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4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开幕式在山东威海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朱永新出席并讲话。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山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武,联合国副秘书长兼人居署执行主任阿纳克劳迪娅·罗斯巴赫等出席并分别致辞。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主持嘉宾致辞环节。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出席活动。
作为中国主场活动之一,“2024年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市长论坛”于26日-27日在威海同期举办。该论坛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主办,全国市长研修学院、威海市人民政府等联合承办,旨在学习贯彻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等重要部署,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
大会现场
海纳云,作为数字城市应急安全行业的引领者,在大会同期举办的“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城市创新发展”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并与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部委、省市有关领导、相关城市市长与城市代表、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等一道,共同探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及其对城市创新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趋势研判,为城市转型升级赋能。
海纳云数字应急研究院院长汪渊发表主题演讲
海纳云等单位与全国市长研修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多次强调数字科技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极大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在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上的落地。
今年8月,住建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快实施城市地下管线更新改造,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前不久刚发布的《“数字住建”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也对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应急管理数字化等方面进行了重点部署。
那么,如何增强城市韧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怎么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功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海纳云数字应急研究院院长汪渊在现场演讲中给出了“海纳云的方案与思考”,引发与会人员的共鸣。
海纳云分享新质生产力在增强城市韧性中的探索与实践
汪渊演讲中介绍到,城市韧性建设涉及城市设计、施工及运行的全生命周期。从技术维度看,增强韧性主要在于提升城市的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万物进化的水平,从而实现城市安全治理感知更全面、协同更高效、流程更优化、决策更精准。
海纳云打造韧性城市建设的新质生产力
海纳云,专注于城市应急安全治理和基础设施数字化建造运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和产业生态,构建了以星海数字平台为引擎的“1+9”战略布局,赋能城市生命线、燃气、水务、石油石化等核心场景,推动城市安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
海纳云“1+9”战略布局
以海纳云在青岛智慧应急管理赋能为例,通过搭建城市安全综合立体感知网络,实现了对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多领域的风险隐患实时监测预警,成功将灾害消除在萌芽状态,提升了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和应急响应效率。
青岛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
其中,在青岛韧性增强方式数字化上,部署1.6万余台智能感知设备,犹如在关键的风险管控点安装一个个敏锐的触手,有效代替人工,24小时灵敏捕捉微小的安全隐患。
在韧性增强模式协同化上,“青岛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汇聚9个部门176项数据类目,接入23个行业系统,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现有数据的充分利旧和数据共享。
在韧性增强场景数智化上,通过应用40余种应急安全算法,打造国内首个“跨行业城市级风险耦合AI大模型”,实现安全管理从人工研判到数字化智能、从经验为主到精准排查等五个智慧转变。
在韧性增强发展自进化上,基于安装的各类传感器,建立针对不同城市部件的智能体,实现每个城市部件自我感知、判断、行动的闭环能力,并通过大模型的自学习能力,不断自我进化,形成城市安全水平提升的正向循环。
在韧性增强决策精细化上,监测预警平台建成后实现“末梢管理”,全面打通青岛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为应急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充足的数据依据和支撑。
截至目前,“青岛市安全风险综合监测预警平台”已有效监测处置各类设备报警8000余起,实现“能监测、会预警、快决策、同响应、精处置”的风险综合监测智能效果,形成全国可借鉴的“青岛经验”。
展望未来,海纳云将继续打造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所需要的新质生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建设平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