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发展潜能是什么?GDP指标适合挂帅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近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做客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谈》节目,对上述问题做了深度解读。
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将成为
中国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最大“结构性潜能”
刘世锦提出,都市圈、城市群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到十年发展的最大“结构性潜能”,应该以“1+3+2”的框架释放结构性潜能。其中“1”是指以都市圈、城市群的发展为龙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3”是指补齐实体经济循环中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的三大短板;“2”是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全方位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赋能。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经济网王岩摄
刘世锦强调,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势在必行。初步测算,中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特别“十四五”期间,甚至以后更长一段时间,新增长动能的百分之七八十在城市群、都市圈范围之内。
那么,都市圈、城市群到底应该怎么发展?刘世锦认为,政策落实需要达到一个标准,就是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按照这个标准,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通过大量的试错找到对的发展方式。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进城农民工是重点
对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刘世锦认为重点是2.8亿进城农民工,这部分人应该成为主体。
其一,考虑对农民工及其家属在城市落户实行负面清单制度,即由规定符合何种条件能够落户,改为不符合何种条件不能落户。从长期看,户籍制度应逐步转为人口居住地登记制度。
其二,可以建设面向农民工为主的安居房工程,以40-6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降低建造成本,把安居房价格控制在与农民工购买力相适应的水平。降低购买资格门槛,不歧视无户籍、无学位人口。
其三,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打通农村社保、医保和城镇居民社保、医保的衔接。实行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政策。
其四,全面加强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推行农民工新型工匠培训计划。
其五,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流转,增加农民工的财产性收入,积极稳妥务实地解决好小产权房问题。
其六,促进机会公平。进一步打破不当行政性管制,疏通社会流动渠道,防止社会阶层固化。改变有些地方对低收入农民工的歧视性做法,在大体相当条件下,在就业、升学、晋升等方面,给低收入阶层提供更多机会。
如何理解宏观政策“不急转弯”?
刘世锦表示,强调“不急转弯”是因为经济目前还处在恢复状态,“不急转弯”是为了转好弯。
第一,我国去年虽然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但是尺度把握得好,所以要拐的这个弯,幅度不大。
第二,强调“不急转弯”是因为经济目前还处在恢复状态。疫情现在看起来还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如,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要考虑。世界上只要还有一个国家有疫情,其他国家就不能说已经稳定了。现在强调“不急转弯”,也是对国际上不确定性的考虑。
第三,这个弯不是不转,强调“不急转弯”是为了转好弯。前几年我国宏观杠杆率已经偏高,所以开始防控金融风险,逐步降杠杆,稳中有降的格局已经出现。但是去年疫情以来宏观杠杆率又上涨了20多个百分点。所以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宏观杠杆率还是偏高,还是要逐步下调。
GDP指标不再挂帅这个指标应摆在首位
从研究的角度来讲,“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了中速增长期。中速是什么样的水平?刘世锦认为,应该是5%到6%之间,也许是5.5%左右。
有人担心,不设定具体经济增速目标,各地完成经济发展任务可能会受到影响。刘世锦回答称:“不设具体经济增速目标,我国经济增长情况也不错。”他表示,去年由于情况特殊,我国并没有设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最后实现了2.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刘世锦表示,GDP是全世界范围内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增量的通行指标,但是GDP这个指标其实是有争议的。在用GDP作为指标的时候,有些地方会有一些扭曲。GDP指标作用明显,但应该是预期性、结果性、后置性的,不再作为挂帅指标。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中国经济网王岩摄
刘世锦建议,形成“就业指标打头、GDP收尾的新衡量指标。”
为什么特别强调就业指标?刘世锦表示,稳增长是为了稳就业。就业指标也是一个宏观指标,也能够反映整个经济的增长状态。刘世锦建议,利用大数据,形成一个能够全面、客观、及时反映城乡居民就业状况的指标,而且应该把这个指标摆在首位。
减碳会冲击哪些产业?
刘世锦表示,产业发展取决于国内需求,也取决于生产能力。不能为了搞“碳达峰、碳中和”就让一些产业不发展。没有哪个产业是由于要减碳,就一定没有发展的理由了。产业的发展取决于产业内部,需要用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把碳排放减下来。所以减碳和发展不能对立起来。
落实“双碳”目标将给部分产业和企业带来的冲击不可忽视。其中,传统能源产业和企业可能首当其冲。刘世锦认为,一些高碳产业受到的压力比较大,比如像钢铁、水泥等行业。这些行业最重要的是要转换技术,要应用大量新的技术。新的技术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高技术、高附加产值或者高效率的。第二,低排放或者零排放。第三,和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相比,拥有低成本。做到这三点所有行业都能发展。(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