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青岛人工智能共同体的八家头部企业负责人,与城阳区21家传统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一道,在砸碎痛点中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深化,在思维碰撞中梳理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路径。
这是6月19日,在青岛市工信局联手城阳区举办“人工智能共同体赋能制造业对接洽谈会(城阳站)”上出现的场景。
炽热的气氛,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切感受到,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正在以不可逆的趋势进行深度融合。
站上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风口,擦亮城市经济发展的成色。青岛强势发起“高端制造+人工智能”攻势,以人工智能为主导产业,开放城市场景和产业链,与企业相互成就,共赴未来之约。
在这个过程中,云集了海尔、华为、商汤、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头部企业的青岛人工智能共同体,正在以制造业为抓手全力突破,以高频率、深层次的互动耦合,聚合来自全球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叠加效应不断释放。
手握着这样一张AI(人工智能)王牌,青岛正在远眺未来的风景。
这风景之壮美,让人充满无限遐想。
1
发展人工智能,首倡氛围浓度。
自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提出以来,经过60多年的演进,新一代人工智能已成为全球热议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把人工智能称之为“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人工智能的价值不在其本身,而在其与各行业的结合、赋能,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算力、算法、大数据等,只有与各产业的场景融合,转化为生产力,才体现出其自身的价值。
然而,一个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尽管人工智能很热,但议论的人多,真懂的人却很少,想用人工智能的人很多,能为产业赋能的企业实体很少。
猎豹移动调研平台曾做过一次调查,大多数网民表示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只有20%的网民自评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人工智能。
发展人工智能,氛围浓度的提升极为重要。
青岛工业体系完备、产业门类齐全、制造业基础雄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巨大潜力和空间。
2019年,青岛杀入人工智能这条赛道,立志为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开出一条路来——当年,青岛全力发起“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规划了“7+N”重点领域攻坚战,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加快构建智慧型先进制造业体系。
攻势如火如荼之际,一个高端平台应运而生。华为、科大讯飞、商汤科技、旷视、海康威视等一众人工智能全球头部企业在2019年11月底齐聚青岛,与海尔、海信、歌尔等本土行业领军企业携手成立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
“推动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青岛的全面战略合作,开展产业培育和孵化,建立集教育、培训、创业、风投、技术、产业化于一体的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
《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青岛宣言》的开篇,即将“氛围形成”列为首要任务。的确,当如此多的“最强大脑”碰撞在一起时,没有理由不闪耀出最前沿的、能够引领时代潮流的思想观点和智慧的火花。
这一点,在19日举行的“人工智能共同体赋能制造业对接洽谈会(城阳站)”上,就有生动的展现。
海尔、华为、商汤、科大讯飞、海康威视等8家头部平台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相继登台,结合大量翔实案例,生动演示了人工智能对制造业“点石成金”的想象力。
台下,来自城阳区21家制造业企业的老总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目光随着每一页PPT的翻动而闪烁,手中的笔不停地记录着,生怕疏漏每个细节。
与之相似的一幕,在4月3日的即墨站活动现场已经出现过。
14家人工智能共同体企业,与即墨区有赋能需求的17家制造业企业,在工业互联网创新示范平台现场进行了深度对接,旨在更好推动当地汽车、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2
浓度上去了,深度就有了
“讯飞的国家级开放平台上聚集了100万以上的开发者,不断提供人工智能的核心底层技术。我们希望与工业企业合作,通过我们的开发平台,帮助企业构建自己的AI的应用能力。”科大讯飞AI产业加速中心高级研究员、青岛AI产业加速中心项目总监王洪源说。
人工智能技术不是花架子,解决行业痛点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而这一点,正是在座的城阳企业家心心念念的事。
一家新材料科技公司的负责人当即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橡胶密封制品检测的自动化改造?
“我们大约一年生产一亿件,且这一亿件还分类别,大小不同,形状各异。传统的人工检测手段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导致反应力下降。但我们的下游企业又对品控把握得很严,出厂一百万件产品,有一件不合格,就要全部退货。”这家企业的负责人说,人工检测的不可控性已经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迫切希望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企业。
面对这一痛点,八家头部企业的相关负责人现场“会诊”,结合过往案例,提出相适宜的解决方案。
轨道交通是城阳区支柱产业。当天的对接会上,多家轨道交通企业提出的需求也一一得到了回应。
去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支持山东省创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这是继上海(浦东)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之后,全国第二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青岛将发力智能轨道交通、智能家居、超高清视频、智能医疗等4大优势特色产业。
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与青岛轨道交通企业的深度互动,有助于智能轨道交通的技术提升和应用积淀。
头部企业纷至沓来,制造企业热情相拥,这种炽热的互动场面,让人工智能在青岛的应用场景不断深化。
高频率、深层次的互动耦合,不仅让制造业企业融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效率和竞争力,更有助于聚合来自全球的科技、人才、金融等资源,在青岛发挥巨大的叠加效应。
3
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赋能青岛制造花开烂漫,成果丰硕
海康威视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依托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为青岛一家轮胎生产企业打造了一套“轮胎外观质检视觉合规行为识别系统”,让AI成为检测助手,帮助提升轮胎外观检测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轮胎生产入库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人工从各个方位对轮胎进行外观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避免安全隐患。”海康威视青岛分公司总经理李凯介绍,正常情况下,需要人分别站在轮胎下线口的左侧、前面、右侧分别检测轮胎是否有异常,每个位置不少于5秒。
然而,该轮胎企业目前具备全钢子午线轮胎超54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逾4000万条、非公路轮胎6万吨以上的年生产能力,每个检查员平均每天需要检查400-500条轮胎,工作量相当大。
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检测质量?
针对这一业务场景,结合轮胎外观检测工作规范,海康威视与生态合作伙伴团队依托“视频+AI”技术,搭建了外观质检视觉合规行为识别系统。运行以来,系统已发现600余条不合规行为,巡检的质量保证资源投入大幅减少。
据介绍,该企业还将继续依托海康威视在视频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的技术积累,进行深入合作,推动轮胎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另一家头部企业科大讯飞,则按行业、规模、主导产业等对全市495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和归类,深度了解行业痛点难点问题,现场对接项目需求,共梳理轮胎、钢铁、家电、汽车等44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与双星、青钢、山东矿机等15家企业达成大企业联合创新合作意向,其中7家进入项目实质性技术评估和调研阶段。
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自成立以来,已协助青岛市先后引进科大讯飞、商汤、旷视、达闼机器人、云天励飞等一批人工智能头部企业,落地科大讯飞全球中文学习平台、科大讯飞产业加速中心、青岛芯谷高通中国歌尔联合创新中心、歌尔国家级虚拟现实制造业创新中心、云知声·华通人工智能融合创新实验室等一批科创技术中心,建设华为(青岛)智谷、腾讯5G智慧影视云启基地、百度智创基地、歌尔长光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孵化园区,极大地增强了青岛市在人工智能基础技术的研发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中,经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秘书处协调,青岛市龙头企业联合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成员单位申报项目共4个。
其中,海尔会同科大讯飞、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申报建设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应用场景公共服务平台,打造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国际客厅”。
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已经深度融入这座城市,更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未来,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还将充分利用青岛市产业资源,深入挖掘并全面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依托人工智能产业共同体,以工业互联网为载体,融合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赋能各行业各领域,推动出台涵盖人才、资金、技术等一揽子政策,构建新兴产业生态集群,助力青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融合,是为了超越。
唯有超越,才有未来。(李兵、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