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来源: 文化视界 2024-07-31 08:52:12
听新闻

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了2024年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其中,知名婴幼品牌孩子王旗下一青岛门店的两款产品被通报不合格。

这已经不是孩子王第一次因为产品质量问题受到关注了,此前还曾多次因销售违规商品被处罚,并且有大量消费者投诉其售卖假货。

除了产品质量问题,孩子王的业绩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是其近年来的主旋律。

股价两年跌八成

近日,孩子王公告称,5%以上股东Coral Root Investment Ltd(下称“Coral Root”)原计划在2024年6月25日至2024年9月24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88.93万股,占孩子王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比例0.2622%。截至2024年7月1日,Coral Root已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累积减持公司股份288.93万股,占孩子王剔除回购专用账户股份后总股本比例0.2613%,其减持计划已实施完毕。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来源:公司公告

而该股东在今年4月刚抛售了5%的股份,此次减持后,CoralRoot的持股比例已不到0.3%,两轮套现预计获利超2亿元。这无疑是给孩子王其他股东带来巨大消极影响,这对于每况愈下的孩子王来说,或将又是重磅一击。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孩子王长期业绩表现不佳、股价持续低迷,2023年以来,多名原始股东相继减持套现。其中,德广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减持1111.94万股,占彼时总股本的1%,减持均价12.3383元/股,合计套现1.37亿元。

此外,高瓴资本在2023年6月6日至12月5日减持2072.46万股股份,占彼时总股本的1.87%,减持均价为10.04元/股,减持金额约2.08亿元。

“母婴零售第一股”孩子王股价再创历史新低。自从公司股价在2022年3月创下27.11元/股的历史最高价后,截至7月29日收盘已跌至5.19元/股,至今已跌去80.08%。

上市后业绩“变脸”

2024年一季度,孩子王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94亿、1165.89万,分别同比增长4.64%、53.55%。

一季度业绩回暖的另一面,是公司自从2021年上市以来,其业绩就开启暴跌模式。

据同花顺iFinD数据,2021年-2023年,孩子王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2亿、1.22亿、1.05亿,分别同比下降48.44%、39.44%、13.92%。

同期,孩子王实现营收分别为90.49亿、85.20亿、87.53亿,分别同比增长8.30%、同比下降5.84%、同比增长2.73%。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不难看出,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如今孩子王的表现都与2021年差距不小。

而在上市前,孩子王营收、净利稳步增长,2018年-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66.71亿元、82.43亿元、83.55亿元;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76亿元、3.77亿元、3.91亿元。照此看来,上市之后,超额募资的孩子王经营质量却大不如前。

值得注意的是,在母婴童市场竞争激烈的同时,孩子王的研发费用却大幅缩水。数据显示,2023年,孩子王研发费用约为5126.46万元,同比大降41.95%。其中,研发人员数量直降六成,从2022年的255人减少至2023年的99人。孩子王表示,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有所控制,同时,公司适当优化了研发人员的岗位结构,使得总体研发费用有所下降。

今年一季度,孩子王继续控制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下滑40.37%至901.33万元。

多次触及产品质量红线

孩子王于2021年上市,主要从事母婴童商品零售及增值服务,是一家数据驱动的,基于顾客关系经营的创新型亲子家庭全渠道服务提供商。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业绩下滑的背景下,2023年,孩子王完成了中国母婴连锁史上最大一笔收购——总部位于北京、北方地区的大型母婴连锁乐友正式成为孩子王的控股子公司。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随着出生率持续走低,母婴行业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和压力。孩子王收购乐友国际的“蝴蝶效应”如果发挥效能,或将拉开母婴行业资源整合的大幕,未来母婴行业可能会有更多联营、并购案例出现。

收购乐友让孩子王旗下门店规模迅速增加,同时,多年来以直营为主的孩子王在今年年初选择开放加盟模式,聚焦下沉市场,加盟店预期覆盖1000个县城,基本实现“一县一店”。

然而,过于密集的实体店正成为孩子王的“包袱”,公司门店的店均收入几年时间几乎“腰斩”。

数据显示,2023年,孩子王店均收入为1304.74万元,同比下滑10.79%。而2018年-2022年,公司店均收入分别为2414.92万元、2152.03万元、1732.81万元、1636.06万元、1462.62万元,逐年下滑趋势明显。而相较于2018年,如今店均收入跌幅高达45.97%。

除经营挑战外,孩子王还要审视高速扩张带来的其他问题。

近日,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显示,孩子王旗下一青岛门店的两款产品被通报不合格。抽查结果显示,受检单位青岛孩子王儿童用品有限公司李沧万达店所售简约棉绸防蚊裤和连衣裙均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分别为“pH值”和“附件抗拉强力”。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来源: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据了解,近年来孩子王多次“上榜”国家市监总局公布的抽检不合格情况通告名单,被点名的商品包括婴童服装、玩具、食品等。孩子王的招股书中也曾披露,2018年至2020年,孩子王及其分公司、子公司受到罚款以上行政处罚共计50项,其中28项是因销售不合格商品遭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截至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和“孩子王”相关的消费者投诉累计862条。投诉内容大多涉及商品质量问题、电商平台发货问题、未告知黑金卡购物返现金额限时使用导致卡内金额过期等。

股价两年跌超80%,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孩子王难“称王”

来源:黑猫投诉

朱丹蓬表示,企业多次因产品不合格被罚,无疑会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信誉度产生影响,更直接地影响到产品的销量。也有业内专家评价称,频繁被行政处罚恰恰暴露出孩子王对产品流通、库存乃至售后方面的管控缺位,在最重要的一关频频受挫,长此以往恐怕会凉了消费者的心,还会为品牌声誉埋下严重隐患。

(来源:第一风口)

[ 责任编辑:李建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