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 正文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来源: 文化视界 2022-03-02 14:12:08
  在今后这个半年时间,一方面要考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总结收尾,更重要的是考虑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战略任务和主要举措。

  总结国企改革新经验、研究下一步改革方向战略

  ——中央深改委第24次会议国企改革精神的解读

  李锦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从新年开始,就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总结和今后国企改革的方向战略和任务问题已经写过好几篇文章。昨天看到人民日报的重点文章,看到四个“更”,更加有力就是“更好”的意思,对于下一步的去向还是看得不是太清楚。包括国资委前几天的会议,重点是部署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尾。

  在今后这个半年时间,一方面要考虑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总结收尾,更重要的是考虑今后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国企改革的方向、目标战略任务和主要举措。

  看到了今天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24次会议,标题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这次会议有几个问题,科技是一个特殊的议题,所以把它放在标题里来了。细心一看,实际上对国企改革的总结和战略发展提出了方向性的要求。总体上,解决了方向盘、指南针问题。当然,很多问题还有待于深入研究与领悟。

  现在,分十四个要点做提示性的解读。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第一个看点:纲领。

  在会议消息开始提出纲领性一段,有138个字,这里面强调了几层意思,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前提。党的领导与市场经济是两个“一以贯之”的体现。注意到,这里把“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一个要求,再制定政策文件时,“更高水平”是一个口径,要加强的。第二层意思是讲两个“毫不动摇”;第三层意思,是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16个字”。第四层意思,是作用,不管是国企改革还是发展,就是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到2035年乃至2050年这个历史阶段,国企要在这个过程中做贡献,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这一段应该理解为纲领性的要求。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第二个看点,是目标。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提出“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这“16字”目标。这是一个重要的看点。

  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启动国有重点企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作出了部署安排。在6月13日,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国有重点企业在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中,要着力提升战略引领、科学管控、精益运营、价值创造、自主创新、合规经营、科学选人用人、系统集成等八大能力。到2022年,企业总体管理能力明显增强,部分国有重点企业管理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提出16个字目标,是重要的推进。

  世界一流企业必须有卓越的产品,何谓卓越卓越的产品?就是杰出的,超出一般的,能够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头,强出一截,好出一倍。何谓卓著?优异而显著的意思。优异说的是内涵,品牌的内涵应该蕴含优秀的文化内容,思想内容,精神内容,质量内容;卓著说的是品牌的声誉,好品牌应该家喻户晓,应该世界闻名,应该成为世界经济市场的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何谓创新领先?这是发动机。无论是产品卓越还是品牌卓著,都需要创新领先不断催化、蝶变、升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治理现代,是护航舰。好产品好品牌,还需要好治理,好治理的关键是治理现代化,再好的产品和品牌,如果还用老掉牙的管理模式,也必然把企业拉垮。现在,我们的企业治理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西方化,一切都以外国为标准;一种是传统化,依然沿袭传统模式。这种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企业要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中不断促进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应该打造具有中国智慧、中国魅力、中国活力,中国话语权的治理现代新模式。

  第三个看点,20大前的总结任务。

  20大前有两项任务,首先这里讲了三项要求,一个改革任务是要纵深推进,又要有新气象、新面貌。要注意“纵深推进”这个词,可能下一步就是以”纵深推进”来代替”全面深化”。

  第四个看点,总结的内容。

  三个时间座标,一个是18大以来,一个是19大以来,一个是三年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经济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五年来的改革,和过去做对比的,什么成效?对现实的的经济发展起什么作用。当然,总结新经验是重点。

  第五个看点,是未来重点。

  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未来一个时期,少的是五年,多的是更长的历史时期,要研究改革的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攻方向,注意这里讲的是“主攻”方向,不一定要说更多的话了。第二个是战略重点是加上“战略”两个字,那么重点是什么,那科技这块是重点了。这个材料应该是像新的顶层设计,和老的顶层设计有什么区别呢?确实是需要动脑筋的。

  第六个看点,总结的重点。

  总结要做到什么呢?要激发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的活力和潜能,要激发这个潜能。为发展政治环境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不光是经济问题,而且要为政治问题。这就使我们想起了总书记所强调的,共产党的执政基础包括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需要在制度上进行总结,在制度体系上做得怎么样,是总结的深度。20大是宏观上强调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总结的视角要更高一点。

  第七个看点,原创技术的16个字。

  科技创新放在一个极为特殊的位置。会议强调,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拱结,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的策源地。这里提出原创技术的16个字,是能力的标志。关于科技创新,这里是一个完整的小纲领。原创技术放在非常特殊位置,这样焦点就聚准了。

  第八个看点,人才培养,是教育方面。

  要全方位深化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培养、选拔、评价、使用、保障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技术人才,实际上把国企科技创新的链条向前延伸了,就是在教育上,在基础学科的培养上下工夫。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第九个看点,金融国企高质量发展。

  要建立现代金融体系,适应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这里显然还是对民营企业给予充分地关注。当然,国有企业关于实体经济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同样对国有金融企业是有必要强调。

  第十个看点,行业领军企业。

  这是作为专门一个段落介绍的。18大以来,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这一条对国企,行业领军企业,中央企业都说是行业领军企业。在行业领军方面,“专、精、新、特”这个词进一步得到了强大,要培养这样的企业。

  第十一个看点,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以来一直在强调创新,对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包括对管理的创新,商业模式的创新多次提出了要求。创新重点是企业创新。

  第十二个看点,产业链。

  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尤其对产业链的末端提出了要求。会议强调要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动产业技术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这个“两化”,已经提出一阶段了,而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得到重视。因为我们的国企,尤其是央企,很多是集中在产业、产业的上游,在能源、资源型行业占住主导地位,怎么向产品端,也就是说产业链的下游转移。而且在产品、服务方面要提高,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的要求。

  第十三个看点,国企的监管和服务问题。

  会议强调,要推动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地结合,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的效能,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主动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统筹发展安全,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拓市场。这里面尤其要注意到政府监管和服务的效能,而不是经营的效能。在前一阶段的改革中,我个人觉得在监管的方面强度相当大,服务的强度小了,很不成比例。可以说,在保护和激发企业的活力方面还是有明显差距的。改革最终还是让企业有活力,而不是把改革管死。在相当范围,这可能要作为一条不足来看。

  第十四个看点,改革的系统集成。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强化重点改革任务监督落实。综合改革试点已经开展一段时间了,包括国资委主抓的“双百行动”、上海、深圳、沈阳、青岛等地的区域试点,这方面要快一点总结经验,怎么综合试点的,改革形成新的优势,这方面要把它总结出来,再全面推广,恐怕是今后的一个重要任务。

  看到了今天的人民日报刊登的中央深改委的24次会议,深改委过去叫深改组。这是成立深改委以后的一次重要会议,有些是讲整个改革,但是重点是研究国企改革的问题。实际上,国企改革很多重要精神已经披露出来了,对于国企改革的方向、战略、原则、任务也都提出来了。

  我有一个感觉,要不要再搞新顶层设计,是一回事。新的国企改革安排,可能是动态的、发展的、有成效的改革,而不是固态的,按照原来老的套路走。今后改革,可能根据目标确定改革的任务。这样,改革可能就呈现了两条思路,一条思路是按照过去所讲的国资监管、投资经营公司、混改等等,作为一个纵向式向前推进。在当前总结时,可能觉得总结非常难,做定性的分析一般的可以,定量的分析还是无法做出来,只能用“更加”这个词来笼统的讲。

  第二个思路,先提出目标,根据今后五年,乃至若干年后确定目标,再确定改革的手段。这就抛开原来的思路。今年是以稳中有进,以稳增长为目标;那今后的五年以及更长时间,是现代化强国与世界一流。世界一流这个词就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果按照传统的设计思路,好做。结果可能是把名词堆积在一起,大家感到“不过瘾”,做起来无非把原来的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和顶层设计乃至更早的文件拿出来再说一遍,功夫用在扣字眼上。再一个思路就是先确定目标,类似生产线的“倒流水”作业。确定目标以后,根据改革实现的目标把改革作为一个手段一项一项列进去,这个思路就要费大功夫了。

  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听到中央关于国企改革的新的精神、新的要求,只是笼统的讲要把三年行动完成。昨天的中央会议把这些重要的目标提出来了,引领我们往前走,这对我们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巨大的推动。

  党中央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下一步重点在怎么领悟怎么落实,怎么贯彻上下工夫,在任务举措上做更多的思考。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无论如何,在今两三个月,要在总结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现在要分成三个板块来总结,一个板块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总结,一个是从19大以来的总结,一个是18大来的总结。五年以来的总结,总结出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怎么总结,总结的内容是这“三新”。我们回过头来要考虑,这一阶段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和任务基础,就要为下一步总结做好铺垫。尤其要总结在制度建设上,也就是说在制度、体制、机制方面总结,怎么总结,看来也不能简单地用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组等几条去总结,还是要虚实结合,更有历史纵深感,更有理论深度。

  以上是学习中央深改委会议,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和发展讲话精神的一个初步思考。因为时间急一点,先把要点呈现出来,还需要深入学习思考,待深入学习后再和大家做进一步的交流。

  附:人民日报消息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强调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李克强 王沪 宁韩正出席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28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指导意见》、《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意见》、《关于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的指导意见》。

  会议审议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1年工作总结报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

  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发展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实现更大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切实解决贷款难贷款贵问题。要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确定人才培养规模,优化结构布局,在选拔、培养、评价、使用、保障等方面进行体系化、链条式设计,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国家创新发展急需的基础研究人才。要推动国有企业完善创新体系、增强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克强、王沪宁、韩正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保护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一些行业领军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要支持引导行业领军企业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加大培育力度。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主动开展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要坚持壮大实体经济,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服务。要支持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将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提高政府监管和服务效能,保护和激发企业活力,注重维护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更多优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拓国际市场。

  会议强调,党中央部署实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领域短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补齐县域、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金融服务短板,促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融合发展,提升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有效发挥商业性、开发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作用,增强保险和资本市场服务保障功能,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完善普惠金融政策制定和执行机制,健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制度规则、基层治理,加快完善风险分担补偿等机制,促进形成成本可负担、商业可持续的长效机制。要高度重视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严的氛围,把严的要求落到实处,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坚决惩处金融领域腐败,查处违纪违法人员。

  会议指出,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要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加快建设高质量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体系。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人才深怀爱党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要优化人才发展制度环境,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发挥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既要培养好人才,更要用好人才。

  会议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服务北京冬奥会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推进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要把准战略方向,围绕事关国家安全、产业核心竞争力、民生改善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原创技术供给,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在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创新协同、促进成果转化、优化创新生态上下功夫,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强化责任链条,加强协同配合。

  会议指出,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加强对改革工作整体谋划部署,推动各项改革工作接续递进,改革成果不断深化,实现了在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的目标。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推动改革同落实“十四五”规划结合起来,同党中央部署各领域各方面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推动改革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我们集中力量解决发展急需、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问题,及时部署出台改革举措,发挥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以改革办法解决发展难题。我们把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支持推动有条件地方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强化重点改革任务督察落实。我们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统筹党史学习教育和改革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信念和信心,继续开拓创新,为深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营造了良好氛围。

  会议强调,今年下半年要召开党的二十大,改革工作既要蹄疾步稳、纵深推进,又要有新气象、新面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动落实党的十九大以来部署的改革任务,加快推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突破、落地见效,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入总结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新进展新成效新经验,抓紧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攻方向、战略重点、任务举措,激发全党全社会改革创新活力和潜能,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创造良好制度条件。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人民日报)

作者简介

【李想集锦】㊽丨中央第24次深改会传递了国企改革哪些重要信息?

李锦,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首席政策专家。

新华社高级记者。2010年后,相继担任中国企业报总编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中企之声研究院院长等。

重点做企业理论政策研究、课题研究、经验总结工作。十八大以来,解读70多份党中央、国务院与国资委企业文件与会议精神,去年接受媒体500多次采访。被舆论界称为“中国国企改革舆论旗手”“国企政策新闻第一解读人”。

改革开放来所写“思路型”调查为45位中央政治局委员批示。1982年,邓小平听取汇报并称其对改革“有发言权”。

出版专著《资本经营理论的提出》、《深度》等32部。

[ 责任编辑:徐鹏程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