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柳面,始于德州宁津县大柳镇而得名,它源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最初由大柳镇张家面铺首创,至今已经星火相传到第七代,素有“金丝缠腕”的美称。
“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上保店”,是鲁北冀南无人不知的一句话。大柳面,始于德州宁津县大柳镇而得名,它源于二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最初由大柳镇张家面铺首创,至今已经星火相传到第七代,其特点是细如粉丝,色如嫩柳,滑爽可口,软而有力,盛于碗内,状如弓弦,素有“金丝缠腕”的美称。据介绍大柳面与其他面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盛在碗里之后不坨、口感好、卤子样数多。
说起大柳面,传说燕王朱棣曾在战乱中被一农妇救助,走时告诉农妇,“户户插柳人头可有”,战争过后,为报农妇救命之恩,燕王复又回到该村,农妇在各家各户凑来各种蔬菜做卤,为燕王做了一顿面条,燕王食后胃口大开,连吃几大碗,夸奖大柳村的大柳面真是人间美味,后来便正式被称为大柳村,大柳面也就名声在外了。
“大柳面的碱、盐、鸡蛋还有面粉的比例,就是大柳面的祖传秘方”,大柳面第七代传人告诉我们,大柳面最讲究的就是面,面要反复揉压,之后再擀成薄皮,切条时轻按快切,切好后的面条长约两尺,水开后将面条如提纲撒网,面入锅内形成扇面,水开后一翻一滚即可捞出装碗。只见碗中之面,状如银丝,色如嫩柳。
吃大柳面要配24种卤子,可分为炸酱、肉卤、麻酱、海鲜、鸡蛋五种。肉卤的主要调料是肉丁、卤汁并配以豆芽、青豆和香椿芽,麻酱的配料是芝麻酱、香椿芽、黄瓜丝、蒜泥、香醋等。
大柳面要据季节不同加不同量的盐和碱,和面用水时冬暖夏凉,调卤讲究,夏季凉面,冬季温面,四季饮食皆宜。以条长数尺,疏而不乱,软而有力著称。2006年7月,被授予“山东省名小吃”称号,被选为到山东不得不吃的一百种美食之一。
二月二龙抬头,每年二月二以后就开始吃面。历史悠久的名小吃,吃的不仅仅是一种美味,听着这么多的传奇故事,不如说吃的也是一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