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城市竞争力的专家认为,与过去相比,中国城市和地区之间的竞争逻辑正在发生重要变化,过去是先招商引资,先招到项目、资金,然后筹划城市建设、改善生活,而现在必须先改善各项生活环境才能吸引人才和项目,生活环境已成为城市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日前在“2020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发布会”上发言称,以往的招商是先把企业吸引过来,发展产业,产业发展了就增加了城市的税收,然后进行城市建设,改善生活。他说,现在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其根本原因是原来在城市发展或者城市化过程中,主要考虑的是解决居民收入增长、就业的问题,而现在人们更加重视能够有更好的生活,更高质量的生活,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条件,这些都是生活环境的重要内容。
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高端的人才,吸引到包括高端要素、创新要素在内的各种要素,从而推动城市的创新创业,吸引高端产业以及其它各个层级的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带来公司、财政的收入,再继续改善生活环境,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倪鹏飞同时提到了他的一个发现,即随着各城市营商环境的改善,商事活动一定程度上在放缓。这实际上是一个悖论,也值得高度重视。
他分析称,商事活动放缓的背后可能有多种原因,比如基数比较大、城市的各项成本上升、一些低端的产业和低端制造环节向外转移等,另有一个值得重视的是,政策的变化变动可能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例如信贷、企业融资,当为了促经济增长时会激励金融机构去求企业贷款,当感觉到杠杆率太高、风险太大时,又收款、压贷、断贷。行政管理一会收一会放也如此,而一些基础制度,我们不仅不能变,如果有这方面的杂音,官方还应及时予以澄清,比如前两年关于民营企业的定位问题。他为此呼吁,营商环境建设要高度重视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一致性。
在此次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发布会上,万博新经济研究院联合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等,共同揭晓中国经济实力最强100城市营商环境排名,排在前十的城市分别是:上海市、北京市、深圳市、广州市、杭州市、武汉市、南京市、天津市、成都市、苏州市。其中,前四名沪京深穗名次与去年一致,苏州首次跻身前十。
报告编撰者对今年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升级,在市场环境、创新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客观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政务服务环境、监管执法与法治保障环境两大主观指标,将市场主体的满意度纳入城市营商环境的评价体系中,与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精神更加契合,进而更加全面地评价营商环境的改善程度和相关改革措施的落实效果。
此外,疫情前后,万博新经济研究院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对全国200多个大中城市连锁企业、上万家连锁网点进行了深入调研,收集了大量一手数据,由于参与调查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占到近九成,因而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于我国营商环境的总体满意程度,也更准确地反映了疫情前后各地营商环境的变化和问题。这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