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城控股连同在香港上市的母公司新城发展控股发布了年度报告,新城控股2022年净利润同比下滑88.94%至15.85亿元,新城发展净利润同比下滑96.73%至2.81亿元,新城控股净利同比下滑近九成。
评级体系下调,或将影响后续融资及债务偿付
今年初穆迪将新城控股的母公司新城发展控股的家族评级(CFR)从“Ba3”下调至“B1”,并将由新城发展提供担保的债券的有支持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1”下调至“B2”。穆迪预计新城发展的合同销售额将继续落后于市场,在2023年同比下降15%,至1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并认为该数据要弱于评级为“Ba”的中国房地产同行,这成为新城被降评级的主要原因。新城控股发展相对缓慢也在此次发布的年度公告中也得到了印证。据公开数据显示,新城控股2月份公司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78.0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0.47%,1-2月累计合同销售金额约135.8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8.85%,这一降幅低于穆迪预计的2023年全年15%的预计降幅。
评价体系的下调,显然对新城未来的营收发展并不乐观。不少业内人士普遍担忧评级下调会影响到新城的后续融资及债务偿付等问题。
在新一年的购地计划上,新城董事会审议通过2023年在不超过200亿的范围内开展房地产投资。新城管理层表示,公司策略当前积极密切关注投资市场,但确实以保交付为核心,在充分化解风险为前提的情况下,再谨慎开展以区域为深耕的投资。这一决定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新城将在房地产领域进一步收缩。
与住宅的持续收缩不同,新城控股在商业版图上收获颇丰。上半年,物业出租及管理业务贡献的毛利达31.62亿元,占公司总毛利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6.56%大幅提升至33.74%,对于业绩的影响持续提升。2023年新城商业正式启动深度运营,计划实现商业运营总收入110亿元,新开业吾悦广场及委托管理在营项目20座。
新城一直强调自身“商业+住宅”的运营模式,然而在当下的房地产市场激流中,商业明显表现出了比住宅更大的发展潜力,新城未来依旧坚持两者并重,还是有所取舍,也成为了业内观察的焦点之一。
新城风波不断,内部管理或存漏洞
住宅版块的收缩带来的是员工的巨大压力和员工对业绩的巨大渴望,而这种压力与渴望在没有得到有效管理的情况下,则表现成了违规操作。仅就青岛地区来说,近日就有媒体报道新城云樾晓院业主购买的房屋因质量问题开发商承诺给予赔偿车位,协议签好后开发商却不承认了,而据新城内部人士透露,业主提供的协议并不具法律效益,因为上面的公章为“萝卜章”,此事件是该项目经理和业主串通好的,开发商这边并未承诺赔偿车位。
而在4个月以前,青岛新城也曾被媒体报道公然违背政策要求,通过将自有资金转到第三方公司,第三方公司用该笔费用为客户补齐首付的方式,为购房者垫付部分首付款。
从变相垫付首付款违规售房,到近期的“萝卜章”事件,新城的风波不断,无疑也暴露出了公司管理上的漏洞。
2月10日,新城控股公告披露称,近日公司暂时无法与董事、联席总裁曲德君取得联系,“截至目前,尚未了解到具体原因”。近日,市场信息传出新城集团副总裁兼商业内容发展中心总经理郭楠楠离职。对于新城控股来说,在四年前艰难熬过了创始人涉案危机后,这一次后续的人事及业务动荡也难以避免。
如今,随着国家“保交楼”政策的落地,房地产企业的融资迎来了新一波的利好,但是相比较于这次机遇,如何在当前复杂的房地产市场迷雾中找到前进的方向,进而凝聚团队人心,则是更需要新城管理者思考的问题。(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