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就业是2020年最重要的目标。今年还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就业不仅关系脱贫、防返贫,也是全年经济发展的核心出发点。
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与实业、就业的高度融合,在今年这样特殊的时期,显得格外重要。
1
六年提案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职业教育,要稳定教育投入,优化投入结构,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提交了一份《关于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对脱贫防返贫作用的提案》。他认为,脱贫之后如何防止返贫也是一个重大课题。据统计,全国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存在致贫风险,缺乏有效就业、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重要原因,归根结底是由于贫困群众缺乏专业技术和职业技能。
杨国强在提案中提出了三个“加强”,即加强引导全社会特别是贫困群众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加强对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资助,加强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提高办学质量。
实践表明,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如果贫困群众以及他们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他们就能利用一技之长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杨国强在提案中说。
这是他履职全国政协委员后连续第六次提出有关发展职业教育的提案。如此持续、耐心而又专业,颇为少见。
今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之年,全国人大代表关于脱贫扶贫的议案提案很多。而早在2014年,杨国强就提出了一份《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提案》。
将脱贫、扶贫、防返贫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这在杨国强不仅是思考的逻辑,也是行动的逻辑。
2
职业教育的实践
杨国强与教育的渊源不算浅。
2002年,杨国强出资2.6亿元创办国华纪念中学,不仅学生在校所有费用全部免除,还提供助学金直至学生完成大学、硕士、博士。这个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杨国强个人每年投入国华纪念中学的资金超过4000万元。
真正将杨国强的职业教育理念落到实处的,是其2013年创办的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这是一所全免费性质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在全国主要招收品学兼优的家境贫寒的学生为主。
创始人杨国强对学院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他提出,要将优秀的学生组成房地产经理班、施工队长班,放到工程项目上放到施工各环节中培养。
检验一所职业学校(学院)是否成功的标准有且只有一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院已经毕业(2017、2018、2019三届)1007人,全部实现就业。其中基层一线管理干部或技术骨干为730人。2017届11名、2018届20名、2019届17名共48名学生月薪过万,对这所学校相当一部分家境贫寒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就业,可以说是真正实现了“一人成才,全家脱贫”的意愿。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在全球遭遇大衰退的时期,就业压力不能说不大。但据介绍,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均已签订就业协议。
3
产教融合的样本
地产人很少听到的一个词叫做,产教融合。意思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的融合。
2017年12月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
2018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2019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六部委印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学院几乎称得上是产教融合的一个样本。
创建伊始,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结合碧桂园集团全产业链资源,构建了全新的“产教融合、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碧桂园集团与学院共同成立“碧桂园集团共同办学理事会”,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同时也是企业资源向学校输出的全过程。
第二,学院将产业发展新技术和岗位职务新需求融入到课程内容,使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职务起点明显高于同类院校,实现了人才培养定位与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通俗地说就是,企业要什么人,学校就培养什么人,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链接。
第三,创建了极为精炼高效的三段式教学组织方式。第一阶段(1-3学期)是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第二阶段(第4学期),专业岗位分流,强化技能实践运用,就是对应岗位再补充学习相应专业知识,进行强化;第三阶段(5-6学期),定向培养,在企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岗位职务能力。
举个例子。2018年,碧桂园集团进军机器人产业,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重点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与应用。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迅速行动,结合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和碧桂园对人才的需求,2019年新开设了智能控制技术(机器人技术应用方向)专业,并将智能控制与机器人技术融入到现有各建筑类、管理类优势专业。据学校反映,这类兼具智能技术应用能力的建筑类、管理类技术技能人才,非常企业受欢迎,除了碧桂园集团,还有其他企业源源不断来要人。
不止是职业教育。碧桂园正在将这种理念及其应用下的模式,扩展到其他教育与实业融合的领域。
去年11月,碧桂园集团携手清华大学等20多家校企,组建“智能建造产教融合联盟”,以机器人、智能制造等行业的重点企业和高水平大学、中高职院校为主体,意在培养智能建造及关联产业急需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目前,该产教联盟已有碧桂园集团(含子公司)、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等近30家成员单位。
这才是接地气的教育,受欢迎的教育,有希望的教育。(攸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