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价值不菲并被寄予了厚望的银行牌照,被招商银行硬生生给放弃了。
7月22日,招商银行宣布撤回招商拓扑银行(筹)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的消息,引起市场关注。筹备多年的招商银行旗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为何突然被按下“终止键”?
对此,招行并未进行过多解释,仅表示将依法依规完成后续相关工作,招商拓扑银行终止筹备不会对招行经营造成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招商银行此次终止筹备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中信银行在5年前已经先行一步设立,这就是百信银行,但其业绩一直徘徊在亏损的边缘,截至2021年底已累计亏损超8亿元。
摸着中信银行过河的招商银行,是否是由于看到了直销银行的困局,才决定终止筹备?
筹谋多年却遭遇终止
7月22日晚,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十二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撤回招商拓扑银行开业申请事项的议案》,同意撤回招商拓扑银行(筹)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工作,授权招行高级管理层并同意其转授权相关人士,依法依规办理与撤回招商拓扑银行(筹)开业申请相关的全部事宜。
据了解,招商拓扑银行是招行与京东合资联手打造的直销银行,从获批至今,招商拓扑银行已正式筹备一年半的时间。
早在2017年2月份,招商银行就对外公开表示,拟出资20亿元全资发起设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同时,该行表示,在适当时机,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并在监管批准的前提下,可转让不超过30%的股权,以引进战略投资者。
一年后,招行正式宣布引进战略投资者。2018年3月份,招商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以合资方式发起设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议案》,初始注册资本拟定为20亿元,与战略合作方分别出资14亿元、6亿元,参股比例分别为70%及30%。
当年8月份,招商银行和当时对金融牌照野心勃勃的京东数科,联手成立上海招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分别持股70%、30%。彼时外界就纷纷传言,双方或将以申请直销银行的契机联手成立二者的合资银行“招东银行”。
又过了两年半,随着银保监会一纸批文,招商拓扑银行筹建一事才终于落定,招行的战略合作方的面纱也正式揭开——2020年12月,招商银行发布公告宣布,已获准在上海市与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筹建招商拓扑银行,双方分别认购招商拓扑银行14亿股和6亿股普通股股份。
其中,网银在线正是京东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100%控股的全资子公司,但双方合资的直销银行的名字中却无京东的痕迹。
随后不久,2021年2月,招商拓扑银行就召开了创立大会和董事会,并于2021年3月底通过反垄断调查。
然而,在经过多年的谋划和筹备以后,招商拓扑银行等来的却是终止的消息。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对于突然终止筹备的原因,招商银行并未进行过多解释,而此事一出也引起业内人士种种猜测。有分析师认为,招商银行撤回与京东共同发起的招商拓扑银行的开业申请并终止筹备,可能与合作方的变动相关,也可能是出于招行自身战略布局的考虑;但也有观察人士表示,这或许是与监管加强对平台经济的规范与治理、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关。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对《财经天下》周刊分析称,招商拓扑银行突然宣布终止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或是因为其盈利前景不明,未来难以成为市场主流。
百信银行业绩失色
直销银行并非是一种刚出现的新型银行模式。早在2013年,从北京银行与荷兰ING集团开通“互联网平台+直销门店”的服务模式开始,直销银行就已经走进国内公众视野。
与具备分、支行等多层经营架构的传统银行相比,直销银行基本不设传统物理网点,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业务操作、提供服务。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银行在时间、地域上的限制,一度成为传统银行向互联网生态延伸的代表,并逐渐形成了“部门制的非独立法人”和“独立法人“”两种发展路径。
从非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模式来看,2014年2月底,民生银行直销银行上线,正式开启了国内传统银行探索“互联网”直销的新形式。此后,又有上百家银行陆续推出了直销银行业务和产品。但实际上,在后来的发展中,直销银行的发展走势却并不顺利,其产品结构单一、用户体验不佳等缺点也逐渐凸显,甚至部分银行的直销银行App已经被下架整合。
而起步较晚的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似乎为传统银行带来一线曙光。2017年11月,中信银行与百度联手打造的中信百信银行开业,成为国内第一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2020年底,招商拓扑银行和中邮邮惠万家银行先后获批筹建。其中,邮惠万家银行由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独家出资50亿元发起设立,已于今年6月份正式开业,成为国内首家由国有大行独资设立的直销银行。
据了解,非独立法人上线直销银行,更多是作为银行业务补充渠道进行经营;而独立法人的直销银行,是作为独立实体以市场化的利率和手段与传统银行进行竞争,提供的是标准化的金融产品。
然而,从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百信银行的经营情况来看,独立法人直销银行的发展似乎并非如市场期待那般“耀眼”。
自2017年11月开业至今,百信银行已经开跑了近五年的时间,但即便背靠中信、百度两家实力强大的股东,该行的业绩也仍然难言乐观,不仅营收水平起伏不定,盈利数据也是不断在盈亏线上徘徊。
数据显示,2017-2021年,百信银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3亿元、12.95亿元、23.73亿元、17.23亿元和29.98亿元,同期净利分别为-2.93亿元、-4.84亿元、0.20亿元、-3.88亿元、2.63亿,合计亏损达8.82亿元。
而与同赛道的互联网银行相比,百信银行的业绩水平更是逊色不少。单从利润来看,2021年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净利润已分别达到68.84亿元、20.9亿元,超出百信银行一个数量级。
互联网银行风头正劲
直销银行为何表现并不亮眼?这也许有点辜负了设立初期业内人士的预期。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的差距,与当前的金融环境分不开,也与经营模式有关。”宋清辉分析称,直销银行的模式弊端明显,单纯靠线上来获得客户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并非是一个成功的模式。“特别是在经历了‘河南村镇银行事件’之后,有些储户不敢再把钱存在中小银行里面,更不敢把钱存在‘纯互联网平台’,没有用户的存款,直销银行自然也就谈不上后续的盈利。”
然而,与直销银行相比,互联网银行近些年的发展势头却显得格外凶猛。2014年9月底,首批民营银行获银监会批准筹建,其中包括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两家纯网络银行。
近年来,微众银行业绩增长较快。2019年-2021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48.7亿元、198.81亿元、269.8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5亿元、49.57亿元、68.84亿元。从去年来看,其营收及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了35.75%、38.87%,总资产更是达到了4387.48亿元,稳居19家民营银行第一位。
与微众银行背靠腾讯、依托于微信和QQ两大社交软件获取海量数据一样,网商银行同样依靠支付宝背后的数亿客户,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总资产达4258.3亿元,成功坐上民营银行行列第二把交椅。
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网商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66.28亿元、86.18亿元、139.03亿元,净利润为12.56亿元、12.86亿元和20.92亿元。
直销银行突破传统实体网点、通过互联网展业的经营模式,似乎与互联网银行极为相似,但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宋清辉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独立法人直销银行具有真正的独立性,而互联网银行则主要依托于母公司而生存发展,类似于寄生模式,与前者的盈利模式和获客模式具有显著的不同。
相较而言,互联网银行是互联网公司对金融业的“进军”,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属性,更容易将自身所携带的巨大流量变现,这无疑成为了其在后续发展中的关键优势。
直销银行何去何从?
“当前银行通过线下网点去服务客户,线下仍然是市场主流。”谈及互联网银行的未来,宋清辉指出,互联网银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与实体银行融合共生,产生协同作用,一方面提升客户满意度和黏性,另一方面与实体银行市场形成错位竞争,获得差异化发展模式。
而另一边,直销银行的前景似乎更加不容乐观。随着金融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银行纷纷进行数字化转型,手机银行迅速兴起并且功能不断丰富、操作愈发便捷。如此背景下,此前直销银行相对传统银行在技术以及渠道上的优势已然不再。
业内普遍认为,传统商业银行布局互联网是必然趋势,而直销银行未来发展的关键还在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方式上,包括客户、产品以及经营渠道等各个方面,实现差异化竞争。
据业内人士分析,对部分银行来说,如今直销银行的成本相对其他线上渠道来说并不算低,同时客户数量、产品结构较为有限,维持部门性的直销银行意义已不大,不少银行已经选择下架或整合其直销银行的App。
关于直销银行的发展趋势,宋清辉表示,直销银行未来的出路之一是将相关功能直接迁移至手机银行,或者将直销银行与手机银行合并,以节约运维成本等。而实际上,这也是目前多数部门制直销银行下架后的选择。
6月18日,恒丰银行于2014年10月份推出的直销银行“一贯”App正式下架,同时平台相关服务功能关闭,其中的产品也迁移至该行手机银行App中。恒丰银行表示,后续该行将通过其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及微信公众号提供线上服务。而在恒丰银行之前,已有包括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先后将直销银行下线或进行整合。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也认为,随着传统银行逐渐适应线上金融,未来机构将会更倾向于自身发展此类业务,或是直接放弃筹建直销银行,或是将直销银行和总行业务进行合并。
从邮惠万家银行来看,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不久前的邮惠万家银行开业启动会上表示,邮惠万家银行要与邮政集团、邮储银行加强协同联动,探索商业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国信证券在研报中也指出,邮惠万家银行的优势在于“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借助母行线下网点渠道和广大的线下员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邮储银行会为直销银行探出一条新路吗?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来源:财经天下周刊头条号 史思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