另外,过去十年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尤其是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中,我们的民主党派是如何参与其中并发挥独特作用的?谢谢。
郑建邦:我先来回答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从民革的履职实践来看,怎么发挥好民革的特长优势,和党的、国家的中心大局结合起来,我们有一句很形象的话,也算是个经验,叫做“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上接天线”指的是我们履职要锚定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个不能偏移;“下接地气”就是要深入实践、调查研究,了解地方的经济发展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在这个基础上把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一些成果进一步归纳、总结、提炼,形成一个比较好的参政议政材料,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策参考。
在这方面,我可以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率领包括各个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在内的14亿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以我们民革为例,我们不仅参与了这场攻坚战的全程,特别是还完成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交给我们的一项对口帮扶的任务,我们对口帮扶的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是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县。刚才我介绍民革情况的时候谈到,民革在农村、农业、农民三农工作方面有专长,我们把我们全党这些方面的专家学者的资源整合了一下,在三个方面精准发力: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帮助完善纳雍县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规划,我们不搞大拆大建,就立足村庄既有的条件建立美丽乡村,同时强化一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包括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等,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二是注重产业兴农,我们注意扶持契合当地实际,而且市场前景较好、辐射带动力强的一些农业产业项目,并且通过电商平台、东西部合作对接等形式,大力推动“黔货出山”,走向广阔的市场,很多农民群众通过产业扶持摆脱了贫困。三是着力科教助农,深入开展专业人才的培育、师资培训、校舍援建等,包括我们还有一个中山博爱基金会,我们通过基金会开办中山博爱夏令营等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增强纳雍县稳定脱贫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现在这个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我们还有一句话:纳雍不脱贫,我们肯定不脱钩,纳雍脱了贫,我们不断线。我们现在正在积极帮助纳雍人民向乡村振兴的目标迈进。谢谢,我就介绍这么多。
何维:记者朋友,新冠疫情对我国、对全球都是一个巨大的社会性的风险挑战,这场世纪疫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全国人民同心抗疫。中央一直因时因势不断地优化调整防疫政策和举措,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们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了一个成功抗击疫情的奇迹。
在这个过程中,农工民主党也积极参与了整个过程,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坚定立场凝聚共识。在疫情发生初期,农工党中央迅速成立了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34次会议,组织广大农工党员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切实做到中共中央有部署、农工党有行动。
二是利用专家优势,科学研判,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持续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抗疫专报20件,接续在13次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就疫情防控提出我们的意见建议。应该说,在一些关键节点上我们有献策,在一些重要阶段上我们有相关预判,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贡献了农工党的智慧。
三是众志成城投身抗疫斗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农工党员医务工作者有近3万名。有一名农工党党员梅仲明同志因公牺牲,后被追授为烈士。截至去年年底,全党6万余党员捐款捐物价值12.3亿元,展现了农工党同志的大爱精神和家国情怀。一大批农工党员得到国家和有关部门的表彰,他们的努力奉献,奋力续写了农工党在新时代、新征程赤诚奉献、担当作为的时代篇章。谢谢。
武维华:我作个补充,进一步说明一下如何以民主党派的“所长”,服务于中心大局的“所需”。
九三学社的特色和优势是科技,我们认为推动科技创新应该是我们的所长,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心大局的所需。发挥我们的所长服务于中心大局的所需履职尽责,这应该是我们民主党派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举个例子,在助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调研工作中,我们这几年连续关注的一个重点就是如何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自2018年以来,我们到很多企业广泛调研,发现一些企业存在研发动力不足、投入不足的情况,我们说到科技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一是要有高水平人才,二是要有足够的投入。
经过持续的调研求证,找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小切口”。因为这个政策对激励和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是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但是在政策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适用企业范围较窄、扣除比例较低等等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还通过九三学社“科学座谈会”,以多种协商渠道提出建议,在全国政协也提交了《关于强化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导向作用推动企业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提案》,对推动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相关政策的实施有效提升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积极性。
大家可能注意到,今天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段话,就是过去几年不断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将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从50%、75%提高至100%,并阶段性扩大到所有适用行业,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购置科研设备给予政策支持,各类支持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年度规模已超过万亿元。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一大批创新企业脱颖而出。所以这项政策的实施确实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大家注意到前一段公布的,我们国家在研发投入上有很大的增长,总量已经超过了3万亿元。
另外,近年来九三学社积极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更加紧密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服务。我们先后与海南、内蒙古、安徽、河南、宁夏等省区签订了有关推动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目前也都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还将继续努力,拓展合作深度和广度,将我们的所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局的所需紧密地结合起来,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如何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
中国日报记者:受相关因素影响,我国一些民营企业在过去几年面临比较大的发展压力,新的形势下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对稳预期、推动中国经济加快恢复提升十分重要,想请问高云龙主席,全国工商联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支持民营企业提振信心、更好发展,如何帮助民营企业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谢谢。
高云龙:首先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经济快速发展需要提振整个市场信心、需要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全国工商联多措并举,认真落实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要求。
第一个方面,我们促进制定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让惠企政策能够落地见效。工商联有500多万会员,有3000多个县级以上工商联组织,还有3万多个商会,我们可以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包括通过网上调查系统,及时掌握民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政策建议,通过信息专报、提案等方式,反映给党和政府,促进及时出台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大家都知道去年国家出台减税降费、降准降息等政策时,全国工商联都有参与。所以要积极促进从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政策是第一位的,政策出台了,民营企业的信心就会增强。出台政策以后,工商联利用渠道优势进行宣介、培训,让大家都能了解这些政策,了解党的大政方针,了解时与势,引导他们作出科学判断。我们还要促进地方和部门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使民营企业都能享受到这些政策。
第二个方面,就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一是政策环境。我们通过各种建言议政的渠道,并开展“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活动,促进政策环境优化。二是市场环境。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提建议,促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形成公平竞争。三是优化社会舆论环境。民营企业发展到今天,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也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怎么把握这样的舆论导向?怎么把握主流?这方面要做大量的工作。我们通过开展民营企业五百强发布会,通过新闻媒体来宣传、介绍优秀民营企业的先进事迹和公益事业案例,使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四是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我们跟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公安部一起,每年举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开展“法治进民企”活动,引导民营企业依法经营。
第三个方面,就是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让企业感受到温暖,能够轻装上阵。各级工商联都把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把为他们解难题当成我们重中之重的大事。通过招商引资活动为企业投资创造机会;促进银企对接,积极协调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和科技部合作,在企业项目立项、科研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一些实事。
工商联今后将继续完善服务机制,优化创新服务载体,当好民营企业家的“娘家人”,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撑腰、打气、鼓劲,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助力民营企业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谢谢。
如何提高调研的广度、深度和精度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我的问题提给民建中央主席郝明金先生,紧密联系经济界是民建的特色优势,郝明金主席多次讲到聚焦“国之大者”,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拓展调研方式,提高调研广度、深度和精度,从而全面提升建言资政的能力和质量,所以在这里我们想请问您,在助力中央重要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民建如何真正体现您提到的广度、深度和精度的?谢谢。
郝明金:再次谢谢你的提问,下面我回答你提的问题。民建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参政党,长期以来我们高度关注国家经济发展问题,过去的五年,民建中央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全面履职这样的工作思路,着重发挥民建界别优势,组织集体优势、成员专业优势,不断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提升议政建言的质量。
五年来,我们坚持心系“国之大者”,紧扣中共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针对每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重点,针对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全局性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发声、履职建言;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主线,民建中央在过去五年确定的调研题目是围绕“推动海南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加快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形成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企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些重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我们坚持“无调研,不建言”的原则,克服过去几年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中央与地方结合、线上与线下结合、会内与会外结合、座谈考察与问卷结合等多种多样的方式,不断拓宽调研的范围,延伸调研的触角。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连续几年针对海南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发展问题,开展持续性跟踪调研。2018年,民建中央调研组围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先后到海南省、上海市开展调研,与地方党委政府座谈,与当地企业、干部群众深入交流。2019年,民建中央再次围绕“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到海口、三亚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港口旅游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了解海南整合港口资源、拓展旅游消费需求等情况调研。
2021年,民建中央围绕“建构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网络”赴浙江、陕西调研,召开多场座谈会,实地考察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国际商贸城、创新企业等,分别了解东部、西部这些地区的自贸区建设相关情况。
另外,民建还组织20多个省级组织就各地自贸区开展调研,提交调研报告。
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基础上,我们形成了多份高质量参政议政成果,近年来,我们先后向中共中央报送推进我国自由贸易区贸易港建设,推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促进京津冀自贸区协同发展、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得到中共中央领导的批示。我们所提的建议促进了我国海南自由贸易港相关法律和政策的出台,推动了自贸区协同高质量发展,助推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2018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自由贸易试验区投资便利化等措施相继颁布,我们提的一些建议在文件和法规当中都有所体现,我们的调研成果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联系经济界的特色和优势,创新思路和举措,继续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努力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为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民建的力量。谢谢。
民主监督是否“切实有效”
人民日报记者:大家都知道,民主监督是民主党派的一项基本职能。我们也注意到,从2021年开始,各民主党派围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专项民主监督,为期五年,到现在为止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年时间。我想请问丁仲礼主席,目前民盟在这项民主监督工作中进展如何?发现了哪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您看来,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不是切实有效的?谢谢。
丁仲礼:谢谢。这个问题我尽量简短一点。两年前,我们开始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主监督工作,这是中共中央给各民主党派的一个非常光荣的任务。我们都知道,长江流域非常长,民主党派在接受这项任务的时候,各个党派都对口1-2个省(区、市)。我们民盟对口的是云南省。
你刚才问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们开展了什么工作。首先,我们做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我们梳理出14个大类需要监督的内容,然后深入到基层做调研,同生态环保部门进行沟通,总共梳理出600个左右需要重点监督的点,也就是说,我们到底要去监督什么,这件事情先搞清楚。
梳理出来以后,我们动员民盟的同志,尤其是云南省各级组织的盟员负责各个点的监督工作,这就是我们建立一个监督的责任体系。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建立了一个信息平台,随时可以同相关部门,还有地方各个主体进行信息沟通,也就是说哪儿发现了什么我们及时可以指出来,这个信息沟通的系统同时可以把逐年以来每个监督点的工作进展体现出来。
第三件事情,因为我们民盟有比较多的专家,包括在生态环保领域有很多专家,我们觉得这种民主监督不能仅仅是板着面孔去冷冰冰地监督,还应该是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因为相对来说云南省各个方面的条件和科技基础并不是特别强,所以我们组织我们的专家,还有科学院的院士到那里做一些技术的帮扶,尤其针对他们环保工作的一些重点问题。比如说洱海的环境问题,我们组织了一些院士,组织了一些研究生去做观测,这就是一个职责的协同,这是我们主要做的工作。
你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发现了哪些需要急需解决的问题。云南在长江流域环境保护方面还是有不少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有很多挑战,我个人的体会就是四个方面。一是,城市管网老化问题,长江流域(云南段)污水收集处理设施欠账较多。二是,我们知道云南是磷矿的开发基地,磷矿开发以后有很多废弃物叫磷石膏,这些磷石膏都堆砌在那里,逐年还在产生新的磷石膏,这对长江、对周边生态的污染风险是比较大的。三是,云南因为土地相对比较宝贵,农业强度是比较大的,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四是,高原湖泊磷污染问题。云南是磷的富集区,它的湖泊,很多高原湖泊都是陷落的,我们叫断陷湖泊,水是往里面流的,交换的比较慢。由于紫外线强的问题,磷比较敏感,所以高原湖泊的磷污染也比较严重。我们认为这四个问题对云南的生态环境构成比较大的挑战。像今天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的,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还任重道远,所以云南也需要大家更多的支持,需要国家有更多的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三个问题,你问的是民主监督是不是切实有效,这个问题比较有挑战性。我这么说吧,切实有效这个事情我觉得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民主监督的主体,一个是民主监督的客体。首先民主监督的主体能不能真正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工作能不能做到位,也就是说你能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能不能提供帮助,我说的是一个主体的问题。第二个就是监督的对象,也就是客体的问题,他们对民主党派提出来的意见是不是足够的重视,提出了问题以后是不是进行了改进。我们民盟之前参加了河南省的脱贫攻坚的民主监督工作,最近两年进行云南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主监督工作。我总的一个深刻的体会,就是中共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是非常重视的,只要我们民主党派工作做到位,那么这个监督一定会切实有效。谢谢大家。
如何理解和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
新华社记者:我们知道,五年前的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概念。中共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优势”。请问郑建邦主席,您认为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认识新型政党制度?如何通过工作实践进一步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谢谢。
郑建邦:这位记者朋友提的问题我认为非常好。中国近代以来,我们众多前辈的仁人志士们,在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上曾尝试过议会政治和多党制等模式,被实践证明行不通。
孙中山先生在沉痛地总结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曾经讲过一段非常慷慨的话,他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俗习惯和欧美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是和欧美不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和欧美不同”。但既然不同该怎么办呢?不知道。
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包括中国民主党派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在谋求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斗争中,逐步探索出在中国实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应该是一个既符合国情,又顺乎民意的一个好的政治制度。现在看,70多年过去了,这个政党制度确实有它的独特优越性。
大家看看,我们中国历史很悠久,中华文明五千多年了,人口众多,民族也多,56个民族一个大家庭,这个社会存在着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和各个团体,大家共同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有很多具体的意见和诉求,有多样性。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我们强调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这个国家有一个主心骨,有一个领导我们前进的核心力量,同时也强调要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我们现在讲叫落实全过程人民民主。切实做到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包括我们民革在内的八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我们通过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能够及时地把各方面的意见汇集起来,提供给中共中央决策层做决策的参考,这样就能够形成一个强大的国家治理的合力。
刚才我讲到,建国70多年来,我们这个国家能够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个新型政党制度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的历史,还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的未来。去年年底,我们八个民主党派都换届了。换届以后,我们民革的新一届领导班子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规划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主要打算是四个方面:
一是把好政治方向。这个政治方向是什么?就是赓续民革前辈们和中国共产党人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同时,在新时代,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向着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中国共产党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
二是强化自身素质。参政党要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必须有一个较高的素质,我们今后这五年要对标对表建设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这个标准,努力加强民革自身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
三是切实提高民革的履职能力。我们在这方面要紧紧围绕民革社会和法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三农”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还有做好专项民主监督工作。刚才丁仲礼主席介绍了民盟的工作情况,我们民革是负责湖北这一段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民主监督,任务也很重,我们一定把这个工作做好。
四是树牢规矩意识。一个政党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参政党,都要有纪律,都要讲规矩,才能不负历史和人民的重托。民革在这方面要坚持以党为师,要端正民革的党风政风,切实履行好民革作为参政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形象。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
如何凝聚侨胞力量,为国家发展以及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作贡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我的问题提给致公党中央主席蒋作君,有统计数据显示,近35年全球华侨华人的数量增长了近1.6倍,目前约有6000万人。请问蒋作君主席,作为联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民主党派,致公党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凝聚侨胞力量,为国家发展和促进中外民间友好交流作贡献的?请您主要介绍一下开展的工作。谢谢。
蒋作君:感谢你的提问,和对致公党的关注。正像你开始介绍致公党那样,致公党是具有侨海背景的,所以我们的履职也注重发挥侨海特色。早在1949年9月21日,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公党就递交了《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实行护侨政策案》,这是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份党派团体提案,也是致公党体现侨海特色、为侨服务的第一份提案。
我再举一个近一些的例子,在座的记者朋友可能都看到过,在去年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上就展出了我们致公党支援海外侨胞抗击新冠疫情的“致公爱心小包裹”,这里是有故事的。2020年初,当新冠疫情暴发时,许多海外侨胞和留学生通过致公党给国内捐献口罩、呼吸机,还有的贡献治疗新冠肺炎的药方。当海外新冠疫情扩散蔓延至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时,作为我们具有侨海特色的致公党,迅速开展了关爱海外侨胞抗击新冠疫情专项行动,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向海外侨胞寄送我们“致公爱心小包裹”,当时我们向68个国家、2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寄送了1.3万余个“致公爱心小包裹”,使海外侨胞感受到了来自祖(籍)国的温暖。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致公党中央机关时,殷切希望我们致公党要切实做好侨海大文章。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一方面汇聚侨智侨力,服务国家大局,以侨为桥,传递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多种平台,为留学生归国服务创造条件;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反映中企和华商“走出去”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我们也鼓励和支持海外侨胞为其住在国作贡献。这里我也举个例子,菲律宾宿务华侨华人,他们就有“三件宝”——志愿消防、义诊和华人学校,这是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的,我们访问菲律宾时所见所闻,对这“三件宝”都赞不绝口,这“三件宝”就是菲律宾宿务华侨华人融入当地社会,为当地服务、为当地作贡献的“三件法宝”。目前我们致公党与世界上近70个国家、近40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扬优良传统,发挥侨海特色,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见证者、亲历者和参与者,在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团结奋斗,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谢谢大家。
如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人民政协报全媒体记者: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请问何维主席,作为医药卫生为主要界别特色的参政党,农工党是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参与到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当中的?谢谢。
何维:感谢你的问题。健康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国之基。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健康中国建设。我国卫生健康事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性成就。尽管我们历经了近三年的新冠疫情的严峻考验,但是我国的主要健康指标跃升中高收入国家前列。
作为以医药卫生为主要界别的参政党,我们大概从两个方面来参与这项工作。第一,党和政府关注什么问题,我们就作为一个参政议政的重点。第二个是我们关注的一些存在短板弱项、矛盾突出的地方。
过去五年,我们主要关注的,一是体制机制问题。比如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改革公共卫生体制和卫生应急管理机制、推进“三医联动”。二是关注卫生公平可及,加强对基层的支持,健康扶贫、医保体系的建立等等。三是关注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癌症攻坚、强化生命科技战略力量,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这些问题。
到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深入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未来五年关注三个问题:一是关注“一老一小”的问题。针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问题,我们将在养老、生育支持政策方面建言献策。二是关注威胁中国人民健康的问题,一个是重大传染病的威胁;二是重大慢性疾病的威胁。三是关注中国人民的健康问题,我们要关口前移,进行健康促进,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总之在这些方面我们会积极献策。在这个过程中凝聚共识,扎实履职,并且加强自身建设,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切实担负起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责任。谢谢。
参政党如何坚持“在正道上行”
团结报、团结网记者:请问蔡达峰主席,民进先贤马叙伦曾经说过,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作为民进中央主席,您是如何理解马老这句话的?民进作为参政党是如何坚持在正道上行?做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的?谢谢。
蔡达峰:谢谢你对民进的关心,马叙伦等民进的老一辈领导人在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团结合作的过程当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铸就了我们民进的优良传统。“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是民进老一辈领导人践行一生的政治信念,也是对我们民进人的政治嘱托。继承好他们的政治信念,关键是要搞好政治交接,这是民主党派的永恒使命,也是长期课题。
政治交接的目的就是要坚持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交接的内容当然也是多党合作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包括各民主党派的政策纲领、政治信念、政治品格以及优良传统。做好政治交接,就要加强自身建设,自身建设是深化政治交接的重要举措。
去年12月,民进十三大召开,选举产生了十五届民进中央领导机构,顺利完成了组织换届,为民进的政治交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换届以后,新一届民进中央首先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化“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切实增进对多党合作历史,对我们民进的会章会史和优良传统的认识,从而坚定我们的政治信念,增强我们深化政治交接的责任感。
第二,我们要扎实推进组织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及时开展换届以后的培训工作,着力提升政治把握等五种能力。同时我们要贯彻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相结合,完善民主程序和岗位责任制,发挥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表率作用。同时我们要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和组织发展工作,坚持发展与巩固相结合,有计划稳步发展的方针,突出政治标准、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我们的发展质量。加强青年会员工作,增进各界别会员之间的联系,激发我们广大会员的积极性。
第三,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坚持多党合作的政治准则,提高议政建言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能力,把学习大政方针作为履职尽责的首要任务,改进调查研究的方法,完善集智聚力的机制,提高履职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信息化水平。
第四,努力践行优良作风。发扬民进的优良传统和老一辈领导人的高尚风范,开展作风建设主题年活动,自觉践行民主、团结、求实、清廉的作风要求。加强自我教育,以优良的学风引领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严格纪律要求,以实际行动反对“四风”,体现民进的良好形象。
最后,我们要增强制度建设效能。不断健全我们的制度体系,完善我们的制度规定,要把制度执行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纪律教育和纪律执行,开展内部监督,守住行为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寄语我们各民主党派,希望我们把与党同心、爱国为民、精诚合作、敬业奉献的多党合作优良传统赓续下去,把老一辈政治信念、高尚风范和同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传承下去,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薪火相传,这也是对我们民进的要求。民进中央将以换届为契机,以政治交接为主线,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以自身建设的新面貌为多党合作事业增添新气象。谢谢你的提问。
如何突出“台”字特色和乡情亲情优势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我想问台盟中央苏辉主席,我们注意到,尽快恢复两岸民间正常交流往来是当前两岸的主流民意。近年,大陆方面在造福台湾同胞、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方面持续出台和完善了政策举措,并一再向台湾方面表示,希望取消对两岸往来的人为限制。请问苏辉主席,在当前阶段,台盟将如何突出“台”字特色和乡情亲情优势,为恢复两岸交流合作、深化融合发展作出努力?谢谢。
苏辉: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和对台盟工作的关注。长期以来,我们着力突出“台”字特色,充分发挥台盟自身特色优势,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落实“心连心、实打实”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对台工作,为构建台盟对台工作大格局作不懈的努力。
我们主要工作大致有这么四个方面:
一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引下,全盟参政履职发出更多的“好声音”。我们聚焦岛内统派政党团体和两岸经济融合的进程,组织全盟开展了“推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深化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重点课题调研,几年来形成了220多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推动相关惠台政策措施落实和落细献计出力。我们积极为两岸交流搭建一些平台,近年来我们与相关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联合举办了“海峡论坛”“海峡两岸休闲农业发展研讨会”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两岸品牌交流活动,对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起到了一些助推作用。
二是服务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坚定不移反“独”促统。我们紧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祖国统一举办系列两岸交流研讨活动,争取最大范围、最大程度地团结两岸同胞,共同坚定不移地反“独”促统。台盟中央对台交流有一个重要的品牌活动,我们叫“大江论坛”。五年来,这个论坛一直将反“独”促统作为鲜明的主题,我们邀请台湾统派人士参加这个论坛,共同表达追求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在纪念台湾人民“二二八”起义75周年座谈会等重要活动中,我们都要邀请岛内统派人士和台盟盟员们共同发出促进祖国统一的正义呼吁,充分反映两岸同胞反对“台独”、期盼两岸和平统一的心声。
三是发挥台盟乡情亲情优势,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我们把两岸元素融入到社会服务工作当中去,通过举办一些活动,特别是举办两岸融合发展交流营这样的活动,邀请一些台湾青年朋友们体验式地参加活动和交流,让他们感受祖国大陆各领域的发展成就,体悟两岸融合发展的时代呼唤,希望他们参与进来。特别是民主党派在对口帮扶贵州毕节这样的帮扶工作中,我们台盟中央在贵州毕节赫章县,邀请台湾青年来参与我们脱贫攻坚这个重大的、伟大的历史进程。他们来了看了以后很有感触,因为在赫章99%都是少数民族,所以他们看了以后就说,没有想到赫章的少数民族,在上学、就业、住房等等这些方面,都受到了非常好的照顾。所以他们感受特别深。这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活动也拉近了两岸同胞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也促进了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当中,台盟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使命担当积极参与当中。
四是以历史引领、以文化融合、以政治引导,探索多种形式,增进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在我们每年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佳节,举办一些“我们的中国节”这样的系列活动。我们也通过云端跟岛内同胞和大陆的台胞在一起,共同欢度中国传统佳节,这个活动得到很多台湾同胞的喜爱,也在更大范围展现了两岸同胞心手相连的深情厚谊。同时举办台盟盟史回顾展、台盟历史陈列展,邀请台湾青年、台湾企业家参与我们的盟史展陈工作,让他们了解台湾的历史,让他们了解台盟的盟史,从而能够扭转一些岛内民进党“台独”史观对他们的恶劣影响。所以有的台湾青年朋友看了以后发出感叹,说在这里了解了很多在台湾看不到也学不到,特别是被淹没的一些历史真相,他们认为这是一堂很生动的历史的“补课”。所以这些活动我们觉得既很有意义,又很有必要。
今后,我们要继续发挥台盟自身特点和优势,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深化与台湾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团结最广大的台湾同胞,继续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推进祖国统一进程,凝聚两岸同胞力量共圆中国梦。谢谢。
如何助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光明日报记者:当下,世界上科技竞争日趋激烈。请问九三学社中央武维华主席,作为与科技界紧密联系的民主党派,在助力和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方面能够发挥什么样的独特作用?谢谢。
武维华:由于时间关系,我也简要地回答一下,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中共二十大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对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前瞻性的部署。大家注意到,二十大报告首次单独成章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进行了统筹部署,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于教育、科技、人才事业的高度重视。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研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实现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历史性突破。进入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明确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就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战略支撑。
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主动作为、履职尽责,是民主党派发挥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所在、价值所在。作为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九三学社与科技界联系密切,过去70多年,九三学社广大社员始终坚持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科教兴国方面积极建言资政、凝聚科技界共识。例如,早在上世纪50年代,应该是在1956年,我们就有66位社员参加了当时的“12年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也是在50年代,也有十多位同志荣获了新中国的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再比如,1986年,九三学社的一些成员,包括王淦昌、陈芳允等,提出了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推动了大家所熟悉的“863”计划出台。最近十几年来,九三学社坚持围绕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等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
新时代新征程,九三学社作为科技特色鲜明的民主党派,我们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助力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首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激发所联系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攻克核心技术的干劲和韧性,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不懈努力。其次,要紧紧围绕落实中共二十大的战略部署,积极履职尽责,议政建言,聚焦健全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基础研究、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的重要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第三,要把更多的优秀科技人才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引导动员大家共同为科技自立自强而奋斗。支持和鼓励广大九三学社成员和所联系的科技工作者,将科技创新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和需求结合起来,瞄准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的关键核心技术,执着追求、攻坚克难,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建功立业。我就回答这些。谢谢。(来源:新华网文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