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考上大学,毕业后去青岛,天天喝!’一瓶青岛啤酒让我选定了青岛,成为青岛市民,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不得不说,青岛啤酒和我有缘。”
和青啤的“故事”
缘起一场“意外”
我的家乡在沂蒙山区东北边缘,当年,有很多青岛知识青年来此下乡,插队务农;后来,他们中的一批人陆续到县城当了工人、职员和老师。他们带来了城市的新事物、新风尚,影响了一大批当地的青少年。我大哥就是跟着青岛知青学会了拉手风琴。当时,我们县里最好的英语老师都是青岛知青。
那年,我18岁,读高三。那时,父亲是县城一家工厂的生产厂长,有自己的一间宿舍。由于我的学校距离父亲的工厂很近,有时我会去父亲厂里食堂吃午饭或晚饭,这里的饭菜要比学校的好不少。5月的一天,上午课结束了,我就去了父亲宿舍,父亲不在。我准备去食堂打饭,却发现屋里小桌上摆着两瓶青岛啤酒。
长到18岁,我还从来没喝过啤酒,更不用说青岛啤酒了。一时间,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我的脑海里产生了,我要尝尝啤酒的滋味。于是,我抓起一瓶啤酒,想打开喝一口。可是,打开瓶盖还真不容易,我尝试了多种方法,终于把瓶盖打开了,没想到,玻璃瓶里的液体啤酒突然变成泡沫,瞬间喷出来了,再盖瓶盖也堵不住。
等毕了业去青岛
以后天天喝啤酒
我惊慌失措,本来只想喝一口,这时只好仰起脖子,大口往肚子里灌,咕嘟咕嘟,一瓶啤酒就见了底。接着就是肚子发胀,打嗝,晕晕乎乎。这是我第一次喝啤酒,而且喝的是青岛啤酒,开始感觉有点苦,喝顺了嘴有股浓浓的麦香味,嘴巴喉咙里都凉凉的,也很快意。
父亲好酒,发现两瓶青岛啤酒空了一瓶,问是不是我喝的,我说是的,父亲有点生气,骂了我。后来才知道,这是厂里的青岛知识青年职工回青岛探亲带回来的,送给父亲两瓶,很珍贵。
我本来只想喝一口尝尝味道,没想到一不小心喝了一瓶,还被父亲骂了。我怏怏不乐,心里想:青岛啤酒有啥了不起,等我考上大学,毕业后去青岛,天天喝。
5年后,大学毕业,我真就来到青岛工作了,工作单位紧邻青岛啤酒花种植场,我见到了一架架生长中的啤酒花藤和一簇簇绽放的淡绿色的啤酒花,摘一朵放在鼻子上嗅嗅,就能闻到很浓的苦味,啤酒清爽的苦味就源于它。后来这个种植场就不存在了,即使是青岛人在青岛也看不到啤酒花的真容了。
回家探亲、接待朋友?
送青啤才够“面子”
我来青岛快40年了。在青岛的岁月里,啤酒是少不了的好伙伴。回老家探亲,到外地访友,必带一厂的青岛啤酒。在青岛招待外地客人,必喝青岛一厂啤酒。一句话,青岛啤酒有面子。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青岛一厂啤酒还是紧俏物资,特别是易拉罐,普通百姓很难弄到。
我来青岛后,最早喝大碗散啤,一度还兴用玻璃罐头瓶喝。当时,我正在恋爱,喝着爽口的玻璃罐头瓶散啤,吃着香喷喷的电烤肉串,虽然没有积蓄,但我的爱情日见巩固,最终修成正果。我也喝过各种型号、各种包装的青岛啤酒,也曾去厂里喝过大罐里现接出来的原浆。青岛啤酒中的奥古特是我比较偏爱的一种,饭桌常备。
要说热闹,还得到楼下的啤酒屋去喝。一年四季,除了过年那三四天,老酒友天天相聚啤酒屋,一人端着一个500毫升玻璃杯,一坐几个小时,就着煮毛豆和花生米,喝了一杯又一杯,聊天、吹牛,谈论家长里短和足球,再喝下去舌根会发硬,开始坐不稳。在酒友“不能哈就别哈”“快回家歇着吧”“明天早点来”的调笑声中,摇摇晃晃回家去。人生如此乐,夫复何所求?
回想当年,一瓶青岛啤酒让我选定了青岛,成为青岛市民,它改变了我的人生。不得不说,青岛啤酒和我有缘。青岛啤酒,我爱你一生。
(文/家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