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10日《大众日报》连续两天整版报道“连钢创新团队”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建设发展纪实(上)
“连钢创新团队”:
世界纪录是怎样诞生的?
2020年4月15日清晨5时30分,“德翔·佛森堡”轮缓缓靠泊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105泊位。岸边3台桥吊娴熟地将船上的集装箱依次吊起,置于整装待发的自动导引车(AGV)上……
当933个集装箱全部装卸完毕,“德翔·佛森堡”轮船长签证确认: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本航次作业中桥吊单机平均装卸效率为44.6自然箱/小时——一个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就这样诞生。
更让人折服的是,这个刚刚被刷新的世界纪录,也是由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自己创造的。早在两年前,在英国伦敦召开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上,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就斩获了“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颁奖词这样写道: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是世界上建设周期最快、运行效率最高、作业增量最快的自动化码头,而且是全球唯一一个同时具备此“三个最”,为全球自动化码头的建设运营发展树立了典范、指引了路径。
这座全球自动化码头“灯塔”的铸造者,是张连钢和他的“连钢创新团队”。这个平均年龄30岁出头的年轻团队,在一片荒滩上,用了3年半的时间,建成了一座西方专家口中“10年都别想独立完成”的自动化码头;又在随后的3年半时间里,破解了十几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出单机最高作业效率超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的纪录。7年时间里,他们走过了一段充满荆棘的自主创新之路,在无经验、无资料、无外援的“三无”境地中,让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在自己的手中”诞生。
面对欧美技术封锁
组建本土团队开启自主创新之路
全自动化码头代表着海洋港口集装箱装卸的最高端形态,是一个国家港口综合科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集中体现。20世纪最后10年,自动化码头逐渐崛起,1993年,世界第一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到2013年时已历经三代,全球建成的三四十个自动化码头设施及核心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控垄断。作为全球港口大国,中国在世界前10名集装箱大港中占据7席,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强科技的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榜单上却寂寂无名。
2013年,随着全球航运经济的新一轮洗牌,作为中国第二大外贸港,青岛港决定将破局的关键放在建设全自动化码头上。自动化码头涉及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融合、应用,动辄数亿甚至数十亿元的巨大投入,决策必须慎之又慎。2013年10月,经过反复遴选,青岛港任命既有30多年机械、电气、控制等专业技术功底,又有十几年集装箱码头业务、信息和管理经验的张连钢,担当“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张连钢回忆说:“刚接到任务时,我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是我20多年的梦想,我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行业动态。压力是,在发达国家,全自动化码头大多是不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贵族码头’,而且多数是半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全自动化码头,无疑是全新的、更高风险的挑战,我们将面对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
2013年10月23日,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吹响了“集结号”。李永翠、李波、张卫、吕向东、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强、王延春,首批8名IT、流程、设备、土建等方面的专家集聚在一起,开启了青岛港历时数年冲击世界港口科技制高点的艰难跋涉。
立项之初,项目组成员连自动化码头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没吃过猪肉,但总要见见猪跑。”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接下来15个月,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国外同行却“连捂带盖”,用技术壁垒让项目组备受煎熬:只能走马观花的远望,不准下车,不准拍照,更不提供任何数据和技术规范。
当时,在自动化码头领域,4家欧美工业巨头形成了行业联盟和技术垄断,世界上所有的自动化码头,都由“四大联盟”联合提供技术,并且必须捆绑销售。当时有外国专家说,凭借中国当时技术,做出这个码头至少10年,建议直接购买国外技术。但张连钢了解到,国外自动化码头使用的是铅酸蓄电池技术,自重大、寿命短,每天需要淘汰2吨电池,而且还存在重金属污染和氢气析出风险。可就是这样一个过时的技术,外方却喊出了一个天价,还提出了许多不平等条款,包括捆绑销售、系统不开放等。
这趟学习考察没有学到什么“真经”,却激发了整个团队的志气。“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市场换不到的,必须自主创新。”张连钢和同事们最终做出决断:依靠身后青岛港几十年集装箱事业的发展积淀和港口科技不断进步的实力积累,自主创新建设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码头。他们坚信: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专属,那些“云端”高科技并非高不可攀,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攻克十几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一开港便创世界纪录
顶住重重重压,张连钢率领团队开启了打造中国全自动化码头的自主创新之路。
自动化码头建设是涉及领域极其宽泛的大科学工程,机械、电气、控制、IT、生产业务……从纸面设计到建造运行,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项目组成立了IT组、土建组、桥吊组、AGV组、轨道吊组、堆场组、闸口组、计划组和供电组9个攻关小组,在张连钢的带领下,分兵出击,协同作战。
在青岛港老港区南岸一个临时借用的小办公楼里,没有人计算过,这个团队为此熬过了多少不眠之夜。能见证那段艰难历程的,只有几十万字的分析论证报告和3000多份技术讨论会的会议记录,以及保洁员每周都要从办公楼里拿出好几个盛方便面的大纸箱。
凭着一股拼劲和钻劲,这个团队翻烂了一本本行业书籍、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打响了一场自主创新攻坚战役。他们大胆进行流程再造,对项目组织设计实行“并行协同”,规划设计、建设集成和商业运营“三位一体”,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把国外常规设计工时压缩了三分之二,进一步推动了自动化码头系统集成创新,彻底破解了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逐渐成长为能够担当重任的多面手——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常务副总经理杨杰敏放弃唯一的国外供货商,在上海长兴岛闭关3个多月,与振华重工联手研发出ECS软件系统,让自动化码头拥有了“中国大脑”;AGV组王伟带领攻坚小组开发钛锂电池替代国外主流的铅酸电池,设计制造出世界首台不换电池的AGV……
最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首创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世界最轻、自动充电、续航时间无限制的自动导引车,轨道吊“一键锚定”系统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最新技术,攻坚了一批世界级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例如,ECS设备控制系统是码头的“小脑”核心,为了彻底摆脱国外技术垄断掣肘,“连钢创新团队”毅然放弃与国外唯一供货商的合作,自主研发,历经数月封闭攻关、艰难探索,最终成功上线运行,被业内称为“彻底改变了全球自动化码头的行业格局”;在全球率先创出AGV自动导引车充电新模式,打破了之前全球通用的铅酸电池方案技术垄断,被业内誉为“自动导引车充电模式重大革命”等,实现了从“掌握核心技术”到“创造核心科技”。
2017年5月11日,载箱量13386TEU的集装箱船“中远法国”在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106泊位靠泊作业,码头现场“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有条不紊地进行,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以“开港便创下自动化码头世界纪录”的方式开门迎宾。这座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作业效率比传统码头提升30%,同时节省工作人员70%,减少操作人员85%,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
正因为掌握核心技术,开港作业至今,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根据生产实际对几个主要系统累计升级173次,优化功能2000多项,使其成为一个有灵魂、会思考,可智能决策、系统管理的“最强港口大脑”。
截至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发表论文70篇(核心期刊14篇);软件著作权4项;科技成果15项。获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中国港口协会、中国航海学会等科技进步特等奖等海内外大奖30多项。
瞄准世界最前沿科技
为全球港航贡献“中国方案”
屡创世界纪录、全球斩获殊荣,有同事半开玩笑地问张连钢,“当初梦想实现了没有?”张连钢非常认真地回答:“没有,这才刚刚开始。”
2018年8月,“连钢创新团队”吹响了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的号角。“要干,就要占领世界自动化码头技术的制高点;要干,就要引领世界未来港口的发展趋势;要干,就要干出百年不朽之作,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要干,就要让梦想在我们的手中变成现实。”张连钢在二期码头建设动员会上,吹响了新的冲锋号。
尽管自动化码头一期已经是世界最先进、最高效的自动化码头,但在二期工程建设中,“连钢创新团队”没有简单复制一期方案,而是握指成拳、勠力同心,始终瞄准持续领先的目标持续创新,不断突破自我。
当时,5G还没有成形的行业设计方案,华为、爱立信等世界顶尖巨头都没有推出成熟的商业产品;氢燃料电池在国内的技术虽然比较成熟,但在大型港口机械上却从未应用。“连钢创新团队”把自动化码头二期目标瞄准了这一世界前沿科技。
这不是凭空拍脑袋想出来的。多年来,他们一直跟踪世界最前沿的能源技术。早在2006年,张连钢就主持完成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创新,在全国港口全面推广,得到业内高度评价和肯定。在自动化一期码头建设中,他在AGV上首次使用钛锂电池替换国外的铅酸电池,实现了AGV给轨道吊送箱的间隙进行极速充电,比国外减重10吨,电池寿命达到10年以上,作业效率优势明显。
这一次,“连钢创新团队”看得更远:作为世界级石化地炼集群所在地,山东是富氢大省,但由于无法有效利用,氢气作为副产品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如果能在自动化码头上应用,那必然对整个中国新能源发展有巨大的示范引领作用。而5G技术,已经是世界公认新技术革命的风口浪尖,也是未来自动化行业竞争的蓝海,更是抢占新一轮智慧码头建设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研究、考察、争论,反复权衡,认真比较,科学判断,慎重决策,最终“氢+5G”成为自动化码头二期的主攻方向。除了与老伙伴上海振华港机再度联手,华为、中国联通、航天科技等一批国内顶尖企业也加入进来。多家企业联合攻关,集成创新,将整个自动化码头的上下游供应链条核心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2019年11月28日,历时短短15个月,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二期项目投产运营。它集合了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全球首创运用5G+自动化技术等6项全球首创科技成果,领军当今世界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码头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国“智”造、中国创造向全球港航业贡献了“中国方案”,将世界高科技码头的“王冠”揽入怀中。
德国工业4.0提出者门蒂斯参观后表示,4.0的精髓是系统整体的自动化,人与系统之间要能无缝对接,系统与系统之间能有效交互,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主席约翰·沃尔特表示,ISO希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标准化推广到全球。
创新无止境,又启新征程。在一期、二期的不远处,全自动化码头三期已经开始土建。一个“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黑科技码头“中国方案”,将再度升级、荣耀现世。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建设发展纪实(下)
“连钢创新团队”的那些人和事儿
3年=30年,即3年走完国际上30年自动化码头建设发展历程;
1台=2台,即1台桥吊在相同时间内干出国外自动化码头2台的作业量;
9个=60个,即9个远程操控员替代传统码头前沿60个人的工作……
这是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连钢创新团队”创造出的“中国等式”。从被西方技术封锁四处碰壁,到组建本土团队自主创新;从被外国专家质疑中国人能否建成自动化码头,到世界上建设周期最快、运行效率最高、作业增量最快的自动化码头横空出世,这个团队引领中国港口跨入第四代集装箱作业的全新时代。
这是怎样的一个团队?屡屡创造世界纪录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连钢创新团队”的那些人和事儿。
拼了命的专家团队
“连钢创新团队”以张连钢命名,今年60岁的他,无疑是这个团队的“灵魂人物”。
1983年,张连钢从武汉水运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分配到了当时的青岛港安技处。进港不到10个月,这个刚满23岁的年轻人便主动放弃了人人羡慕的机关岗位,报名参加了青岛港第一个集装箱泊位——52泊位的建设,从此便与集装箱码头结下了不解情缘。1985年,他参与了“六五”国家重点技术攻关项目——国内第一台采用全可控硅直流调速集装箱桥吊的安装、调试工作;上世纪90年代,他参与开发“青岛港前湾三期智能生产控制系统”;2006年,他主持完成大型轮胎式起重机移动供电技术创新,实现了轮胎吊“油改电”技术突破,在全国港口推广。
2013年2月,刚刚做完肺癌手术在家休养的张连钢,接到集团领导电话:经过反复遴选,青岛港决定任命既有30年机械、电气专业技术功底,又有十几年集装箱码头管理经验的张连钢担当“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当时真是既惊喜又有压力。惊喜的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是我20多年的梦想,这一天终于来了!压力是,世界上已有的自动化码头大多是不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贵族码头’,而且多数是半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码头,建设全自动化码头将面对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张连钢回忆说。
不顾家人反对和医生劝阻,抱着“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贡献力量”的朴素感情和坚定信念,张连钢召集了一批IT、流程、设备、土建等方面的专家,建起技术项目组,拉开了全面攻坚全自动化码头的序幕。
李永翠,这位女工程师看上去柔柔弱弱、说起话来也轻声细语,却是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生产指挥系统的牵头人,同事们嘴里的“翠总”。
李永翠平常爱好天文学,也爱看《三体》等科幻小说。作为自动化团队IT项目负责人之一,她拿出了仰望星空、探索宇宙穷尽的精神头,全程参与了自动化码头一期建设,让小说中的自动化梦想变成了现实。
2018年初,在自动化码头效率提升分析过程中,李永翠发现桥吊双小车的平台访问逻辑总是不尽人意,改了好几个方案都没解决问题。她叫上项目组成员刘耀徽和矫靓,准备一起爬上桥吊现场研究。50多米高的桥吊,别说女同事,就是很多男同事爬上去也会吓软了腿。大伙都劝李永翠通过视频观察,可李永翠却说:“只有去现场看到作业全景,才能准确判断问题根源,桥吊大梁就是最好的位置。”她换上棉袄,带上安全帽,冒着零下8度的严寒爬上了距地面56米高的桥吊大梁。
风越刮越大,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桥吊下面的人看着半空中的李永翠,心都揪得紧紧的。大家劝她下来,她却笃定地说:“数据肯定没问题,是其他地方有问题,我就不信找不出原因!”经过近2个小时的等待,预想中的问题果然重现了,李永翠从桥吊上仔细观察了设备配合的全过程,心里一下子亮堂了,问题解决方案也有了新的思路。而此时,她的脚早已经冻得不听使唤,只得在同事帮助下半挪半爬下了桥吊。
自动化码头自2017年5月开业至今,主要系统累计升级126次,优化功能2000多项,平均作业效率从每小时26自然箱提升到36自然箱,超国外同类码头50%,在全球第一次实现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超越人工码头。这其中,便凝聚着李永翠和伙伴们无数的心血付出。
除了张连钢、李永翠,“连钢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还包括李波、张卫、吕向东、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强、王延春……在自动化码头建设过程中,无论是50多岁的“元老级”工程师,还是正值当打之年的中年骨干、新锐大学生,为了“追求完美,干到极致”,大家在一轮又一轮的自我否定中磨砺成长,把“中国模式”一点一点打磨成型,引领中国港口自动化码头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超越。
无止境的技术求索
从自动化码头方案开始设计的那天起,项目组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12点前熄灭过,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3000,这是在自动化码头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从2013年到2017年的3年零7个月里,项目组开过的会议次数。在精益求精的上下求索中,无数或惊心动魄或感人肺腑的故事轮番上演。
最开始,建设自动化码头,中国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参考。国外咨询公司提供了一套国外码头在用的系统方案,但项目组发现其存在很多致命的问题,不符合青岛港实际情况与需求,而且外方报出的价格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拿来主义”说来简单,但周期长,花费高,且后期维护也要依靠国外技术支持。综合考虑、反复衡量之后,项目团队宣布自主规划设计建设系统方案。历经90多个日日夜夜、通宵达旦的反复推敲、认真打磨,拿出了第一套可进行实验室测试的架构原型。
可是到了检验成果的这一天,系统一开始稳定运行,但接着却出现间歇性卡顿甚至停掉。看到“死掉”的系统,大家仿佛一盆冷水当头浇下。“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项目开发团队立刻总结前面开发的模式,绘制问题排查鱼骨图,每个节点、每个环节分析原因。当问题难以复现、难以判断的时候,项目开发团队果断决定,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开发,多种架构同时进行测试,找出最优方案,工作强度、工作压力翻番,仅仅一个接口前后就推翻开发了5个版本。
前面100次的失败,是为了第101次的成功,从关键技术研究到方案设计,从仿真分析到实验验证,研发团队一步步将一个个创新设想变成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2017年5月,历时3年多,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从概念设计逐渐变为现实,首船平均装卸效率达到26.1自然箱/小时,一开港便创世界最高纪录。
“拼命都不一定能干好,不拼命肯定干不好”,这是整个团队的座右铭。ECS设备控制系统的研发过程,将这种拼搏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动化码头拖运集装箱的工作,是由无人驾驶的AGV(自动导引车)完成。而其核心技术ECS系统,被自动化码头技术“四大联盟”中的荷兰TBA垄断。因为不开放、捆绑销售等,项目组决定放弃TBA的方案,与设备制造方上海振华联手攻关。
上海振华在港机设备制造上是行家,但是在自动化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研发上还是个“新手”,港口团队承担起主导系统建设的重任。很多人把家搬到了港上,把办公室搬到了现场,一心扑在工地上,仅编写的测试案例就多达5000多个,测试过程达十几万次。每天忙到深夜已经司空见惯,凌晨1、2点发邮件或与外国专家沟通也是常事,甚至去食堂吃饭都觉得浪费时间,直接带饭盒用微波炉热热就对付了。
2016年初,经过3个多月的研发后,团队对ECS系统进行了阶段性评估,答案却令人沮丧:系统方案根本满足不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功能需求和工期要求。如果这套系统研究不出来,几十个亿的投资就打水漂了,开工时间也必将拖后好几年。项目组当即决定,彻底摒弃之前的研究思路,从头再来。时间紧、任务重,团队成员们一头扎进了上海长兴岛的设备制造基地,开始了3个半月的封闭研究。没白没黑,夜以继日,一点点抽丝剥茧,一步步艰难推进。
2016年8月26日,曙光终于到来:由6辆自动导引车组成的小型车队开始在模拟仿真平台和码头现场同步开展系统实测,全部实现流畅运转。现场20多名团队成员激动地鼓起掌来,有的甚至留下了热泪。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负责操作的朱文峰、王吉升、隋晓等对100多个流程反复修改十几稿;负责作业的李波、管廷敬、耿卫宁等做了40多个闸口方案,设计了高效、便捷的进出分离式闸口;耿增涛、刘迅、任荣升、张祚良等人勇挑软件开发重担;设备人员张卫、王延春、吕向东、修方强、王伟、王培山、孙秀良、王心成等深入论证,确定最佳设备规格;负责土建的周兆君为拿出最佳方案变身“出差达人”,青岛至天津、北京、上海的火车几乎是他的第二个家……
在精益求精的探索下,“连钢创新团队”推出了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创非等长后伸距双小车桥吊;首创高速轨道吊无轮缘车轮设计,避免车轮啃轨;实现岸边全自动无人理货、全自动喷淋熏蒸消毒、全自动空箱查验、冷箱温度自动监控……他们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用3年走完了国外常规8到10年的路,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成本远远低于国外同类码头。
道不尽的儿女情长
在“连钢创新团队”里,每个人都怀揣着一颗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滚烫“中国心”。他们是海港科技精英,但同时也是家中的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儿子和女儿。
2017年3月15日,自动化码头一期工程首船测试成功。望着行云流水般运转的堆场,望着全程仅用13分钟就完成集港作业的集卡车辆,管廷敬和闸口项目团队的伙伴们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因为工作原因,首船测试前的那段日子,管廷敬每天晚上都忙到很晚,很少有时间去探望一个人生活的母亲。就在首船测试前不久的一天夜里,母亲在家中意外去世。而那时的管廷敬,还在深夜加班后回家的路上,遗憾地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回想起这件事,管廷敬红着眼睛说:“我觉得特别对不起我妈……”
徐永宁担负着整个自动化码头数据中心的建设、调试工作。关键时期,妻子确诊癌症的消息像晴天霹雳打在了他头上。一边是因为接受放化疗而日渐憔悴的爱人,一边是已经到了冲刺阶段的项目,徐永宁每天天不亮送妻子去医院治疗,然后赶到单位一头扎进调试工作中。1年多时间,这个一米八的汉子满眼血丝,累瘦了十几斤,却从未有过半句怨言,工作硬是半点没有耽误。尽管尽了最大努力,但心爱的妻子还是离开了他。这个沉默的汉子擦干了眼泪,更加玩命地投入了工作,最终和同事们一起建成了国内首个基于云技术的自动化码头双活数据中心和神经网络系统。项目成功的那一刻,徐永宁一个人遥望着远处的码头,眼眶湿润,思绪万千,久久无言。
2015年临近春节,正值第一台AGV即将下线的关键时候,王伟一个人坚守在监造阵地上。这时,妻子打来电话:“儿子肺炎住院了,我也被传染,也住院了。”电话中同时传来了儿子的哭声:“爸爸,你不要我了吗?”眼泪顿时夺眶而出,七尺男儿哭得泣不成声。但是远在上海,安抚的语言显得苍白而无力。当妻子听说项目正处在制造、调试的关键节点时,主动挂掉了电话,自己默默承担下家庭重担,叮嘱丈夫坚守工作岗位。
李永翠的父亲住院,她为工作拖延探视,直到春节才回家;设备人员撇家舍业,长驻振华建造基地,朱林、王照富一直坚守到设备上岸;唐立辉、王心成家中老人生病,无法在床前照料;负责桥吊电气的王学龙手术后出院立即回到岗位……还有很多人、很多故事,无法一一列举。亲情绵绵,儿女情长,是内心深处最柔软的牵挂,也是披荆斩棘时最坚强的铠甲。在长达数年的冲锋路上,“连钢创新团队”怀揣一份家国梦想,没日没夜,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竭尽所能,铸就了中国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这柄“绝世神剑”。“能建成中国自己的一流全自动化码头,此生不算虚度!”这是“连钢创新团队”每个成员的共同心声。
如今,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一期、二期已经投产运营,融合更多前沿科技的三期建设也已经启幕。头戴世界高科技码头王冠的“连钢创新团队”,将儿女情长化为前进动力,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向着更加浩瀚辽阔的星辰大海,开启砥砺奋进的新一轮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