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1年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年会上,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提出,人民币近期的连续升值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要重点关注疫苗接种和经济重启的进度。如果发达国家率先实现群体免疫,将消除中国疫情防控和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
汇率升贬值因素此消彼长要注意升值持续一段时间后市场预期的自发调整
2020年6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七个月,累计升值幅度超过10%。在升破7之后,2021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5,进入6.4区间。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受到哪些因素的推动?
管涛提出,从市场逻辑来看,任何时点上影响汇率升值和贬值的因素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不同时候不同因素对汇率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升贬值因素的影响是此消彼长,跌多了会涨,涨多了会跌。汇率是相对价格,是两种货币的比价关系,因此不能只看中国发生了什么,还要看海外会发生什么,这种相对基本面的变化会对汇率产生影响。给定基本面的情况下,如果市场情绪偏多,选择相信好的消息,人民币就升;如果市场情绪偏空,选择性相信坏的消息,人民币就跌。基本面不能简单推导出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去年下半年以来人民币的升值是多重利好共振的结果,包括中国疫情控制较好、经济恢复好,美元走势弱,导致人民币一路升值。
接下来人民币会不会升破6?管涛表示,他认为破6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不能说一点可能性都没有。如果说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浮动汇率的问题,容易出现超调,而且这种超调,很多时候市场不能马上纠正,会持续一段时间。
管涛还提出,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有两个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人民币汇率变化快,并不意味着升值的压力大,升值的预期强,恰恰是在人民币汇率该动的时候动起来了,及时释放压力,避免预期积累。二是升贬值因素影响人民币此消彼长,要注意汇率短期内已经累计了一定的升幅,持续了一段时间,随时可能发生市场预期的自发调整,或者招致更多的政策调控,也可能会改变市场的预期或者汇率走势。
汇率走势短期内要关注疫苗接种和经济重启的进度长期关注市场预期变化
对于今年汇率将会如何走,管涛总结了七大影响因素:疫情控制、经济复苏、出口前景、金融风险、中美利差、美元走势、大国关系。
从疫情控制来看,从去年年底开始,欧美国家开始接种疫苗,中国现在也开始接种,中国通过非药物干预方式取得疫情防控方面的领先优势已经不存在了。另外,中国可能存在免疫落差,而且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初期疫苗供给有限,按照国家卫健委专家的预测,如果全国人民要接种疫苗达到群体免疫的水平,是很困难的。要维持目前防范输入型病例的防控措施,必然对中国经济的重启、经济社会活动的正常化,特别是对外交往,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就还需要看中国疫情防控能否保持领先优势,同时还取决于人民币的资产属性,是避险资产还是风险资产,如果是风险资产,就利空人民币;如果是避险资产,就利好人民币。
从经济复苏来看,疫情控制住以后,全球经济逐步重启,中国疫情防控带来的经济复苏的领先优势可能就消失了。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去年世界经济衰退4.4%,中国经济增长1.9%;明年全球经济反弹5.2%,中国增长8.2%,中国相对全球的优势不是那么明显了。今年稳增长实际上仍然不是很轻松的工作,仍然强调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如果明年经济回落,将会影响市场的情绪,对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带来影响。
出口前景方面,今年中国出口超预期,持续正增长。如果接下来疫情控制住,全球贸易反弹,欧美有低基数优势,2021年贸易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亚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如果我国达到亚洲平均水平,意味着中国明年的出口市场份额大概率是下降的,出口份额回落有可能成为市场重新做空人民币的理由。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世界经济重启受阻,会抑制我国的出口空间。另外,由于疫情之下国际物流受阻,将来能不能出口不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生产能力,而是能不能把货物运出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疫情长期持续,出现关键的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断供的话,中国相关的产业链、供应链正常运转会受到影响。最近中国的汽车产业、电子产业出现了芯片断供的问题,这些都会带来一系列影响。
美元指数方面,疫情控制住以后,全球经济重启,大概率会发生市场避险消退,美元走弱,人民币继续走强。但是疫情控制住以后,美元走弱持续时间、累计幅度取决于主要经济体经济修复的速度。如果疫情没有控制住,经济复苏不如预期,避险情绪重新上升,可能会重新推高美元。
管涛指出,短期内要关注疫苗接种和经济重启的进度,更长的时间要关注市场有可能出现审美疲劳,今年的利多因素,在市场反应变化下可能重新对一些利空敏感,会影响汇率的走势。对于今年的汇率政策,预计外汇政策将是汇率弹性增加,有序扩大流出,适当调整流入。内外部不稳定因素比较多,政策需要有足够的弹性和灵活性,才能更好应对外汇形势的瞬息万变。(顾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