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小身板”难过“抵押关”常常困扰着小微企业。
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阻力。一方面,小微企业信用记录有限,不足以支撑传统风控模式下的信贷支持;另一方面,大部分小微企业规模小、资本薄、利润少,无力提供传统融资模式所需的以抵质押为主要增信手段的强担保措施。
作为根植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的浙商银行,凭借多年在小微金融方面的丰富探索,一是持续加大非抵押信用贷款投放力度,为经营情况稳定、发展前景良好、担保能力有限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2021年前三季度小微信用贷款增量占比达18%;二是加强银担、银保、银商、银政等外部合作,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合力支持小微企业。
银行+农业合作社+农户,“我家种上了‘红美人’”
“我以为我们没有值钱的东西拿去抵押就不能贷款了,但是浙商银行说有专门给我们农民的贷款,不用抵押!现在家里草莓种植扩大了20亩,菜花扩大了15亩,田地里还种上了红美人,家里收入多了不少!”
农户王女士与丈夫是永嘉县上塘的村民,夫妻俩原以种植(草莓、猕猴桃等)为生,收入微薄,子女均未成年,为了改善生活,一家人想通过扩大种植规模及品种,却在启动资金上犯了难。
一天,她所属的永嘉县仙桂农业专业合作社向她介绍了浙商银行与合作社一起推出的“种养殖贷”产品,通过“银行+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掌握农户们真实的生产、购销等经营数据,成为农户融资时信誉的保障,解决农户抵质押物缺乏的问题。同时,该产品通过线上化服务,解决了传统的融资模式无法满足的农林牧渔领域“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并且在设计贷款额度、还款方式时均充分考虑种植业的特殊性与农户实际生产销售情况等因素,高度契合农户们的融资需求。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王女士在手机上做了申请,没想到第二天就完成了放款。“好多社员都不敢相信,贷款还能这么方便!”永嘉仙桂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说,“银行还安排人来指导社员使用线上签约,线上提款,点几下就申请成功了,放款效率很高!”
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浙江省关于共同富裕、加快推进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浙商银行充分发挥数字化、场景化服务特色,创新推广“银行+龙头企业+农户”产业链服务模式,主动对接当地农业金融需求,运用种养殖贷、光伏贷等共富系列特色产品,助力山区县农户创富致富,为“共同富裕”重要窗口赋能。
深化“银担合作”,直击小微企业担保难题
“浙商银行不仅不要我们提供额外抵押物,而且业务办理简单快捷!”
为响应振兴乡村旅游的号召,黄先生在重庆陆续创办了两家酒店。酒店经营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期长,黄先生自有的可作为抵押物的资产并不多,今年酒店需要进行翻新提档,他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融资渠道。
经其酒店用品市场供应商推介,浙商银行的客户经理接触到黄先生,针对他资金需求量大、投入产出期长的特点,向他推荐了浙商银行与纳入国担体系内的担保公司合作的产品,通过引入当地国有担保公司,解决小微企业常见的担保不足问题,保障了满足企业经营需求的资金额度。
银行和担保公司两头跑,会不会很麻烦?目前,浙商银行已实现线上申请、线上审批,并与多家担保公司实现线上同步申贷资料,客户只需一次申请、一次签约即可完成两家机构的申请。
浙商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作为首批金融机构,出资10亿元入股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建设,积极为小微企业引入国担体系内担保机构,以批量非抵押担保业务为切入口,持续加强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普惠领域市场主体的服务,业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21年12月末,与浙商银行合作且纳入国家融资担保体系的担保机构共91家,覆盖13个省份及直辖市,贷款余额64.34亿元,当年新增47.32亿元。
15年来,浙商银行已服务小微企业超45万户,创建了立足市场、精准服务、专业高效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多次获得银保监会、中银协“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最佳普惠金融成效奖”等称号。截至2021年12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2300亿元,较年初新增超340亿元,余额占比位于全国性银行前列,资产质量始终保持优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