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京隆重召开,今年的“两会”既是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异常复杂的背景下召开的,同时也处在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的关键时期。所以,今年“两会”上所释放出的政策信号,将与国民经济未来发展以及每个人的财富息息相关。
为此,我们特别邀请著名经济学者、真知灼见首席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周春生对“两会”的经济政策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围绕本次政府工作报告畅谈今年如何做到保就业、保民生与保市场主体。
01、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坚决推行
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明确了2020年中国应对疫情的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一些政策举措,同时也是第一次两会期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明确提及今年GDP增长的具体数字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疫情对经济影响的复杂性,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于经济问题变得越来越实事求是、越来越务实。
新冠肺炎在一季度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月份以后又在全世界包括欧美等主要国家快速的传播,服务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在4月份各地陆续复工复产之后,服务业才渐渐开启。但是随着疫情在全世界其他国家的传播,中国的出口行业今年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所以我觉得对于服务业和出口行业以及供应链上的这些中小企业而言,今年毫无疑问是一个重灾年。
政府主要的工作是在冲击之下如何保住基本盘,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和保粮食能源安全等等。从政府工作报告中看,没有制定一个很具体的GDP增长指标,这说明中央认为外部环境依旧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与其去追求一个指标,倒不如做好基本面。
这个基本面当然就是就业问题,就是民生问题。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的赤字率可以增加到3.6%甚至以上,这个也是很多年来从没有出现过的事。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央政府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来保就业、保民生、稳增长的决心。
另外,中央决定要发行1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特别国债是专款专用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只发行过两次特别国债。这是第三次,是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能够保证就业,解决民生问题。
除了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财政赤字,发行特别国债之外,按照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要为企业减轻税费负担高达2.5万亿元人民币。
在金融政策上面,中央政府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要求大型的商业银行普惠型的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速度,可以说是非常时期一个非常的举措。另外就是地方政府可以发行专项债券,所有这些举措,归根结底其实还是为了保市场主体,实现稳定就业的目标。
从政策的力度上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大,而且针对性也很强,这和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计划还是有非常大区别的。从这些政策举措上来看,我们可以体会到2020年财政政策会非常积极,同时货币政策也会变得非常宽松。这个宽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流动性充裕,中央银行可能会进一步的降准备金率,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二是可能会调降基准利率,所以今年的利率下行、银根松动是大势所趋。
02、发展资本市场和推动科技创新的机遇
今年我们面对的这个疫情是百年不遇的,尽管中央政府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很多积极的政策,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毕竟疫情不只是影响到了中国,对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全球的供应链、全球的贸易格局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大家如果指望通过一些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彻底的解决问题,能够实现和去年一样的就业与经济增长,这种看法也是不现实的。但无论怎样,救市总比不救市强,国外的情况其实也类似。
疫情在美国失控之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可以说是火力全开。但即便这样,美国的失业率可能也要涨到20%左右,而且美国今年经济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衰退,甚至是负增长已成定局。
从美国次贷危机到后来引起全球金融危机,美国采取了几轮量化宽松的政策,这也间接的引发了美国长达10年的牛市,这个历史有时候可能会重演的。正是因为美联储在疫情大规模爆发之后,很快就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方案,所以美国的股市在3月份短时间内连续4次熔断之后,4月份其实已经实现了相当幅度的反弹。
对于中国的资本市场而言,当前也面临着改革的契机,要为中国企业的创新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银行贷款叫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发债叫直接融资。完善资本市场对于中国长远的经济发展,对于中国金融结构的优化,意义非常重大。
我们也可以看到,最近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实施改革资本市场的决心非常坚定。在推出了上海科创板之后,科创板在发行制度上采取的是注册制,创业板也在积极的推行这个注册制。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货币政策宽松的同时,希望能够建立一个更加直接的渠道,让资金能够更好地去支持实体经济。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资金成本的下降,也会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
新基建对于中国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常重大,但是短期来看,新基建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拉动GDP的增长,但是就解决就业方面的效率而言,新基建实际上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可能不如传统基建。
另外在科技创新方面,在关键技术方面,政府希望能够出现更多的自主可控的技术,那么一定会加大这方面的投入。所以这些领域的企业,可能因为疫情的影响和政策的调整,获得较大的收益。
03、如何看未来房地产价格走势
另外,货币宽松会不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大涨?利率下降,资金面宽松对房地产当然是有利的,但这里面也有一定的风险。美联储最近就发出警告,新冠肺炎对美国经济杀伤力太大,导致美国出现大量的失业,很多中小企业倒闭,美国可能会出现新的一波房地产按揭贷款违约潮。
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下降会不会从心理层面、从预期层面对国内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呢?另外大家也在讨论房地产税这个因素。而且,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这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央政府的态度。就是说尽管中国的实体经济因为疫情的影响受到了很大冲击,尽管中央政府正在采取非常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保基本的民生问题,但是并没有把房地产作为逆周期调节的工具,更没有把房地产作为中国今年稳就业保民生的救命稻草。
所以,大家要时刻关心全球经济的走势,以及中国政府政策方面的取向,要注意房地产市场的风险。总之,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是今年经济政策的主基调。
周春生
博士,现任长江商学院EMBA/Exec Ed学术主任,1966年出生于江苏省江宁县。历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济学家,美国加州大学及香港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副局级)。曾任中国留美金融学会理事;美国经济学会,美国金融研究会会员;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编委。现为长江商学院金融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高层管理者培训与发展中心主任、金融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大学荣誉教授。