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提升便民生活圈标准化智慧化水平
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原则,稳步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一是结合实际分类推进建设。根据建成时间、规模及定位,从建设方向、建设路径、业态指引等方面,编制完善“15分钟商贸便民服务圈”建设标准10条,按照服务半径,选择邻里社区、邻里中心和邻里街区三种模式分类打造“一站式”服务圈。老城区以邻里社区模式为主,有效利用社区公共地块,提升商业网点集聚度;新城区以邻里中心、邻里街区模式为主,实现临街式社区网点布局。二是探索商贸便民服务提升路径。加快培育一批新型社区商业品牌运营商,助力构建优质便捷、运营高效、管理有序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三是培育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云社区商业管理系统,打造社区服务平台,集数字供应链、数字支付、业态融合、社区服务于一体,提升便民生活圈服务智慧化水平。
因地制宜打造公益化特色化可持续便民生活圈
聚焦功能完善、品质提升和可持续发展,示范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是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结合。探索变“输血”为“造血”,破解社区服务后续发展之忧。社区通过优质项目收益按比例反哺设立社区基金、签订社区公益服务合约等,组建服务队,撬动社区微利业态发展活力。二是坚持商旅文融合营造服务场景。坚持文化为魂、体验为要,打造有历史内涵、商业氛围、生活气息、文化故事的市井生活圈。和美社区以“和”文化为中心,打造文创特色街区,将“和”文化与服务性功能相融合,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服务场景。三是坚持以多元共建推动共治共享。充分调动居民、社区商户、社区志愿者等积极性,通过讲好社区文化故事、激发多元主体的社区建设责任感等方式。社区利用开放空间打造特色街区市集,通过组建商家联盟,制定管理公约,保证市集规范有序。
精细管理推动便民生活圈高质量发展
聚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快打造便利、舒心、品质、规范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一是聚焦民生统筹谋划。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着眼,从群众最需要的事项入手,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走访座谈5000余人次,问卷调查8600余人次。围绕综合服务、全民健身、养老服务、健康医疗、社区文化、就学便利、绿色出行、便捷消费、市政提质等9个方面,实行一圈一方案一台账、做到项目清单化。二是上下联动凝聚合力。构建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商务、住建、民政、卫健等单位协同推进,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治理格局,整合多方面力量,形成共推共建合力。三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围绕提高便利化程度、提升居民满意度的目标,结合不同社区情况统筹推进。针对新规划设计的社区和小区,在建设规划时就预留好相关用地、用房;针对已建成的老旧社区和小区,通过置换改造、废旧利用,整合归并、设施共用,提质提标、打造特色精品等措施进行统筹改造提升。新建改建高标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64个,规划建设淇河书屋50座,打造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等160个,改建便民消费市场18处、超市396个,直接惠及22万户68万余人,居民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四是巩固拓展形成机制。在建设实践和多方征求意见基础上,提出技术标准与规范要求,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提供了科学化、标准化建设指导;坚持把健全制度机制作为基础工作来抓,规划设计坚持“群议制”,项目建设推行“共建制”,社区管理实行“圈长制”,共同推动社区规划、建设和管理顺利开展,确保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真正发挥作用。(来源:齐鲁微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