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假期刚过,便有民营银行在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收到监管罚单。
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公布的行政处罚表显示,武汉众邦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众邦银行”)因未完整、准确、及时报送个人信用信息被罚3万元。
紧接着,1月4日,威海蓝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蓝海银行”)因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统计报表等4项违规行为被给予警告,合计并处76.66万元罚款。
有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央行、银保监会、外管局三司公告的金融罚单共计11875张,累计开出罚金32.64亿元,包含千万元级别罚单24张。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被集中处罚的对象,其中共有9家民营银行被开出12张监管罚单,罚金合计3136万元。从近日披露的监管动态看,2023年严监管趋势延续。
开年两家民营银行吃罚单
2023年民营银行的首批监管罚单发给了众邦银行和蓝海银行。
据罚单披露,众邦银行此次被罚主要涉及1项违法行为:未完整、准确、及时报送个人信用信息。处罚金额也不高,为3万元。
蓝海银行则主要涉及4项违法行为,包括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统计报表,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以及未按规定履行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义务。罚金76.66万元。
同时,这是一张“双罚”罚单。时任威海蓝海银行纪委书记王卫东对该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等两项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责任,被罚3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众邦银行由卓尔控股主发起,并联合其他多家湖北民营企业联合设立,是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全国第11家民营银行,也是湖北省唯一一家民营银行,于2017年5月18日正式开业,初始注册资本20亿元,于2020年1月16日完成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升至40亿元。截至目前众邦银行官网尚未更新2022年期间的业绩数据。
蓝海银行于2017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是全国第十二家民营银行,也是山东省唯一一家民营银行,主要由7家山东省内民营企业发起设立。
从经营情况看,蓝海银行近日发布的2023年同业存单发行计划显示,该行2022年前三季度部分业绩指标有所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底,该行资产总额为469.8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67亿元,增长2.77%,负债总额为432.7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2亿元,增长1.89%。蓝海银行2022年前9个月实现营业收入14.78亿元,同比增长27.74%,净利润却同比下降6.8%至4.52亿元。
去年9家民营银行累计罚超3000万元
据梳理,近年来,监管对银行业领域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具体体现在罚单数量的增加,以及罚金的增长,大额罚单甚至是千万级别的巨额罚单频频出现。
据企业预警通统计数据,2022年,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管局公告的金融罚单共计11875张,累计开出罚金32.64亿元。
其中,大额罚单不少。2022年央行、银保监会、外管局三司及其派出机构共开出24张千万元罚单,金融机构与一般企业各占一半。处罚金额排前十的单张罚单,罚金均超过1000万元,最高达4410万元。
从被处罚的机构类型来看,2022年被罚的金融机构仍集中在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国有大行在累计罚金和罚单数量方面均是“重灾区”。相比之下,民营银行因同业机构数量较少,监管处罚案例并不频繁。
不过,随着民营银行体量的增长以及业务的拓展,这类机构的监管监管力度也有收紧的趋势。
以近日被罚的蓝海银行为例,从罚金来看,此次的处罚金额超过了蓝海银行去年全年的罚单总和。
据梳理,2022年蓝海银行共收到两张罚单,均在2022年8月披露,合计处罚金额65万元。
威海银保监分局发布的威银保监罚决字〔2022〕10号行政处罚表显示,蓝海银行贷前调查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款35万元。威银保监罚决字〔2022〕12号行政处罚表显示,蓝海银行信贷资金监测不到位、贷后管理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款30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民营银行领域共被开出12张监管罚单,涉及9家银行,罚金合计3136万元。
其中,浙江网商银行是2022年罚款最多的民营银行,共被处罚2次,合计罚金2266.5万元。且单张罚单被处罚2236.5万元,因此成为2022年前十大罚单之一。
2022年1月30日央行杭州中心支行披露,浙江网商银行由于违反金融统计管理、违反征信管理等4大相关规定,机构和个人共计被罚2285.5万元,原因主要为违规经营和违反反洗钱法,同时9名从业人员被问责。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多家民营银行被处罚的违规事由都包含了贷款业务方面的违规,具体包括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等。
所谓贷款“三查”是“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简称。实施贷款“三查”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经营状况以及贷款的风险情况,对于保障银行信贷资金安全十分重要。
受经营贷与房贷利率之间的“利差”驱动,经营性贷款挪用购房的乱象屡禁不止。部分银行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更是为消费贷和经营贷资金流入房地产提供了“可乘之机”。2020年以来,这类违规行为成为监管整治的重点。
民营银行股东多是来自民营实体企业,发展普惠贷款、小B端信贷业务成为民营银行共同的市场定位,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是其主要客群。
对此,有研报指出,在普惠金融贷款投放中,为应对来自大中型银行等同业的竞争,民营银行可能存在监管不严、审批形式化的情况,尤其是在全线上个人经营贷投放时,较难对实际资金流向进行管控。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量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资金紧张,民营银行或将面临不小的资产质量挑战。(来源:头条号“新金融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