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如何实施好退税减税降费等政策?如何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如何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来看对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的专访。
今年助企纾困税费优惠措施有哪些?成效如何?
许宏才: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 全年退税降费规模预计2.5万亿元
退税减税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许宏才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已经出台20多项税费支持政策,全年退税降费规模预计2.5万亿元。主要包括:实施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有关行业存量留抵税额全额退还。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出台支持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税收政策等。目前,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正在加快实施。
一是留抵退税加快推进。各级财政和税务部门高度重视留抵退税工作,密切配合,加强政策宣传辅导,优化退税服务,提高审核效率,加快留抵退税办理进度。从4月1日开始办理微型企业存量和其他行业增量留抵退税以来,截至4月28日已办理退税6256亿元。有的税务部门上午收到申请,下午就把税款退到了企业账上,直接为企业增加现金流,帮助企业减负纾困。5月份,我们还将提前退还小型和中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此后还将加快大型企业退税进度,确保上半年大头落地。
二是其他税费支持政策有序实施。除今年新出台的大规模留抵退税政策外,此前出台实施的留抵退税政策也在正常办理并加快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制造业、小微企业优惠力度的政策均已出台,如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再减半征收小微企业所得税、对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正在有序实施中。为支持特殊行业纾困发展,暂停航空和铁路运输企业预缴增值税、对纳税人提供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等政策也已出台,正在加紧实施。
三是退税减税降费所需资金保障到位。除正常安排的转移支付外,中央财政专门安排支持基层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等转移支付1.2万亿元,其中列入2022年预算的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地方,并同步加大库款调拨力度,保障地方退税减税降费资金需要。截至4月底,地方经备案审核,已将补助基层的资金全部下达市县。目前看,地方库款余额充足,能够有效保障退税减税降费政策落实。
积极财政如何“积极”?
许宏才:保持适当支出强度 加快支出进度 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今年以来,各级财政部门保持适当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支出保障力度,体现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的要求。
许宏才表示,财政支出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一是支出进度进一步加快。截至4月中旬,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24万亿元,同比增长7.7%,为预算的27.1%。进度比去年同期加快。
二是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加大对科技攻关、现代农业、卫生健康和教育等民生领域及区域重大战略的支持力度。截至4月中旬,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的科学技术支出增长20.5%、农林水支出增长10.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8%、教育支出增长7.8%。
三是列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专项债支出明显快于上年。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券安排支出8528亿元,同比增加8121亿元。
四是直达机制作用进一步发挥。今年纳入直达范围的资金总量约4万亿元,比2021年增加近1.2万亿元。截至4月中旬,中央财政已下达直达资金近3.7万亿元,占比超过九成,具备条件的资金已全部下达。各地安排29万余个项目,形成支出约1.2万亿元。
如何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许宏才:专项债额度下达早 发行节奏紧 拨付使用快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政府拉动投资、推动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工具。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今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3.65万亿元。许宏才介绍,今年我国专项债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额度下达早。去年12月,财政部已提前下达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1.46万亿元。3月又将剩余额度下达各地,在时间上比去年大幅提前。
二是发行节奏紧。截至4月25日,各省份累计发行专项债券约1.3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9%,较去年同期增加了约1.17万亿元。预计各地二季度完成大部分新增专项债券的发行工作,并于3季度完成扫尾。
三是拨付使用快。3月底,各级财政部门已累计向项目单位拨付债券资金8528亿元,占已发行新增专项债券的68%。后续发行的债券,也会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加紧拨付和使用,尽早发挥效益。财政部会加强指导督促。
如何确保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许宏才:基层财力水平有提高 “三保”支出有保障
基层“三保”始终是预算安排和保障的重中之重。今年,退税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收入有一定影响。总体看,基层财力水平有所提高,“三保”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各项惠企利民政策正在落地。为了确保政策落实和基层“三保”,财政部会同地方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加大转移支付力度。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近9.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积极向中西部地区和基层倾斜。通过实施转移支付等措施,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上年增长8.9%,为基层“三保”提供财力支撑。
二是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中央财政在安排一般性转移支付时,将推动和促进财力下沉等作为政策目标,对加强“三保”保障、提高县级财力水平和均衡度成效明显的地区,予以奖励,体现正向激励。
三是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主要是压实地方各级政府责任,督促地方加强预算管理。各级财政都要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各项民生政策落实,确保教师等重点群体工资、养老金等按时发放。县级财政要确保“三保”预算逐项足额编列,省级财政抓好县级“三保”预算编制的审核,确保县级“三保”有充足的资金保障。
四是探索建立地方财政运行监测机制。对地方“三保”预算安排和执行情况、影响“三保”执行的相关因素动态变化等开展监测和预警。省级财政、财政部监管局和财政部各有监测重点,做到无死角、不遗漏。发现风险,及时整改处置。(来源: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