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海学习现代服务业
是青岛承载的国家战略最大化落地的需要
也是青岛经济产业发展到现在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门类广、专业性强,在与各行各业的互生成长中,逐渐形成了强大的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无论是国内的北京、上海,还是国际的纽约、东京,核心城市一定是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城市,全球资源一定向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区域聚集,现代服务业不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话语权。
而上海最引人瞩目的现代服务业,无疑是贸易和金融。
其中,上海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的贸易探索,用制度创新打破了过去以土地、资金等资源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让中国从世界工厂走向世界市场;
上海的金融业则以资本为链条,串联起了全球一个又一个高端产业链,立足中国赋能全球,本地的制造业也因此得到源源不断的动能,上海因此也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市。
青岛到底该如何借力上海?不妨看看对上海贸易和金融的一线探访:
上海自贸试验区:敢为天下先跑出改革创新“加速度”
上海自贸区,让中国走向世界的“门”开得更大。追寻自贸区的起点,必然要从外高桥开始。外高桥位于浦东新区北部,1992年,这里出现中国的第一个保税区;2013年,这片区域成为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张秋平2006年来到自贸区物流园区,园区物流企业由最早的8家增加到现在的近百家,他亲眼见证了这一变化。
货物贸易日渐增长,外高桥也成为许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站。
拥有钢琴界顶级品牌的施坦威公司很早就进驻了外高桥,销售总监吴坚刚入职时,企业只做国内市场钢琴分拨,如今,施坦威已把中国公司变为亚太总部。
2015年4月,上海自贸区扩区运行;2019年8月,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成立,片区间互相携手、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改革的深入。2019年,上海自贸区全年实到外资79.63亿元,占上海全市实到外资总量41%。
从2013年9月扬帆起航,到如今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上海自贸区这片改革试验田推出一项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
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
投资管理制度
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
贸易监管制度
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
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
通过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立起改革开放的风向标。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打造金融开放新高地
上海期货交易所位于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重要的期货市场之一。就在今年6月,低硫燃料油期货合约在上期所挂牌上市,成为我国在能源领域推出的又一个国际化期货品种,中国价格再次在能源领域竞争国际定价标准。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创新探索,正是上海金融业乘风破浪、跨越发展的缩影。近年来,上海围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先后出台“扩大开放100条”“扩大金融业开放25条”“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新政”等多项产业政策,集聚起股票、债券、期货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上海清算所、上海保交所、科创板等一大批新型金融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底,上海已集聚了34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机构和115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
持续的开放创新和深化改革使上海金融市场实现了从小到大、市场功能从单一到多元、市场资源从面向国内到走向国际的转变。从上海本地成长起来的浦发银行,通过不断创新,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覆盖银行、信托基金、金融租赁、境外投行等多元化业态的综合性经营集团,2017年,率先对外发布了业内首个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图片来源:浦发银行官网
肩负着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历史使命,上海正从扩大对外开放、集聚优势资源、增强市场功能、防控金融风险等方面持续发力,培育国际一流的金融生态系统,形成一批具有首创性、引领性、示范性的金融改革模式和经验,这对青岛来说,都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开放的桥头堡,上海围绕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抢抓机遇,先行先试,为青岛打好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攻势,努力打造“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的金融发展格局,提供了样本。相信在未来,随着青岛金融业生态圈的不断完善,飞速涌流的金融“活水”将进一步滋养实体经济,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