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国庆假期将至,出行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记者注意到,多地推出出行“大礼包”:
双节期间,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只警示不处罚。
“外地车辆轻微交通违法不罚”
近日,绵阳公安交警发布消息称,2023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对非绵阳籍小型汽车因不熟悉道路在绵阳通行的轻微交通违法,四川绵阳公安交警部门将实行“只警告不处罚”的举措。
“只警告不处罚”具体包含以下五类情形:
1.未按规定临时停车,未影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
2.未携带驾驶证、机动车行驶证,经核实确有有效证件的;
3.机动车未按规定粘贴、放置临时号牌的;
4.因交通事故或施工导致拥堵,在确保安全情况下越实线或在公交专用道专用时间内借道通行的;
5.因不熟悉道路,违反导向车道通行和初次误入单行线、禁止机动车通行路段的。
对情节轻微、经交通警察现场指出且违法行为人立即纠正的以上五类交通违法行为,绵阳公安交警将以教育为主,不予处罚。
不只是绵阳,河南新乡市、平顶山等地,也纷纷跟进。
近年来,每逢国家法定节假日,多地会推出轻微交通违法只警示不处罚举措。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无锡公安交警推出便民举措,对外地来锡游客的17种轻微交通违法采取教育提醒,不予处罚。
甚至有地区全年对外地小型机动车释放善意,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只纠违、不处罚。例如,2022年7月份,平凉市公安交警支队发布通告称,对12种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外地来平凉车辆(七座及以下小型机动车),以提醒和教育纠正为主,不予处罚。
轻违不罚并非法外施恩,而是根据交通法做出的人性化执法
需要说明的是,轻违不罚并非法外施恩,而是根据交通法做出的人性化执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对于情节轻微,未影响道路通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指出违法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后放行。多地明确提出对轻微交通违法不予处罚,包容外地车辆的“无心之失”,并没有消解法律的严肃性,既是照章办事,又体现了执法管理的人情味,展现的是城市应有的待客之道。
执法有温度
违章不罚会不会纵容某些司机不守法,进而造成交通混乱?这样的担心并无必要。善意的提醒和警告,给当事人带来的教育意义,可能比硬邦邦的处罚更大,社会治理效果更好。
再者,轻违不罚不是放任不管,比如四川绵阳交警会对司机进行警示教育;河南平顶山提出“严重堵塞交通,通知车主挪车不予理睬的,或者无法联系到车主的车辆,按照执法程序处罚或拖移”,说明各地轻违不罚的决定并非违法者的护身符,更不等同于无条件纵容违法乱纪者。
对无意为之的轻微违法者网开一面,学会在城市管理上“认生”的柔性执法,是对外地游客的善意,也是保障黄金周交通秩序的有意举措。当然,游客前往陌生城市前,也有必要提前做好攻略、规划好路线,把不违章当作底线,高高兴兴旅行、轻轻松松回家。
(来源: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综合长城网、北京晚报、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