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

来源: 文化视界 2023-11-02 09:10:37
听新闻

在这个知识付费普及乃至“下沉”的泛知识时代,以及社群遍地的圈层营销时代,山东青庐把“陪企业家读书”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已然跨过了第一个十年,成为山东最具影响力的学习型企业家社群之一。

10年来,青庐为200多位山东企业一把手配书4万多册,庐友每年续费率达90%以上;

迄今为止,举办了125期青庐读书会,以宋志平、宫玉振、孙陶然、杨东文、管清友、张维迎、张宏杰、费勇等为代表的近百位作者、学者和大咖前来讲学;

吴晓波、孙陶然、开创集团等诸多优秀投资人和企业投资……

青庐究竟把企业家读书会这件事玩出了什么花?

没有什么花活儿,以热情和真诚去做一件纯粹的事,这是青庐创始人马翠的答案,也是马翠和她的团队10年坚守的创业价值观。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马翠在青庐10周年论坛上分享

从青庐身上,看到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社群组织的迭代,还有200多位山东企业家自我突破的探索,更能一窥新生代鲁商的进化。在这个浮躁而激进的时代,青庐提供的是一种“陪伴价值”,事关方向,也事关成长。

一场企业家读书会

为什么能够持续十年

加入青庐的企业家、创业者被称为“庐友”,在创业的第十个年头,最近有两位庐友让马翠颇有感触:

一是,全国领先的纺织品服务专家——美瑞泰集团总经理刘小莉,加入青庐22个月,参加阅读打卡22次,即在青庐读了22本书后,主动向青庐提交了一份自己总结的阅读方法论。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庐友刘小莉获得9月度青庐读书侠奖

二则,一位加入青庐刚满一年的庐友,平时并不经常参与青庐活动,马翠前去拜访,以为这位企业家打算退会,但他却回答说:“我不会离开青庐,只有在这里,才知道如果我不在青庐我会错过些什么。”

如果不在青庐,会错过些什么呢?

一是“破茧”,看见世界的机会。

早年从事媒体行业,让马翠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多年下来,她的感触是:不能低估企业家的学习能力,但同时也不能高估企业家对外围的连接和打破信息茧房的能力。

从创业开始,有两个坚持青庐团队一以贯之:

1.坚持定制“每月庐友专享阅读”,一年12本书,十年来一期未停。用读万卷书的方法对抗大数据环境对企业家专注力的干扰和信息“围剿”。

2.坚持线下体验,来有所获。用线下读书会来重构企业家的“关系”。

庐友刘小莉谈到:“现代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在她看来,在青庐做一个“阅读的人”,能够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二是“成蝶”,被世界看见的机会。

山东是马翠的家乡,眼看在这个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家乡诸多优秀企业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她的体验更为深切。也不止一位企业家朋友向她倾述困惑,感觉与外界割裂,跟不上时代,感觉找不到着力点,使不上劲。

她认为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而她先前在媒体的积累,也恰好能够做点什么。

以读书为媒介,把外界的知识、外界的精英带到青庐社群中来,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到山东新生代企业家真实而鲜活的一面,而不是面目模糊的“传统鲁商”。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作家和知名企业家被邀请到青庐读书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成果,“山东还有这样一个求知求学的企业家社群”的印象也在慢慢向外界展开。

当“刻板印象”被青庐打开一扇窗口,山东企业家背后的优秀企业也会以一种个性化的、非商业性的视角被看见。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宋志平会长出席青庐活动

在青庐十周年企业家论坛上,高端机械装备龙头企业豪迈集团董事长张恭运便与《共享机制》的作者宋志平先生共谈“共享”,一展豪迈的管理成果,让豪迈成为不少企业家的参访学习对象。

陪伴企业家从读书中“破茧成蝶”,是青庐十周年的第一重价值。

在学习道场中跑马拉松

社群关系和链接的积极重构

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中,因为读书而被“被看见”,意味着与外界建立起一道商业之外的链接。这样的链接对企业家来说,是视野的瞭望台、资源的触点,意味着无穷的机遇。

而青庐构建的链接还不止这一道。青庐十周年提出了一句话:加入青庐读书会,与200位企业家一起翻阅人生。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创维集团前CEO、《高质量经营》作者杨东文出席第125期青庐读书会

这指出了青庐十周年的第二重价值,通过重构关系,构建高质量链接。

从社群的角度,企业家是不缺少资源链接平台的,有同学会、老乡会、商会、各种协会……“但青庐是他们唯一的一个学习道场。”

庐友以85后、90后为主,都是企业一把手,其中有“企一代”“企二代”,也有新生代创业者,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牛人,在青庐,他们被构建起另一层关系——“求知和创业这条长路上一起奔跑的人”。

马翠形容,“创业有点像跑马拉松,大家向着终点一起奔跑,互相是竞争者,但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所以大家也会互相激励、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帮助。”

读书是一件私人的事,创业是一条孤独的路,马翠希望,青庐能让他们“有人陪伴,走得更辽阔”。

这样的理想如何照进现实?青庐抓住了社群的共同点,也就是“解决困惑”。

读书会同读一本书,本身就建立起一种特有的沟通模式,而后围绕共同点,青庐还定制了一系列的线下活动。

比如庐友互访,青庐提倡跨界学习,经常组织不同行业的庐友互相“解惑”;比如组织标杆企业参访,从榜样身上总结经验方法;比如青庐游学,与带着类似疑问的庐友一起走出去寻找答案……

所以青庐陪企业家读书,并不是“读死书”,而是建立起一个个“解决困惑”的场景,在这些场景中,围绕共同的困惑,围绕共同面对的问题,可以触发无限的可能性。

管理上的难题、运营上的瓶颈、技术上的短板……都算是“简单”的问题,因为可以通过读书,通过庐友互助、学者传道直接解决。

面对不可知的未来,不确定的方向,唯有创新能够打破束缚和迷茫。而“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当带着问题“躬身入局”,庐友们便已经迈出了创新的步伐。

在青庐构建的场景中,“问题”尤为关键,因此青庐会定期向庐友派送“需求卡”,综合庐友们的共同问题,再转而向内部或外部寻找合适的“解惑者”。到青庐十年,已经有不少作者主动向青庐寄来自己的新书,希望能够前来交流。

陪企业家读书10年,青庐创始人马翠首次公开背后的运营方法论青庐第10年,庐友需求卡全新升级

再者,青庐也注重线下的交流,必须面对面,必须亲身到第一现场去感知、去体验,方可能让企业家磨炼出对世界、对商业的前瞻性和敏锐度,“把自己变成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这个什么都不确定的环境里,唯有学习是确定的。”马翠说,由学习构建起来的高质量链接,“能给创业者一种确定性”。

读书要达到什么目的?

青庐的实用主义与无用主义

青庐十年,马翠和团队总结了青庐之道,有三点:

1.纯粹:保持本真、保持专注。到青庐做自己就好。

2.热情:因为热爱才会主动,因为能够持续创造价值才会充满热情。青庐团队本身就是能够持续创造价值,因热爱而主动的团队。

3.真诚:青庐提倡,打开自己,见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

此三点也成为了青庐的价值观,这决定了青庐并不那么“实用”。

比如青庐选书,“实用类”的经管书籍是主线,其中传记、品牌类必不可少;另外,一定会给“无用”的历史、人文社科等书籍留下空间。

比如青庐十周年推出的青庐·美好现场,读苏东坡、王阳明、庄子,学禅修、冥想、生活美学。

但“无用”,是为了更高维度的“实用”——

为什么读传记?当面临人生选择时,传记可能给予指引。

为什么读历史?以史为镜,读懂今日。

为什么读人文?因为我们需要穿越周期的心力和定力。

为什么学禅修、美学?因为我们需要从精神底层完成个人的内核更新。

而纯粹、热情、真诚,是一种个人品格,却也是一种商业价值观。“它们会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链条变短,成本变低,效率变高。”

“被看见”的方法也好,解惑场景构建关系也罢,“无用”之道也好,青庐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深度服务企业家个体的自我进化。这是青庐十年的第三重价值,也可以说是青庐的核心价值。

对企业家而言,青庐是“无用”的,因为这里十年只“读书”,但青庐却又是最“实用”的,因为这里有“好学近乎知”的学习氛围,“转识为智”的学习方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学习场景。

更何况,这些因“无用”而“实用”的价值,能够推动企业家的认知提升、思维重构,是自我成长,更是“个体的改革开放”。这是马翠十年的创业感悟,更是青庐的使命——构建高质量链接,助力新鲁商成长。

在马翠看来,高质量的链接是“点灯”,青庐构建起来的链接,是用一盏灯去点亮另一盏灯,彼此点燃,彼此照亮。

“无用”的标签,本身就会筛选出有共同精神追求的同道中人,而经历共同的精神洗礼,更会在庐友间建立情感共鸣。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回看青庐十年,马翠也在思考未来,她希望自己一生只做一件事。十年来,她与庐友们仍然“在路上”,但已然看见了《进击四十年:鲁商风云人物》——这本青庐五周年出版的书,讲的是“时代的鲁商”。

十周年,青庐也在继续发现“鲁商新大陆”,今年马翠策划、推出了“发现山东新消费”“发现山东脊梁企业”“走进标杆工厂”等系列采访,记录和观察齐鲁大地上的企业及企业家们正在发生的划时代的改变。

马翠更相信,在寻找方向,寻求成长的过程中,“一起奔跑”的力量尤其重要!

(来源:山东青庐 口述/马翠 整理/徐辉

[ 责任编辑:窦静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