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 > 正文

靠“鉴宝直播”疯狂涨粉的“听泉鉴宝”被疑学历造假——这种直播间“文物”靠谱吗?这类直播都忽悠了谁?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10-21 12:54:32
听新闻

最近,“鉴宝直播”在网络平台上引起众多观众的关注。作为依靠鉴宝疯狂涨粉近千万的博主“听泉鉴宝”,其真实身份及学历背景受到质疑,也引发了公众对鉴宝直播真实性和法律边界的广泛关注。

01 听泉鉴宝的“魔幻”七日

过去的一周,曾创下30天内增粉近千万、7天内10场直播场观看人次均超1200万“神话”的听泉鉴宝频繁登上热搜,成为近期最火爆的鉴宝博主。

靠“鉴宝直播”疯狂涨粉的“听泉鉴宝”被疑学历造假——这种直播间“文物”靠谱吗?这类直播都忽悠了谁?

“听泉鉴宝”因其丰富的文物知识以及妙趣横生的直播风格而走红网络,他在直播中频频抛梗、整活,宛若一出大型鉴宝脱口秀。

今年1月初,“听泉鉴宝”粉丝尚不足300万,随后不到一个月粉丝量翻倍,在2月中旬突破600万,在此后不到半年时间内,该账号涨粉近1500万。

10月9日晚,博主“听泉鉴宝”在直播间宣布将停播一周左右,休息几天。随后,该博主又在停播期间因被质疑“学历造假”一事受到持续关注,15日凌晨,他本人在社交平台回应此事“从未说过自己是北大毕业”。

10月15日晚,“听泉鉴宝”复播,并说自己“沉淀了个寂寞,以后再也不敢休息了”。“这7天成了全网的乐子,体验了一把当明星的感觉,(现在)正式回归了。”截至18日11时,该博主粉丝数涨至2647万,复播3天涨粉近80万。

10月18日晚,“听泉鉴宝”账号更名为“听泉赏宝”,并开启改名后的首秀。据飞瓜数据显示,巅峰在线人数超过100万人。和此前单纯鉴宝不同的是,此次直播商业化味道更浓。开播仅仅几分钟,冷酸灵、欧莱雅、蓝月亮、七度空间等各大品牌不断刷礼物霸占打赏榜单。

02 鉴宝直播成为“电子榨菜”

靠“鉴宝直播”疯狂涨粉的“听泉鉴宝”被疑学历造假——这种直播间“文物”靠谱吗?这类直播都忽悠了谁?

在某直播平台上搜索“鉴宝”关键词,发现许多用户都在使用个人账号进行鉴宝直播,鉴宝直播已经慢慢成为很多人的“电子榨菜”。

不少鉴宝直播间都是以视频的形式进行“连麦”,与主播“连麦”的人展示物品细节,再由主播在线鉴定,这些直播中的“文物”种类繁多,真假难辨,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和质疑。

有媒体分析鉴宝直播火爆的原因认为,将许多枯燥的、专业性极强的内容用较为通俗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内行看门道”和“外行看热闹”各得其乐。相比真正的古玩收藏者而言,看热闹的路人观众、带着好奇来学习的“小白”、喜欢主播本人风格的“乐子人”,都是这类直播的核心受众。

主播的一句话就可以决定一件物品的“命运”,“剧情”的跌宕自然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一些热度高的主播直播间在线人数有上千人,“连麦”之外还有不少观众在留言区与主播互动。观众们期待从直播中获得场外的评判权,却忽略了主播鉴定结果的权威性。

03 鉴宝文物合法性存疑

今年9月,一名网友连麦听泉鉴宝时展示了一把古剑,听泉鉴宝鉴定其是一把真的巴剑,该网友自称“从博物馆拿出来的”,随后又展示了多件青铜器、瓷器等。

靠“鉴宝直播”疯狂涨粉的“听泉鉴宝”被疑学历造假——这种直播间“文物”靠谱吗?这类直播都忽悠了谁?

巴剑是古巴国的重要兵器,因制作工艺特殊,是十分珍贵的文物,为何这样珍贵的文物会出现在直播间中引发了大量讨论,重庆市奉节县文旅委于9月底开始对此事进行调查。据最新消息,展示“博物馆古剑”的网友已被重庆市奉节警方找到,正在接受调查。

不少网友也表示,“听泉鉴宝”直播间连线时,对金银玉石多领域文玩一眼辨真假、多次出现疑似盗墓、博物馆流出物品等情节。到底是剧本摆拍还是真的涉及违法犯罪,应该被追问到底。

对此,山东瑞文律师事务所律师徐江涛称,从直播中说文物是从博物馆所拿是非常可笑的,因为博物馆属于国家的事业单位,国家对此的管理制度是非常规范和严谨的,非经国家允许或未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文物不得被私自外借,个人私拿更是不可能的。如果个人通过非法途径去买或者秘密窃取,会涉嫌盗窃罪或者非法买卖文物罪;如果是开玩笑,用谎言来哗众取宠,博眼球获取流量,影响比较大的情况下,有可能涉嫌扰乱社会的治安秩序、涉及寻衅滋事等。

对此,我国也有相关法律进行约束: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下列方式取得的文物:依法继承或者接受赠予;从文物商店购买;从经营文物拍卖的拍卖企业购买;公民个人合法所有的文物相互交换或者依法转让;国家规定的其他合法方式。

根据《关于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第二条的规定,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的用于鉴定的文物必须为文物收藏单位收藏的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必须为法律规定允许买卖的文物。

部分地区的文物局也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对文物的来源予以说明。如《甘肃省民间收藏文物公益性鉴定咨询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规定,如文物来源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十条规定的民间文物,服务机构不得提供鉴定咨询服务。

04 警惕直播间售卖假古董的骗局

只停留在鉴别层面的直播,观众或许还可以“看热闹”,一旦将所谓“文物”明码标价,再搭配直播间种种“套路”,“看热闹”的观众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已成“局中人”。

靠“鉴宝直播”疯狂涨粉的“听泉鉴宝”被疑学历造假——这种直播间“文物”靠谱吗?这类直播都忽悠了谁?

今年一月,河南新乡的张女士(化名)向警方报案称,她的母亲在网络直播间买到了假文物,任凭自己再三解释,母亲就是深信不疑。

“直播的前半部分通常是一些剧本,有几个人站在镜头前表演,我母亲就一直在看,直到主播开始有卖货的意图,我就跟她说,这些人都是为了卖货。”张女士透露,直播中展示的一些带有雕花的碗碟,类似仿古制品,还有玉坠等,都是塑料材质,“一眼就看出来是假的”。张女士粗略计算,母亲大大小小购买的所谓“文物”竟有几百件,总价值40余万元。无奈之下,张女士前往辖区派出所报了警。经过警方劝导,张女士的母亲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长垣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孙振宇介绍,根据张女士提供的信息,警方找到了涉事直播间,发现主播正在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直播。

还有前段时间在直播间公然叫卖圆明园兽首的骗局,在很多人看来是非常低劣的骗局,可就是这些一眼假的话术,也能从部分中老年人口袋中骗出大量钱财,甚至有一些老人深信不疑,不顾反对疯狂下单。

直播间售卖假古董,其实质是商家借助直播平台、针对中老年等群体精心设计的诈骗行径。

05 专家提醒:观看需谨慎,平台应加强监督

针对直播鉴宝热潮中暴露的法律问题,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构建起健康有序的行业生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刘晓春表示,针对直播鉴宝的风险,平台需要及时总结,形成相应的规范标准和处罚标准。监管部门也要建立相应的行业行为规范、行为守则进行指引。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补充道,平台应当对鉴宝行为进行监督,监督主播的鉴宝过程是否符合专业规范和道德标准。同时,平台也应当严格审查直播内容中是否存在违法违规信息,如文物的非法交易、盗窃文物的展示或讨论、伪造文物的宣传等。

苟博程建议平台应建立专门的审核团队,对直播中的文物鉴定过程、交易行为、言论等进行实时监控。一旦发现违规内容,立即采取警告、暂停直播、封禁账号等措施。同时,用户在观看直播鉴宝时,要保持理性和冷静,不要轻易相信主播的鉴定结论。可以多参考其他专家的意见,或者咨询专业的文物鉴定机构,对文物进行进一步的鉴定和评估。

(来源:海报新闻)

[ 责任编辑:康裕新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