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经 > 正文

山东烟台:上“云”企业数量全省第一,逐浪工业互联网

来源: 文化视界 2020-06-09 17:15:17
  烟台是工业大市,在国民经济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烟台拥有35个大类行业,培育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及贵金属加工、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为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产业和企业基础。

  6月8日上午,全山东省工业互联网专题报告会在济南举行,山东工业互联网发展按下“快捷键”。来自烟台市工业与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烟台市工业互联网发展形势向好,已累计打造24户国家级和42户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推动上云企业875户,上云企业数居全省第一。企业上网,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实现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资源优化配置,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重要支撑。山东烟台:上“云”企业数量全省第一,逐浪工业互联网

  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全省第三

  烟台是工业大市,在国民经济41个工业行业大类中,烟台拥有35个大类行业,培育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有色及贵金属加工、食品加工、汽车制造、高端化工等优势产业集群,为全市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了产业和企业基础。近年来,烟台市先后出台《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信息化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以信息化为引领以“互联网+”为路径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推动了全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实现较好较快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烟台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89.19,较2018年上涨13.17%,位居全省第3位。其中,工业应用指数75.76、排名全省第一,累计打造24户国家级和42户省级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推动上云企业875户,兑付资金1534万,两项指标分别占全省的25%、23%,均居全省第一位。

  上“云”企业质量高。目前,烟台市已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9个、省级单项冠军32个、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8个,省级以上单项冠军企业总数位居全省第2位。同时,拥有省级以上工业设计中心23家,其中国家级2家,数量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这为推动烟台制造业从单点、局部的信息技术应用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变提供了强劲动力。

  国内首家“腾讯云工业云基地”落户

  一批特色平台和骨干企业,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目前,烟台市正在加快建设海尔COSMO、腾讯云、杰瑞橙色云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烟台市工业与信息化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10月,腾讯云与腾讯云(烟台)双创基地签约建设“腾讯云工业云基地”,成为腾讯打造的国内首家工业云基地。作为基地在线上的重要组成部分,“腾讯云烟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可提供物联网建设、行业机理模型、微服务组件、智能制造、智能开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及工业软件等服务,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原动力和价值增益。

  今年5月,烟台市政府与海尔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烟台联手打造海尔集团区域总部基地,共建“数字烟台”、双创中心、教育信息化解决方案、国家智能制造设计、智慧生物医疗等互联网平台,同时正在探索“工业互联网+石材”新模式、推动传统石材从“资源交易”转向“共创共赢生态”。

  工业互联网发展不仅平台有特色,企业也颇具实力。目前,海尔智慧厨电产业园已在烟台建成投产,配备COSMO平台管理,是海尔投建的厨房电器品类最全、产能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新型成套厨电一体化互联工厂。万华集团率先应用全球最先进的SA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研发设计、供应供销、经营管理、生产控制全流程信息化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通用东岳汽车研发的SAP系统,覆盖了从订单接收到产品交付全流程。张裕集团开发建设了无线射频动态产品追溯系统,实现了生产线自动赋码、瓶箱对应、产品追溯。

  构建融合创新产业生态

  “工业互联网必须汇聚平台、企业、科研、金融等各类主体,形成跨界融合、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否则只会枯竭而亡。”烟台市工业与信息化局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烟台将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基础支撑,构建平台体系,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

  5G是驱动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关键技术。今年,烟台市将加快推进5G基站建设及场景应用,编制全市5G发展规划,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工业机器人也将广泛推广,开展互联网工业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定向培养紧缺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各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也将积极培养,抓住新一轮新基建机遇,加快推动烟台域内各类数据中心建设和改造升级,在此基础上建立烟台工业大数据库,引导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开展云计算、大数据等工业互联网关键技术试验平台建设。

  两化融合方面,烟台市将开展示范试点行动,打造面向重点行业全产业链、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管控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定期组织开展工业企业与云平台和云应用服务商的对接活动,宣传推广优秀行业云服务解决方案,培育一批星级上云企业。推动相关行业在技术、标准、政策等方面充分对接,打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网络部署与产品应用的外部环境。(张行方)

[ 责任编辑:刘莹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