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由商务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举办的第五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开幕式后,举行了跨国公司发展论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作为在山东青岛成长起来的跨国公司代表发言。
发言中周云杰提到,海尔集团愿立足山东,面向世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扮演好中国跨国公司的角色,并从开放共融、全球创牌、文化融合三个方面介绍了海尔的全球化发展的历程,为企业创新发展走向世界提供了宝贵经验。
开放共融,携手跨国伙伴,共拓中国广阔市场
在全球化时代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凭借稳定且持续增长的庞大市场,焕发出独特的吸引力。中国市场的超大规模优势日益显现,犹如一座充满无限机遇的灯塔,吸引着全球企业的目光。融入中国市场,便是开启了广阔前景的大门。
海尔通过与跨国公司组建合资公司,搭建合作共赢的桥梁。1993年,海尔与日本三菱重工携手,共同开拓中国商用空调市场,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制冷体验;2001年,与美国开利公司合作,研发生产超市大型制冷设备,满足商业领域的需求;2010年,与以色列施特劳斯集团合资,进军家用净水市场;2019年,与德国 BWT 集团组建合资公司,开启全屋净水领域的全新篇章。这些跨国合作实现了优势资源互补,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2 / 3收获了规模增长和价值回报,共享中国市场红利。
全球创牌,吸引跨国企业,投资中国新机遇
海尔作为中国最早走向世界的企业之一,早在90 年代就坚定地踏上了自主创牌之路。如今,海尔在全球拥有10 大研发中心、71 个研究院、35 个工业园、143 个制造中心和23 万个销售网络。通过构建全球化的研发、采购、制造与销售的能力体系,海尔实现了全球资源的高效配置,为全球10 亿消费者提供智慧家庭解决方案,赢得了广泛的信赖。
如今的海尔,已成为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物联网生态品牌,连续15 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海外收入占比达52%。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浪潮中,国际分工的深化如同催化剂,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协同潜力,推动跨国合作迈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发展。在中国本土市场,未来2-3 年,海尔预计新增高端家电产能3000 多万台。凭借全球大定单优势,海尔吸引着国际化分供方来中国投资。德国代傲、意大利戴博等企业,从跨国供货转变为本地建厂配套;日本尼得科、德国EMZ 等企业,从给海尔供货发展为覆盖家电行业的主流品牌;意大利佐帕斯、日本神林等企业,从家电行业配套拓展至更多领域。目前,海尔已成功吸引 40 余家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
文化融合,推动跨国并购,迈向更有韧性的全球化之路
跨国并购存在着著名的“七七定律”,70%的并购未能实现预期商业价值,而在未实现商业价值的企业中,又有 70%的失败源于并购后的文化整合。
海尔基于“人的价值最大化”理念,塑造了独特的“沙拉式”文化。在这种文化中,“蔬菜”因不同国家和地区而各异,代表着各地的特色文化;而 “沙拉酱”则是统一的,象征着激活员工自主性、包容文化差异的核心价值观。通过人单合一模式的成功复制,海尔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海尔收购三洋电机在日本和东南亚的白电业务,10年间收入增长8倍,重塑了日本家电品牌格局;2012年,收购新西兰斐雪派克,收入与利润创历史新高;2016年,收购美国通用家电事业部,8年内收入翻倍增长,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家电企业之一。中国企业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建立在品牌信任、技术引领、市场认可及文化共识基础之上的必然结果。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山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