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有一处人烟稀少的小岛,灵山岛。60多岁的村民肖永生是土生土长的灵山岛人,他前后筹备20余年,收藏购买贝壳,花掉60余万积蓄,打造了一间精致的贝壳楼。贝壳楼由中式风格和西方海岛风情建筑构成,小楼用了500多种类,100多万枚贝壳。肖永生说,“希望外出离开的孩子,回来时,能看见灵山岛的不同。”
灵山岛网红地
清早,轮渡码头上,零星的村民准备乘最早的一班船回岛上。轮船在海上行驶,船头,新来的游客在拍照,船舱里,村民睡着了。大约四十分钟后,轮渡靠岸,有人喊着,“到了到了”。
灵山岛位于黄海,在青岛市区西南方,总面积7.66平方公里,是青岛市最大的海岛,中国北方第一高岛,中国第三高岛。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很久以前,村民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以打渔为生,如今,仍有渔船飘荡在海上,他们需要这片海域生活。
进岛第一村,城口子村,贝壳楼就在这。一眼望去,小楼外墙全部用贝壳装饰而成,错落有致,种类繁多。贝壳楼由三种设计构成,左边为中国古代建筑,右边为西方海岛风情建筑,连接两个建筑的,是一个圆形小楼。
外观上,贝壳楼北边以海螺壳为瓦片,以鲍鱼壳为瓦当,用彩贝和彩石构成的渔家风俗;南边为海岛风情,蓝与白为基色,用简单的直线与弧线勾勒出建筑直白回还的轮廓。
肖永生住在岛外,很久没来贝壳楼了。如今,是肖永生25岁的女儿在打理贝壳楼,她站在一楼,安静地制作手链。哥哥肖河说,“父亲生病了,我有空就回来看看。”小楼始建于1986年,1988年完工,2014年,小楼以贝壳楼面貌对外开放。
前后历经20余年
设计者肖永生,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土生土长的居民。退役后,他在乡政府文化站工作,但为了艺术理想,毅然决然地辞职了。认识肖永生的人说,“他喜欢艺术,是个有点传奇的人。”
灵山岛面积不大,资源相对匮乏。建设贝壳楼之初,肖永生曾说,“灵山岛与世隔绝,本就不多的人口日益减少,我希望那些走出去的孩子,回来还能看见岛上的不同。”肖河告诉记者,贝壳楼的完成,前后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光,“父亲投入至少60万的积蓄,他的本意是尽可能地搜集、保护、挖掘灵山岛的历史文化。”肖河说,父亲没有像网上所说,“我们只是喜欢,但也有自己的生活,说句实话,建房之初,也有用于经营的打算。如果能在热爱的同时,赚口饭吃,就再好不过了。”
肖河介绍,小楼外观用了500多个品种,100多万枚贝壳,使用面积约为500平方米。其中,一楼是经营区,出售贝壳相关饰品,“维持贝壳楼的运营。”楼上有五间房,用来展览稀有贝壳。肖河说,“其实在八几年,我父母那一辈,就开始尝试在房子外,贴上贝壳,完成了三分之一后,搁置了。”
收集海内外贝壳
清晨和傍晚,村口海边上,都能见到肖永生的身影,肖河说,到今年止,父亲已经收集了十多年的贝壳。最初,贝壳收集只限于当地海域,在摸索中,才逐渐涉及到了国外。
慢慢地,肖永生的收集方式也打破了局限。他穿梭在当地饲料厂中,工厂将贝壳碾碎,准备制成饲料,肖永生就在一堆贝壳原壳中,找自己想要的。也有友人听说此事,专门赶来,给他送贝壳。“收藏是在摸索中前进的。”肖河说,逐渐接触到做贝壳贸易的人,可以大批量购买贝壳,“我们可以指定种类,也可要求尺度、硬度、形状。”
2012年,肖永生决定把房子翻修,他们扒掉外墙水泥,舍去了原有的贝壳,重新抹上了水泥。肖永生在设计图纸中思索,根据贝壳软硬度,如何摆放最佳,连颜色和数量,都要经过严格的计算,“太密了影响美观,太松弛了也不好看。”
一面墙壁,拆了再贴,贴了再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肖河说,“有时候,图纸设计很好看,放在墙上又不是那么回事了,只好先在地面摆放。”贝壳外表上也有螺旋,如果找不准方向,粘好的贝壳还会脱落。肖永生雇用了三位工人,一起建造贝壳楼。肖河负责贝壳的运输,岛上运输不便,大雨滂沱天气,轮渡停了,码头上打包好的贝壳纸箱被雨淋透,肖河等天气好了,再重新打包。父子俩协作,这一施工,就是近三年。
继续完善贝壳楼
“贝壳楼就在那个路口,你们去看看吧。”近年来,凡是踏上灵山岛的游客,总要被当地人推荐,去看看灵山岛的独特记忆。
多年来,肖永生研究灵山岛等数座海岛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收藏了灵山岛大量的历史文物及民俗用具等数万件老物件,贝壳楼的二楼,也本是民俗展览之地。“后来我们发现,大家可能对贝壳更感兴趣,就改成贝壳展览了。”肖河介绍。
肖河告诉记者,贝壳楼楼体主要采用当地海域的贝壳,但展览室的300多种贝壳,除了本地海域,还有来源于澳大利亚,菲律宾等海域,“有的贝壳几十元,有的花了上千元购买。”
做贝壳收藏,肖永生先交了一笔“学费”。肖河说,贝壳收藏不是公开收藏,没有固定定价,“你觉得好看,你就买,嫌贵,就不买。”入行时间久了,他们觉得,以前高价购得的贝壳,有一些,“看起来确实是买贵了。”
“我们现在看贝壳楼,是有缺陷的,种类有些单调了。”肖河说,贝壳楼还需完善,未来他们打算给楼体侧面,地面上都铺上贝壳,“再准备一个休息室。”
2014年至今,贝壳楼一直对外免费开放。肖河说,“现在它还不够完美,收费怕对不起游客。”
有赞美有批评
旅游旺季,贝壳楼一直开放,连廊圆楼楼顶是主人的住宿区,遇上阴天下雨,岛上人烟稀少,兄妹两人就把大门锁上了。“贝壳楼在我们眼中,不是艺术品,是生活的一部分。”肖河说,有赞美,就少不了否定的声音。“有人慕名而来,可能希望很大。”肖河说,游客一旦有了落差,会质疑道“不过就是粘上贝壳,有什么了不起。”
“刚开始我们生气,就想着,我们都是免费给你参观的,不图赞美,又何必批评。”肖河说,后来他们逐渐习惯了,只想着做好自己的事。
肖永生热爱艺术,更偏爱书法、摄影。三十多年来,他用过的相机就有十几部,拍摄了上万张灵山岛的照片,有人物、风景、民俗、地理等。30多年下来,光穿破的运动鞋都有上百双。
离开灵山岛前,肖河和妹妹还在打理贝壳楼,零星的几位游客走进走出。下午两点,码头上,村民和游客混在一起,远远地,轮船来了,灵山岛安静地与人们告了别。(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