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中山区,济青高速中线济潍段如同一条长龙穿越崇山峻岭,伸向远方。9月23日,在济青中线通车前夕,记者随山东高速集团观摩团,乘车驶上这条备受各方关注的高速公路,同时也是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感受科技赋予一条公路的惊喜和魅力。
隧道内消防炮自动锁定火源喷水灭火
亮点一:智慧隧道——过隧道不降速安全通行
隧道通行是影响高速公路通行效率的关键环节。济青中线济潍段全长161.86公里,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横穿鲁中群山,桥隧比高达41%,全线共有10座隧道,其中盘顶山隧道长4110米,是省内高速公路第一长隧。得益于诸多“黑科技”的加持,济青中线济潍段成为全国首条隧道不降速通行的高速公路。
要达到隧道不降速的目标,第一,要解决进出隧道口时光线变化对驾驶员产生的视觉影响。想必驾驶员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当驾车通过隧道时,强烈的光线变化总会让驾驶人的视觉产生不适,甚至会出现短暂“眼盲”。但是沿济青高速中线,由龙埠枢纽向东驶入胡山隧道,进出隧道时的光线视觉变化却自然柔和。仔细观察会发现,隧道入口处搭建了百米遮光棚,光线呈现渐暗效果,出口处,镂空明洞的隧道设计让光线渐渐透出,达到渐亮的视觉体验,令进出隧道的光线变化自然顺畅,视觉体验格外舒适。
第二,隧道内要为驾驶员提供良好的照明环境。隧道中的照明采用无级调光系统与随车调光系统,可根据洞外亮度、色温、行车速度等自动无级调光、调色温,保证驾驶员进入隧道第一时间适应光线,缓解驾驶疲劳。
第三,要消除驾驶员进入隧道后心理上恐惧与边墙冲撞的“侧壁效应”。济青中线济潍段项目办主任谢国木介绍:“我们开展了基于侧向余宽的驾驶模式试验,通过采集不同条件下驾驶员的各项心理指标数据,兼顾技术可行和经济节约原则,将每条隧道两侧拓宽25厘米,大大降低隧道侧壁带来的压迫感。”
第四,要确保隧道通行的安全。在隧道顶部,智能巡检机器人24小时对隧道开展实时“体检”,若遇到明火,每隔40米设置的消防炮可以自动定位火源、智能灭火;隧道内事件信息还会实时在入口前两级情报板进行预警。这些创新之举为隧道通行带来全新体验,保障隧道不降速安全通行,预计将使隧道通行效率提高20%,事故发生率降低50%。
亮点二:智慧收费——过收费站不停车安全通行
山东高速集团不仅实现了智慧隧道的突破,还通过智慧化手段改变了以往停车收费的历史,开辟了不停车过收费站的先河。
下高速时记者注意到,收费站前的匝道处有一个标有“ETC预交易”的门架,车辆经过门架驶入收费车道,收费杆竟然直接抬起,LED跑马灯亮起绿色提示,让车辆顺畅通过。
济青中线济潍段项目办副主任兼总工程师张义栋介绍,原来,济青中线济潍段应用新一代云收费系统,打造了新一代智慧云收费站。车辆在进入收费站车道之前,在预交易门架处完成了ETC预交易,系统将相关信息下发给收费车道的车道控制器,当该车辆通过车道时完成交易,便可以从任何车道快速驶出,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一旁的收费岛上,收费岗亭被集显示屏、摄像头等装备于一身的一体机所替代,不再配备人工收费窗口,收费岛也做了相应的“瘦身”,使通行车道显著加宽,进出收费站驾乘体验更舒适。
雷视融合路侧感知系统,助力道路通行更畅通
亮点三:智慧路面——可以感知雨雾冰雪的路面
在模拟夜间有雨的驾驶环境时,道路两侧不停闪烁的行车诱导灯格外显眼,路面上雨夜反光标线清晰显示出道路轮廓。“前方车辆合流,请减速慢行。”随着导航软件发出语音提示,路侧显示屏显示相应信息,车辆安全通过合流区。
济青中线济潍段构筑了以“毫米波雷达+视频”为核心的雷视融合路侧感知系统,实现“全时全天候车道级”路面交通事件感知,关键事件感知准确率达到97%以上。在特大桥、隧道、高陡边坡等重点位置,还设置了测量机器人、多元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各类环境参数、异常事件、设施状态等数据的实时采集。
这些信息全部汇总至路网管理智慧大脑,智慧大脑经过对数据的分析计算,可以实现运行状况自动分析、突发事件自动报警、可用资源自动调配。“比如监测到某路段左侧道路发生事故,‘智慧大脑’会将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发布到路侧情报板和山东高速出行APP上,防止二次或多次事故发生。同时根据事故发生位置,自动推送周边监控视频,协助救援清障的调度、指挥。” 济青中线济潍段项目办副主任孔军说。
雨雾冰雪等天气的安全行车也是济青中线济潍段“全天候通行”的考验之一。针对冬季降雪天气,济青中线济潍段因地制宜采用无机热管、低凝冰路面融雪、自动喷淋式融冰除雪三种主动融冰除雪技术,改善冬季冰雪条件下高速公路重点特大桥、连续纵坡、背阴段、隧道进出口等路段的行车条件。“无机热管相当于给高速公路装上天然‘地暖’,低凝冰路面融雪是加入了新材料,自动喷淋则是传感器检测到路面积雪或结冰时自动喷洒融雪剂,利用这些技术可以提高冰雪天气行车安全,减少恶劣天气下高速公路封闭时间。” 济青中线济潍段项目办副主任李怀剑说道。
利用路侧边坡、匝道圈、服务区、收费站、隧道等周边空地、建筑屋顶,实施光伏发电项目
亮点四:零碳之路——兼顾经济与生态效益
行至胡山隧道,遮光棚洞顶部光伏板整齐划一,排列有序。济青中线济潍段在隧道减光棚洞、隧道口中央分隔带等位置布设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与储能直流并网,实现隧道设备用电的自给自足。
项目合理利用路侧边坡、匝道圈、服务区、收费站、隧道等周边空地、建筑屋顶,建设了边坡防护与光伏发电结合的边坡光伏一体化试验段、绿化效果与光伏设施结合的匝道圈光伏、噪声防治与光伏发电结合的光伏声屏障等全场景、多形式的光伏发电项目,全线光伏装机容量68兆瓦。通过光伏与储能直流并网,实现高速公路用能“点位级自洽”“路段级自洽”。
在青州南、昆仑等服务区,济青中线济潍段构建了智能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污废再利用和对当地环境的“零污染”,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章丘南监控通信分中心办公楼采用“围护结构高效保温、高舒适节能外窗、高效热回收新风系统、气密性设计及无热桥设计”五大技术体系及一系列新材料和新技术,建筑单体达到了国家标准中“近零能耗建筑”技术要求,综合节能率达到76.4%。
群山巍巍,苍翠连绵,自章丘东收费站西行,路侧竹林已见雏形。济青中线济潍段充分利用互通区、服务区、管养场区、主线、隧道景观绿化工程的植物固碳能力,通过合理优选树种,沿线种植林业面积约66万平方米,既实现了景观绿化效果,也实现了林业固碳效果。
山东高速集团将绿色、循环、低碳理念贯穿于济青中线济潍段建设运营全过程,通过建设碳排放综合管控、可再生能源利用、智慧能源网运行、近零能耗建筑节能、污废资源化处理、林业碳汇提升六大系统,将济青中线济潍段打造为全国首条零碳智慧高速。经认证机构评估,济青中线济潍段运营期内年均碳排放量约为3.1万吨,年均碳减排量约为6.1万吨,每年均可实现零碳运营。
亮点五:特色服务区——文旅产业与高速交通深度融合
“前方两公里将经过昆仑服务区南区,这里是西欧风格主题服务区……”伴随着导航语音提示,一座哥特式建筑映入眼帘。走入其中,无论是内部装修还是商品销售、特色美食,都如同踏入了充满异域风情的小镇,带来一番全新体验。
为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多元化和品质化的出行需求,山东高速集团坚持主题化、特色化的发展思路,创新“服务区+”模式,选取东欧、中亚、南太平洋等“一带一路”10个国际特色主题风格,将相关地域的特色文化、传统美食、经典商品融入服务区的建筑设计、景观装饰、服务运营中,在济青中线构建“一路十域、一路十景、一路十味”的“开放经济带”,让司乘感受到不同国度的特色风情。
济青中线之旅,是一次奇妙的“探索之旅”,也是愉悦的“美食之旅”、难忘的“文化之旅”。“这里有青黑屋瓦与木结构有机统一的大唐建筑,也有融合多层斜山顶和红瓦元素的东南亚建筑,还有充满童趣和快乐的童话城堡,各具特色的建筑都可成为打卡背景。”山东高速服务开发集团济青中线分公司负责人陈科说,“在这里,司乘还可以品尝到30多种异域风味美食,购买到300多种进口商品及各国直销保税产品。”
除了体验异域风情,济青中线服务区同样“科技感”十足。司乘在手机端就可一键浏览服务区并进行线上点单,新能源车主还可以在小程序中查询服务区充电桩相关信息,优化出行路线。进入服务区,智慧停车引导系统为司乘提供车位级停车导航服务,ETC+衍生型综合生态圈支持ETC加油、洗车等无感支付,智能查询、智能厕位引导等服务带来智慧出行全新体验。
(来源: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