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回归艺术金融本源——专访山财大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志元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05-22 10:24:34
听新闻

回归艺术金融本源——专访山财大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院长张志元

  金融赋能艺术品市场有助于盘活优秀文化资产、增强艺术品市场活力,是大势所趋。尤其是当前,数字经济已经全方位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金融与艺术的融合更加紧密。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也在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赋能下,进入了一个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是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山东财经大学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院长、资深教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元认为,金融赋能艺术品市场有助于盘活优秀文化资产、增强艺术品市场活力,是大势所趋。尤其是数字经济时代,金融与艺术的融合更是日益紧密、不可分割。日前,就艺术金融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数字艺术资产风险的管控问题,记者专访了张志元。

  打开金融学研究边界

  记者:把理性的金融和感性的艺术两种性质不同的学科融合在一起,难度不言而喻,您缘何致力于艺术金融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张志元:我开始研究艺术金融与艺术投资,始于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互利元年——2010年。之所以选择艺术金融与艺术投资作为金融研究的一个新方向:一是考虑到伴随经济发展与居民财富的增加,人们对美好生活愈发向往,投资趋势也随之向更高层次进阶。艺术品具有文化与金融的双重属性,除了给投资人带来财务收益外,还能带来精神收益与精神价值,这是其他投资品所不具备的,因此艺术品或许是未来重要的投资领域;二是艺术品市场作为重要的投资品市场,国内经济学者尤其是金融学者对此进行系统研究的甚少,这不能不说是投资品市场研究的不足和缺憾;三是艺术作为创造力的代表,是推动经济增长从规模经济到创意经济,解决劳动力结构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变量,而这部分的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四是考虑到金融学科跨界与交叉融合的特性,艺术金融有助于打开金融学科的研究边界,挖掘金融学的内涵,拓展金融学科外延,成为金融学科一个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五是艺术品投资专业性强、门槛高,普通投资者缺乏相关经验,因而研究艺术消费、艺术投资、艺术财富管理及艺术市场发展的趋势和规律,空间巨大。

  记者:近年来,虽然理论界关于艺术金融的讨论颇多,关于艺术金融的论坛、讲座、培训也颇多,但至今仍未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艺术金融概念。而厘清艺术金融到底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对认知艺术金融的本质、指导艺术品创新实践至关重要。对此基本问题,您怎么看?

  张志元:我认为,艺术金融是指各类围绕艺术品市场主体所进行的资金融通和与之相联系的信用活动的总称。狭义的艺术金融是指围绕艺术品市场主体所进行的投融资活动,如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信托、艺术品质押;广义的艺术金融则包括一切围绕艺术品主体进行的资金融通和信用活动,包括艺术品投资、艺术品融资、艺术品保险、艺术品托管、艺术品租赁等艺术品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伴的各种金融行为。

  新产业、新业态、新探索

  记者:具体而言,艺术金融有哪些基本内涵?

  张志元:总的来说,艺术金融具有四方面基本内涵。其一,艺术金融属于金融范畴,是一种特定行业、特定市场和特定领域的金融行为,是金融与艺术品市场融合而产生的金融活动。其二,艺术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金融的本质是配置市场资源,因此艺术金融的本质是围绕艺术品生产、传播和经营以及其他市场行为进行资源化配置的活动。其三,艺术金融是一种金融创新行为。金融资本与艺术融合需要艺术品市场进行创新,更需要金融进行体制、制度、理念以及技术层面的产品、服务模式创新,这样金融才能进入艺术里面,艺术才能拥抱金融。因此,艺术金融是一种不同资源、不同业态基于融合发展的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其四,艺术金融是一种新的业态。当金融与艺术品市场融合发展时,就会产生艺术金融。这种融合发展不是金融和艺术的简单相加,而是会发生裂变效应,催生新的业态和产业。金融与艺术品市场的融合发展,会按照一定规律,经过艺术品商品化—资产化—证券化这样的轨迹,融合程度由浅入深,业态、层次日趋多样而丰富。

  记者:与普通的、常规产业金融业态相比,艺术金融有哪些基本特征?

  张志元:有两个鲜明特征。其一,非标准化。传统金融一般针对的是可以标准化、批量化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这些商品和服务往往是严格按国家和某一行业、产业的标准和规范生产和销售的。但艺术金融针对的艺术品及其生产过程、经营情况有很大差异性。世界上没有两件相同的艺术品,同一个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艺术品也找不到两件相同的。一个艺术家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情境下创作的艺术品,市场价值也有很大不同。

  其二,高风险性。金融行为本身都具有风险性特征。但相对而言,艺术金融的风险性特征更加明显。这种高风险性的特征主要是由艺术金融标的物的特殊性以及艺术金融的非标准化、艺术品市场的复杂性决定的。首先,艺术品作为艺术金融标的,是一种极其特殊的商品。艺术品本身具有较之于不动产和其他动产更大的管理难度,主要体现在艺术品的真假识别难度大、估值难度大、保存难度大、出现违约后变现难度大等。其次,艺术金融的非标准化使艺术金融的风险呈现多样化、不规则分布和多变特征,风险度量及监测困难,为此设计风险管理以及闭合的风险控制流程和控制措施较难,风险管理难以稳定进行。最后,艺术品市场是一个极度复杂、非理性、不规则的市场。艺术品市场生产、经营透明度较低,交易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艺术品市场存在诚信度不高、制假贩假情况;艺术品不是一种刚需商品,与传统行业和民生关联度较弱,市场主体行为受各种复杂因素影响,市场波动较大,发展不平衡。总之,多层次因素共同作用下,艺术金融与成熟的产业金融相比,风险大得多。

  数字艺术资产的特点、现状与前景

  记者:在数字经济时代,艺术与金融的融合更加密切。近来,您的研究一直聚焦数字艺术资产。在日前举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金融年会上,您发表了题为《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管理》的主旨演讲。您认为,数字艺术资产有何特点?其前景如何?

  张志元:近年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加速,数字经济已经全方位融入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数字化水平更是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与此同时,艺术品市场也在区块链、元宇宙等技术赋能下,进入了一个数字化发展的新时代。数字艺术资产是新型艺术资产,是一种具有数据所有权、有价值、可衡量、可读取的数据资产信息,部分投资者、收藏者对数字艺术品的购买与持有使数字艺术品开始具有了资产属性。传统艺术品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赝品泛滥、估值困难、保管和贮藏不便、交易和退出机制单一等痛点,数字艺术的发展以及相应的数字艺术资产的出现,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可能。更重要的是,数字艺术资产本身具有的存证、社交等先进属性,很有可能使得数字艺术资产在未来整个艺术资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特别是新技术引致产业变革的大环境下,数字化转型、数字艺术品、数字艺术资产形成和发展进程中,将带来大量投资机会。

  记者:您如何看待数字艺术资产投资中的风险与收益的问题?

  张志元:从经济学角度看,数字艺术资产只要具有资产和投资属性,就不可避免地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是面临损失的可能性,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而无法被衡量期望值、不能被计算概率、无法被预知的风险称为不确定性,真正的不确定性是那些不可度量的部分,但这也是利润的来源。数字艺术资产是科技、艺术及金融三者融合的产物,其融合形态、发展历程、最终产物都具有不确定性。此外,无论是科技、艺术还是金融,任一领域的风险管理都十分具有挑战性。因此,在不确定环境中,在拥抱数字艺术资产的同时,如何度量风险、管理风险、创新风控模式仍是重大课题。

  如何管理数字艺术资产风险

  记者:与传统艺术投资相比,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有何特殊之处?

  张志元:之所以着重提及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管理问题,是因为与传统艺术品投资相比,数字艺术资产投资中收益和风险的边界更为模糊。我把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两种:有限模式与无限模式。有限模式就是传统经济和实体经济,比如制造业等,它的收益和风险边界,相对而言,比较清晰;无限模式就是数字经济、虚拟经济和无形资本等,比如NFT等,它的收益和风险边界,是不清晰的,并且伴随其发展,这种边界的模糊性正不断增强。数字艺术资产是一种无限模式下的创造性产物,与传统经济和制造业等有限模式下的产业相比,其风险与不确定性更高。这是因为数字艺术资产的价值往往依赖于市场和社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而这种认可和接受程度具有较大不确定性,无法被准确预测。数字艺术资产市场的早期发展阶段,该市场未被完全探索,其面临的风险具有更大不确定性,对应的投资收益也可能更丰厚。但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投资并不能一味地以风险博取收益,而应去追求风险调整后的回报。总之,在数字化背景下,我们的投资观、风险观和价值观要实现传统式向现代式、数字化的转变。

  记者:具体来说,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

  张志元:数字艺术资产是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兴资产形式,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其一,技术风险。数字艺术资产是科技赋能的产物,面临许多技术风险,如交易安全性风险、存储和传输风险、加密算法风险和技术迭代风险等。其二,市场风险。数字艺术品是一个小众市场,自身缺乏流动性,因此价格波动对可能受到的外部冲击更为敏感。其三,法律风险。由于该领域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数字艺术资产仍存在着法律地位不明确、法律监管不足等风险。其四,金融风险。随着数字艺术资产的逐渐升温,很多投资者对数字艺术资产抱有过高预期,在发行交易过程中易出现过度金融化等风险隐患。其五,平台风险。数字艺术资产基本都以平台为载体发行、交易。截至2022年6月,国内数字艺术品平台已超500家,平台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平台的技术、运营能力等也在接受市场检验,平台是否会被清退还是未知数。

  记者:针对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特点,如何有效管控?

  张志元:数字艺术资产的风险管理需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更需要专业的风险管理经验和知识。因此,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是关键。具体可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健全数字艺术资产制度保障。应及早出台数字艺术资产等监管规范,厘清数字艺术资产的类别,并在数字艺术创作和交易的过程中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第二,辩证看待数字艺术资产,管禁结合并合理引导。数字艺术资产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在活化文化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因此既要通过政策合理引导、放大其独特的作用与价值,又要规范、遏制其过度金融化的倾向。第三,建立识别—评估—设计—监测—处置的闭环体系。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和监测机制,以此来获取相关数据、信息和报告,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第四,构建完善的数字艺术资产监管体系。将数字艺术资产纳入金融监管框架,在数字艺术资产产品铸造、发行、流通等环节实施细化监管要求,建立分层监管结构并重点关注交易行为的合规性。同时,健全监管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打击假借数字艺术品交易从事非法金融活动的行为。第五,立足中国现实确定数字艺术资产应用场景边界。随着国内外数字艺术品市场蓬勃发展,界定数字艺术资产应用场景边界的迫切性日益凸显。通过界定数字艺术资产场景的禁区机制,引导数字艺术资产市场成为促进文化产业变革、丰富数字经济形态的重要推动力。(来源:金融时报)

[ 责任编辑:姚奕骁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