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 > 正文

国晟普惠:以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成就美好生活

来源: 文化视界 2021-12-21 10:01:17
  “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桂平在“2021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上表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国晟普惠:以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成就美好生活

(图片来源:中国证券网)

  此次论坛上刘桂平认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是时代对金融系统的要求,需要持续深化和完善。刘桂平认为,当前我国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需要重点关注以下五大问题:

  一是普惠金融如何更好支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防止返贫。部分地区脱贫成果还不稳固,产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基础不牢,脱贫人群收入不稳定,金融服务的有效性、针对性、精准性还不够,金融在助力产业发展、培育更多致富带头人等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是普惠金融如何通过更好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202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城乡收入差距明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于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这对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三是普惠金融如何帮助更多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群体行列。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数据,全国低收入组和中间偏下收入组共40%的家庭户对应的人口为6.1亿人,月人均收入近1000元。如何帮助这些低收入群体(包括城乡低收入群体)迈入中等收入行列,是实现共同富裕、形成橄榄型社会结构的关键。金融在其中的作用应重点考虑如何更好地巩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果,持续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就业优先导向政策落地,以更好地促进人民群众劳动收入稳步提升。

  四是如何将金融服务的价值和便利性更加有效惠及广大民众。当前,虽然基础性金融服务在全国城乡已经实现了广泛覆盖,但金融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深化。比如一些老年人还面临“数字鸿沟”问题,较难享受数字金融的便利性;有的民众还缺乏投资理财意识,金融赋能广大民众实现财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有待深化;民众应对重大疾病等风险事件冲击的能力还不强,保险保障能力还有待提高。

  五是普惠金融相关政策如何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就业政策等更加密切协作,有效形成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

国晟普惠:以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成就美好生活

  科技创新赋能·用数字普惠金融成就美好生活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合作的深化,国际社会对普惠金融的关注度持续提升,普惠金融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普惠金融的理论与实践日益丰富完善。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中国普惠金融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十四五”规划明确“增强金融普惠性”,把普惠作为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我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导向之一。为此,金融机构要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大局和新的时代起点上,坚守“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深入落实新发展理念,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加全面地推进普惠金融各项工作。

  总体看,目前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在全球居于较高水平。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利用区块链、开放API等技术,推动各类技术和金融服务场景的深度融合。

  未来,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服务,国晟普惠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发挥“全国”及“线上”牌照的核心优势,践行场景链接与开放赋能的双向战略,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适应市场发展需求,聚焦小微金融、场景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普惠金融产品。

国晟普惠:以科技创新赋能普惠金融,成就美好生活

[ 责任编辑:徐鹏程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