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用 “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3-07 09:55:15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潘鲁生就“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加强乡村文化与道德高地建设”等进一步提出建议。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用 “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全国范围内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与创造性进一步提升,加之数字经济发展、网络电商普及,国货国潮国风蓬勃兴起,传统工艺呈现新的发展优势。统计显示,在商务部认定的1128家老字号中,具有非遗要素的老字号为822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老字号中,传统技艺类占88.6%,且目前已有5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入驻淘宝平台。另据《2021非遗电商发展报告》,过去一年,有1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带在天猫年成交过亿。传统工艺文化赋能经济及区域发展的优势不断显现。

  因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我就“推进民族地区传统工艺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注重加强乡村文化与道德高地建设”等进一步提出建议,希望国家文化、经济乘势而上,进一步发展发挥好传统工艺的赋能作用,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在提出相关提案的同时,联系山东省发展实际,也形成了关于“山东手造”助力乡村振兴的认识和思考。

  一直以来,山东省是传统工艺大省,工艺品类全,发展均衡,基础雄厚。据统计,在统工艺振兴项目目录中,山东省20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国家首批传统工艺振兴项目,省文化和旅游厅、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共同公布首批山东省传统工艺振兴目录12大类别89个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全省黄河流域范围内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项,国家级名录项目103项,省级名录项目307项,市级名录项目1520项,县级名录项目2997项,分别占全省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名录项目总数的45%、41%、36%、23%;现有国家级传承人49名,省级传承人231名,市级传承人1404名,县级传承人3014名,分别占全省各级名录总数的54%、52%、54%、38%。一直以来,山东省的工艺美术行业整体收入居全国前列,如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制造、抽纱刺绣工艺品制造玩具制造等均创造了可观效益。

  当前,省委宣传部等出台《“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为把握发展机遇,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创新性、提升性、联动性发展做出了科学规划,形成了“山东手造”的发展策略和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彻“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理念,落实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重要部署,打造“中华传统工艺博览会”等系列平台,发展手造产业,将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工艺振兴,促进和带动乡村振兴,实现手艺文化对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在生态化、创意化以及“文化IP”赋能化的促进作用,具有现实意义和广阔空间。相信以“山东手造”为重点,汇集全国优秀手造品牌资源,致力实现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走向现代手工制造产业,从供欣赏的工艺品走向生活日用品,从重视工艺大师走向全面关注一线工匠,从传统作坊走向现代作坊工场,从“来样加工”的代工走向自主设计品牌,从单一经营走向网络多种经营,在服务生活、创造价值中实现中华传统工艺振兴。

  从长期调研情况看,乡村是美丽的家园,绿水青山、良田沃土是生产的基地,是生活的田园。乡村也是民间文化创新创造的宝库,传统工艺等富有创造力的“匠人”文化艺术样式在乡村。乡村丰富的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是脱贫致富的资源基础,推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关键。回想“手艺农村”特色文化产业扶贫计划的调研和帮扶过程中,一方面,在创意经济、体验经济的背景下,消费具有多元化、个性化和讲求低碳环保的特点,手艺生产与之契合,而且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的生产形式和土生土长的经验传承文化,能够充分吸纳老人、妇女以及男性青壮年等乡村人口发展生产,并因其乡土特色愈来愈受到关注而有良好的市场,有助于促进就业、创收致富;另一方面,以文化为杠杆、为驱动解决的经济发展问题,不仅经济受惠,而且有助于应对解决与文化相关的社会民生问题。所谓“小手艺创造大财富”,解决的不只是村民脱贫致富问题,更是为应对空巢留守以及产业调整过程中农民工回流等问题提供现实的解决方案。比如临沂的柳编工艺产业,带动当地杞柳种植、加工、贸易、产品配件以及包装、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较好地实现了行业辐射的规模效益,助力革命老区实现脱贫致富。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发展生产、就业致富,产业兴旺、家庭和睦,人们有了乡土的归属感,也减少了外出打工造成的老人、孩子留守问题。这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我们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成果展”上展示和推广了这样的发展经验,传承文化,发展生产,脱贫致富,走出的是一条文化致富、创富之路。山东省“手艺农村”在全国形成示范效应,风筝、年画、柳编等等,从个体到集体,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形成了以手艺带农户,以农户带农村,以农村带基地,以基地带销售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乡村手艺特色文化产业独特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传播优势,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在“山东手造”的带实现动下,还将实现新的提升与发展。(潘鲁生,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省文联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来源:大众日报 赵琳)

[ 责任编辑:徐鹏程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